筹划了10个月之久的重组“首战”折戟,宇顺电子(002289)已火速启动了新一轮方案修改及报审工作,结果如何仍未可知。
11月22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此前披露的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前海首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前海首科”)100%股权,并向控股股东中植融云(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植融云”)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未获得证监会核准,但后续将根据审核意见,对相关申请材料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继续推进前述交易。
作为中植系旗下公司,宇顺电子之所以对资产重组抱有执念,或源自于常年的业绩低迷,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自2012年以来,公司已连续9年扣非后净利润为负,且今年前三季度继续处于亏损状态。
并购前海首科被否
事实上,宇顺电子本次收到证监会不予核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决定,在外界看来并不意外。
早在11月3日,并购重组委举行2021年第28次会议,对公司重组方案进行审核,最终同意票数未达到3票,方案未获通过,本次证监会下发的否决决定便是并购重组委前述会议的自然延续。
需要关注的是,在并购重组委表决结果出炉后次日(即11月4日),宇顺电子火速召开董事会,决定对相关申请材料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继续推进重组事项,并购决心不可谓不大。
回溯今年1月份,宇顺电子启动重组事项,期间对方案经过多轮修改及完善,最终定为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凯旋门控股、白宜平购买其持有前海首科100%股权,交易作价9亿元,其中现金支付3.6亿元,股份支付5.4亿元,发行价格为6.86元/股;与此同时,拟向控股股东中植融云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12亿元。股份支付及配套融资的发行价格分别为6.86元/股、6.1元/股。
资料显示,前海首科主营电子元器件产品分销、技术支持及仓储物流服务,客户覆盖智能手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通讯、工业等应用领域。近年来,前海首科业绩增速明显。2019-2020年,分别录得营收13.4亿元、18.7亿元,净利润为3177.3万元、7000.7万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已达7856.5万元,并在交易协议中承诺2021-2023年度经审计扣非归母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8640万元、1.04亿元、1.24亿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前海首科曾于2018年被英唐智控“相中”并计划收入囊中,不过后续以失败告终。根据当时的业绩承诺,前海首科2019年-2021年实现扣非净利润9000万元、1.1亿元、1.3亿元,以此测算,过去两年前海首科业绩均未达标。
虽身处热门赛道,且做出了不菲的业绩承诺,但显然本次重组并未得到监管层的认可。根据审核意见,并购重组委认为宇顺电子未能充分说明标的资产的核心竞争力,且交易完成后商誉占比较大,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交易方案显示,若重组完成,宇顺电子商誉将由0陡升至7.08亿元,几近两倍于上市公司现有总资产。
扣非后净利连年亏损
自2016年除被中植系入主以来,宇顺电子便一直在资产重组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但却屡屡受挫。缺乏优质资产注入,公司传统触控显示主业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不堪重负,自2012年以来扣非后净利润已连续9年为负,此前一直通过剥离出售资产等方式“保壳”,持续盈利能力饱受质疑。
2016年10月,宇顺电子筹划收购医疗用品及器材相关产业资产,预计收购标的资产60%至65%股权,按照标的资产9-11亿元的估值,公司需支付5.4-7.15亿元的交易对价。不过,相关事项筹划不足3个月,便因双方无法就交易方式、交易价格等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草草收场。
2017年7月,宇顺电子再度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将目光瞄向了文化及零售行业相关的资产,具体为从事影院投资和运营业务的成都润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成都润运”)。按照交易方案,成都润运作价高达200亿元,欲通过交易完成借壳上市,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当时*ST圣莱的掌门人覃辉。不过,由于覃辉正遭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将不具备成为上市公司收购人的条件,前述借壳最终告吹。
重组步伐停滞了3年多之后,宇顺电子在今年年初又将重组事项提上议事日程,无奈再度折戟。
重组多番受挫,宇顺电子主营亦迟迟未见起色,近年来下游智能手机增速放缓,利润空间收窄,将降价压力传导至上游触控显示行业,叠加上游面板厂商逐步向触控显示模组延伸,进一步挤压了模组厂商利润空间。虽已采取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剥离亏损资产等多方面举措提升盈利能力,宇顺电子主业仍未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净利润为-1631万元,仍处于亏损状态。
今年8月份,公司董事林萌对半年报投出弃权票,直言“同行业企业年年经营都是实现良好盈利,唯独宇顺电子连续七年(2015年-2021年)年年巨亏,对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深表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