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科大讯飞(00223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科大讯飞上市首次回购成效平平,刘庆峰千亿营收目标究竟是不是“画饼“?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13  科大讯飞内幕信息

来源 :ZAKER资讯2022-08-13

  是否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巨头"还是"巨婴",是围绕科大讯飞长久以来的争议点。

  "千亿营收,万亿生态"目标,为科大讯飞聚集良多市场关注目光的同时,也惹来丝毫不亚于此的质疑。

  2021 年 2 月,企业年度计划大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首次提出了该目标:未来五年,要达到"十亿用户、实现千亿收入、带动万亿产业生态"。

  即便科大讯飞当前仍保持着一定的营收增速,但去年的收入规模还处在一百多亿水平。此外,不断走低的净利润,下降至 64 左右的市盈率,以及各项业务的实际表现,似乎都在吹破喧嚣市场声音之下的泡沫。

  千亿营收梦,是科大讯飞的盲目自信吗?这家业务线繁多的公司,究竟是不是 AI"画饼侠"?

  【大股东抛售幅度大,首次回购收效低】

  处于一段难熬换挡期的科大讯飞,眼下正忙着回购。

  7 月 3 日,科大讯飞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 股),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10 亿元,不低于人民币 5 亿元。

  除了股民对于科大讯飞财报数据似有水分的不满,即高营销投入、造血能力不足、依赖财政补贴等,一系列减持事件亦使市场信心遭受打击。

  从去年起,私募大佬葛卫东就开始大举抛售科大讯飞的股票,去年全年合计减持 1127.4 万股。今年连续两个季度,又减持了 808.6 万股,接近科大讯飞预计的最低回购股份数量。科大讯飞创始人之一兼首席科学家的王仁华,连续三个季度同样在大额减持。

  市场信心持续回落,去年 6 月,科大讯飞市值摸高至 1500 亿,如今已跌至千亿线以下许久。

  一般而言,回购股份大多是上市公司认为其现行股价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不得不增强市场买方力量,提振投资者情绪的操作。

  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科大讯飞 2008 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回购,回购金额也并不算小。

  可以看出,科大讯飞为应对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不佳表现,可谓做够了准备、下足了功夫。

  7 月 31 日晚间,科大讯飞公布了回购进展公告,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1191.5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51%,成交价区间为 39.70 元至 44.60 元,已使用资金总额为 5.1 亿元。

  然而,这次回购对公司股价的拉升效果,似乎非常有限。截至 8 月 11 日收盘,科大讯飞报收 41.24 元,而 7 月初宣布回购时,股价为 42.33 元。

  【5 倍增长难度高,政府补贴依赖大】

  根据公开资料,科大讯飞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 7 大板块,分别是教育领域、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智慧汽车、智慧金融及运营商相关业务。

  如此广阔的业务范围,妥妥的"六边形战士",足以让外界不明就里。目前来看,科大讯飞的主力盘和根据地在教育领域,开放平台和消费者业务、智慧城市这两个板块,贡献了次于教育板块的营收。

  按照刘庆峰的规划,到"十四五"末,教育业务对总营收的贡献要达到 300 亿元,医疗、消费者智能硬件和开放平台各自贡献 200 亿元;汽车业务、运营商、智慧城市 3 个方向各 100 亿。

  在 2021 年的 183 亿营收中,智慧教育占 60.07 亿、开放平台和消费者业务占 46.87 亿,智慧城市占 28.51 亿元。

  也就是说,未来 4 年中,科大讯飞几乎每项业务都要实现 5 倍的营收增长,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种业绩增长的压力下,科大讯飞近来增收不增利局面却仍没有改观。最新的一季报显示,科大讯飞实现营收 35.06 亿元,同比增长 40.17%;净利润 1.11 亿元,同比下降 20.57%。

  虽然毛利率逐年下滑,导致净利润下降,但科大讯飞一季度的扣非净利润还是取得 37.73%的同比增长,达到 1.46 亿元,这是因为仅一季度,科大讯飞又获得 1.66 亿元的政府补助。

  事实上,是否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弥补亏损,"巨头"还是"巨婴",是围绕科大讯飞长久以来的争议点。

  数据显示,2019 年-2021 年,科大讯飞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 4.12 亿、4.26 亿以及 4.39 亿,仅此三年的政府补助,就已经超过 10 亿元。

  【营销投入增幅高,押注 C 端挑战大】

  作为科技巨头,财报透露出这家企业很多时候对于营销,远高于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今年一季度,科大讯飞的销售费用 5.54 亿元,同比增长 58.2%,研发费用 6.77 亿元,同比增长 34.44%。两厢比较,其销售费用增幅远高于研发投入上的增幅。

  要知道,持续的研发投入对于高门槛的 AI 智能企业,是可以转化成护城河的存在。只有源源不断加码研发,才能更迭出高科技含量产品,稳固市场份额。

  此外,在最能反映一家公司财务情况的硬指标之一的现金流上,科大讯飞出现显著下滑。2021 年,科大讯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金净额仅 8.93 亿元,相比上一年度年的 22.71 亿元大幅减少 60.67%。

  不得不忧虑的是,科大讯飞净利与经营性净现金流的成长性跟不上营收,可能也会加剧其未来业务发展质量风险。

  从业务上看,科大讯飞近年来在持续加码 C 端市场。得益于中科大的政府背景,科大讯飞走出由 G 端政府业务,带动 B 端企业业务,再逐渐发展 C 端业务的特有商业化路径。

  依靠 G、B 端业务,很难长期撑起千亿市值,于是科大讯飞年初启动了"讯飞超脑 2030 计划",把主要发展方向锁定 C 端,寄望改变其低净利率的现状,并开辟出一个新蓝海市场。

  今年 6 月 30 日,科大讯飞发布新一代学习机,6 月 23 日成立汽车科技公司,5 月 23 日发布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 Air ……接连不断的动作,背后是对现状的焦虑和不安的探索。

  市场是产品的试金石,就目前情况而言,科大讯飞面向 C 端的不少业务因缺少爆款,并未在市面上激起太大的水花。

  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赋能产品的能力,以此来打破 C 端缺乏爆品的局面,是必须始终维持在快车道上,不得失速的科大讯飞当前的艰难挑战。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