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歌尔股份(00224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歌尔股份连续跌停,为苹果打工不得“善终”?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1-13  歌尔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ZAKER2022-11-13

  自歌尔股份披露境外某大客户暂停一款耳机订单后,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 24.85%,市值蒸发近 200 亿。

  歌尔股份表示,本次业务变动预计影响 2022 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 33 亿元,约占公司 2021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4.2%。该事项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仍在评估中。

  资料显示,2021 年 12 月 13 日,歌尔股份的股价创下复权后的历史最高,市值接近 2000 亿元,风头一时无两。但进入 2022 年,歌尔股份年内累计跌幅超过 65%,目前的市值已不足 600 亿元。

  「01」

  歌尔股民不眠夜

  11 月 8 日晚间,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目前与该客户的其他产品项目合作仍在正常开展。

  随后,市场猜疑声音起伏,为了打消市场的疑虑,歌尔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进行辟谣。

  外界猜测,"境外某大客户"就是苹果公司。而具体原因,此前有消息称,因长期良品率不过关,暗指公司存在用以次充好的商品交付上游企业,而导致后续订单被砍掉,面临被踢出果链的后果。

  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则对外澄清说,"‘踢出果链’等传言明显是谣传,公司只是应需求暂停客户一款产品,其余的项目都在正常合作。"

  天风国际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根据其最新调查,此产品可能是苹果的 AirPods Pro 2,歌尔股份暂停生产较可能是因为生产问题,而非需求问题。

  其实,苹果对于供应商的资质审查非常严格,对于代工厂的考察主要在于员工、生产机器、电子元件等产品原材料、制作工艺、生产环境五个方面,且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歌尔股份一直与苹果合作稳定,此时突然被暂停生产,大概率与产品质量有关。

  同时,郭明錤称,为填补生产缺口,第一供应商立讯精密已扩产并取得所有 AirPods Pro 2 订单,成为 AirPods Pro 2 独家组装厂商,30 亿订单相当于立讯精密第四季度增加的营收量。不过,对于是否接手了歌尔股份订单一事,立讯精密并未明确回应。

  「02」

  果链公司的宿命

  苹果自己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将硬件部分的制造和生产交给其他厂商来完成,这些厂商也就是所谓的"苹果供应链企业",简称果链。

  在全球苹果产业链共有 766 家供应商,排名前四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中国大陆为 346 家,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分别为 126 家、69 家和 41 家。

  在整个产业链上,苹果有至高无上的控制权,有着残酷的"2+1"策略——支持老二打击老大,利用老三牵绊老二,让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对抗竞争,以此来压低成本,提高自身的毛利率。

  其后果也导致供应商的毛利率水平越来越低。比如,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产品的毛利率就从 2019 年的 22.28%下降至 2021 年的 11.36%,歌尔股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同时,面对强势的苹果,供应商一旦被踢出局,无论是股价还是业绩都将遭受巨大打击,主攻手机镜头模组制造的欧菲光就是前车之鉴。

  2021 年 3 月,欧菲光被苹果终止了合作关系。随后,欧菲光业绩一蹶不振,截至 2022 年三季度,公司净亏损已超过 30 亿元,同比扩大超 8 倍。

  股价方面,欧菲光在 2020 年 7 月一度超过 20 元/股,至今仅在 5 元/股左右。业绩、股价的双重打击,也让"欧亏光"的称号在股民间广为流传。

  回顾欧菲光这几年的操作,2016,欧菲光开始成为果链一员,2020 年被踢出果链,四年时间里欧菲光营收从 260 亿,一举突破至 500 亿,固定资产也从 50 亿上升至 110 亿。看似风光的背后,净利润却没有高增长,四年仅赚了 15 亿,反观固定资产涨了 60 多亿,或许这 4 年时间挣得钱都用来扩产买果链的装备,为苹果打工,堪称"最惨打工人"。

  此外,和直接面对 C 端消费者的企业不同,即使有某一家供应商被"踢出局",其他各家也并不能"躺赢",朝不保夕才是常态。

  「03」

  减轻"苹果依赖症"

  在 A 股市场上,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歌尔股份曾被誉为国内的"果链三巨头"。

  在行业需求不振的背景下,"果链"企业们作为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利润容易被压缩,为了摆脱"苹果依赖症",各企业早就在纷纷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歌尔股份或许早就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苹果,着手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早在 2012 年开始,歌尔股份便开始布局 AR/VR 业务,最近两年更是加速转向 VR 市场,弱化对苹果的依赖。截至目前,歌尔股份已是 Meta 和 Pico 等厂商 VR 的核心代工商,VR 代工市场份额高达 70%以上,堪称是 VR 设备领域的代工龙头。

  如今,以 AR/VR 为主的智能硬件业务已经成为歌尔股份业绩的增长重点。歌尔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41.53 亿元,同比增长 40.47%,已经接近 2021 年全年水平。歌尔股份表示,相比去年同期,主要是因为以 VR(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业务扩张,盈利能力改善。

  不过,由于近两年疫情反复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对智能硬件产品的终端需求冲击还是很大,VR/AR、智能游戏机等新兴硬件产品亦受此冲击。同时,作为新引擎的 VR 还没有开始放量,仍需经历一段时间的用户教育。

  对于立讯精密而言,今年 2 月,公司公告称,已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从汽车电器、智能网联等领域切入智能汽车市场。公司还与速腾聚创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激光雷达进行深度协同。

  蓝思科技也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业务等领域布局。自 2015 年以来,蓝思科技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与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等车企均有合作。不过,无论是造车还是光伏,都是重资产业务,对于果链公司来说,曲线救国的转型道路仍旧很漫长。

  但即使转型的道路再艰难,对于果链公司来说,摆脱单一大客户依赖症,实现多元化收入的目标仍是最明智的选择。

  因此,对于歌尔股份此次"停单"风波无疑再度给同行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对于那些自以为成功挤入"果链"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企业,更是一份警醒。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