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易方达、广发、中欧基金等多家机构同时调研的公司,应该是什么样?
或许多数人认为,这种公司应该市值千亿,市盈率25倍,但是莱茵生物(002166)却告诉市场,能吸引头部机构调研的公司,市值也可以不过五六十亿,且市盈率可以高达近60倍。
2022年3月28日,莱茵生物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公告,通过公告可知,公司与上述机构,以及景顺长城、华夏、平纳证券、东方证券等众多机构举行电话会。
在电话会上,莱茵生物向调研机构透露,公司本次签订的工业大麻意向性协议主要是代客户加工227吨工业大麻原料,初步估计本协议的加工费金额将在255万美元至570万美元之间,即每吨工业大麻原料代加工费预计将在1万美元以上。
对比现在美国市场CBD提取产品销售价格,本次代加工收益并不低于公司自行开展工业大麻提取业务收益,同时,公司表示将在2022年实现工业大麻业务的盈亏平衡。
此外,莱茵生物还预计未来3年植提板块毛利率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因为公司桂林第四代植提工厂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公司近年主要通过简化工艺步骤、优化提取流程等技术改造,提高产能及得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目前已获得不错的成效。
从莱茵生物电话会内容不难发现,公司主业均围绕植提技术,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提取技术,是如何能引得一众头部机构前来调研呢??
工业大麻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1995年,莱茵生物的前身成功开发罗汉果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并建成工厂投产,5年后,莱茵生物正式注册,7年后,莱茵生物登陆深交所,随后于2011年和2016年成立莱茵北美子公司和欧洲子公司。
2019年,莱茵生物凭借常年在植体领域积累的经验,成功设立美国HEMPRISE子公司,投建CBD工厂,进军工业大麻领域。
CBD全称为“cannabidiol”,其实是大麻二酚,又称麻繁愫,是从工业大麻中提取的纯天然成分。而工业大麻是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的大麻,提取物应用范围广阔。有公开资料指出,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不具有精神活性、无毒。
从应用价值考虑,工业大麻的籽、花、叶等均可用于成分提取,提取物可广泛用于食品、保健、日化、医药等领域。其中,工业大麻籽可用于提取大麻籽油等,由于大麻籽油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微元素,广泛应用于膳食添加剂、保健品补充剂、润肤油、基础油等;花叶则主要用于提取大麻酚类化合物如CBD、CBG、CBN等,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可添加于药物、化妆品、护肤品等。
莱茵生物之所以选择在2019年成立美国子公司,并设立CBD工厂,是因为虽然工业大麻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市场接受度较低,监管较严,直至2018年才在美国率先获得应用许可,莱茵生物工业大麻布局较早。
获准应用后,CBD被率先用于缓解焦虑,睡眠障碍和慢性疼痛。根据Brightfield Group数据,CBD在生物制药领域,仅美国2020年产生的收入就有4.7亿美元,预计2025年可增长至17.5亿美元,2020-2025年间CAGR为30%。
由于CBD有助于改善皮肤水合作用并减少炎症,保湿和延缓皮肤衰老,又被应用至美容行业。在护肤品中添加的CBD主要分为三种:全谱CBD产品(含所有大麻素,其中THC含量不到0.3%);广谱CBD产品(含除THC以外的多种大麻素);分离式CBD产品(只含CBD)。
根据Brightfield Group数据,2020年美国包含工业大麻CBD的相关产品市场规模为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9%,预计至2025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68亿美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9.0%。
全球领域,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2020年CBD市场规模为7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315亿美元,2021-2030年间CAGR为16.78%。而根据New Frontier Data数据,预计全球工业大麻市场将以34%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19年的46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266亿美元。
虽然不同机构统计口径差异导致市场预估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CBD应用合法化进程推进,以CBD为主要成分的产品日渐成熟,工业大麻提取物需求有望加速释放,相关市场规模也将因此受益。
故此,手握227吨工业大麻原料的莱茵生物,今年或许真的可以实现在电话会中提出的目标,即工业大麻业务将实现盈亏平衡的设想。?
代糖业务发展潜力不小
除工业大麻外,莱茵生物还围绕健康产业布局了代糖领域,这也是莱茵生物发家的业务。
公司1995年就可以从罗汉果中提取“罗汉果甜苷”,该产品是一种天然无糖甜味剂,功效成份主要为罗汉果甙IV、罗汉果甙V,甜度约为蔗糖的150—300倍,但热量较低。而且由于罗汉果就是药食两用产品,故其提取物还具有清热、镇咳、润肠等药用功效。
另一个较为常用的代糖产品,是从甜叶菊的叶片中提取的“甜菊糖苷”,这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天然无糖甜味剂,被誉为“世界第三糖源”,其甜度为蔗糖的250~450倍,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单位甜度价格亦低于赤藓糖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更加安全,具有零卡路里,不会引起龋齿和血糖上升的优势,同时还可作为天然稳定剂。
对比工业大麻市场,代糖行业虽然小,但是潜在空间有过之无不及。从消费量来看,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1年全球总计糖消费量为17190.8万吨,假设天然甜味剂渗透率为4%,8%,12%,以甜度为300计算,则需求量分别为2.29、4.58、6.88万吨,以甜菊糖苷为例,截至2020年底,国内甜菊糖苷产能仅超8700吨,作为全球主要甜味剂生产国,我国甜菊糖苷增量空间广阔。
除自然增长外,我国发布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
这主要是由于前些年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模式向高脂肪、高热量、高糖膳食摄入的方向发展,错误的饮食方式给国民身体健康带来一定隐患,根据IDF数据,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5.37亿人,中国患者1.41亿人,预计至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将达到6.43亿人,中国达1.64亿人。
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降糖都是必须要做的。近几年,星巴克、百事、立顿、雀巢、可口可乐等全球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均开始逐步放弃人工合成甜味剂转而采用天然甜味剂作为其产品的甜味成分。
根据英敏特(Mintel)数据库,2010~2019年,美国终端消费市场共上市小包装食糖产品683项,其中蔗糖类产品332项,占比49%;人工甜味剂复配产品88项,占比13%;天然甜味剂复配产品263项,占比38%。
回顾国内,国内无糖、代糖的主要食品应用市场——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已经由2016年的31.2亿元,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11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9.4%,中科院预计2027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
在这个巨大潜在市场上,莱茵生物已经占据一定先发优势,截至2021年6月,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58项,掌握近300种天然植物成分提取的核心技术。公司现有的低温膜分离、生物发酵、柱层析、CO2超临界萃取等技术,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具有提取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收率更高等优势。
目前为止,莱茵生物天然甜味剂主要产品包括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甜茶提取物、LOVIA等,其中罗汉果和甜叶菊提取物均获得美国FDA的GRAS认证,是全球首家同时获得该两项产品认证的企业,已经与可口可乐、百事等众多国际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莱茵生物已经设立子公司优值生活,开展天然健康消费品业务。凭借在植物提取领域积累的经验,公司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功能性无糖软糖、益生菌、袋泡茶、罗汉果风味水饮料等天然健康消费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积极探索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零售商、旅游市场等线下渠道。
伴随莱茵生物终端销售渠道愈发健全,公司将在原料采购、产能扩张、研发技术、客户资源和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叠加代糖行业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