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5倍,硬是跌成了10倍的机会。。。
数据还是有点多,队友请给一点耐心看完,当然,这里先明确不是推荐股票,我只是提自己的观点,都是成年人了,总要学会自己判断对错。写的很辛苦,赚到钱了,记得过来打赏一杯咖啡,让老头子也能有点零花钱上陌陌。。。
正邦科技3年10倍的确定性,就是从这份3季报的数据来分析的,我通过对4家猪企的3季报数据比较来论证这个可能性,怕太长了老师们不爱看,所以之前也先提前在雪球给了表格,这里尽量试试讲清楚一些。
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主要基于在增加产能的同时有没有足够强大的完全育肥成本的控制能力。
一、种群能否提供足够大规模和低成本的仔猪?
不同的种群,能够形成的仔猪成本是差异很大的,例如牧原可以做到300-350,而正邦2季度也只能勉强做到600,这个差异主要就是由于种群的能繁母猪成本和整体种群效率不同,影响仔猪成本主要是:
1、能繁母猪成本;
2、能繁母猪效率;(PSY)
3、繁育猪舍的固定资产、人工摊销到每头仔猪的折旧和费用;
一般前两项会披露或可以从披露的数据大概算出来,后一项虽然没有披露数据,但相对稳定的种群一般平均摊销费用会比较低,而扩张中的种群因为产能没有满产或其他因素相对就会高一些,所以很明显牧原比另外三家还在扩张种群的猪企仔猪成本都明显更低。
现在已经披露的,牧原PSY一直在24以上,而正邦在2季度PSY平均可以做到21。
母猪的平均成本可以估算一个大概,其中正邦因为最近一直没搞调研活动,从生产性生物资产大幅下降的情况估计原来的25万高效外购能繁已经淘汰,所以能繁大概110万,后备还是70万,估180万的母猪存栏,牧原和新希望也是类似的推算一个母猪的数量,只有温氏股份是披露了110的能繁和50后备:
按预估的母猪数据,大概可以推算出4大猪企的母猪平均成本,大概就知道谁家的能繁母猪成本更高了。
从表中可以看到,母猪均价成本能做到2000以下的可能也只有牧原了,狗邦淘汰完外购能繁,可以把母猪均价压到3300以下算是尽力了,实际温氏的调研活动也提到,自产能繁成本也要3100-3500;
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值不是越高越好的,要看对应的母猪数量,母猪数量一样,账面值越大,母猪成本越高,仔猪成本就越高;
而且能繁母猪也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要看投苗,同样是100万的能繁,有的月产仔能达到200万,有的只有100万,温氏最近9月投苗是160万头,去年11和12月正邦每月可以投苗200万,而牧原现在每月产仔600万,所以正邦应该比温氏的种群效率要高一级,比牧原就差的还比较远。
新希望从披露的情况和出栏情况看,还不太好拉出来比较。
二、猪圈。
猪圈对成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不仅仅是折旧上要计提,猪圈建成转固后人员也要配备上,所以今年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正邦和温氏是有明显裁减人力的动作,但班长几乎没怎么动,毕竟这么多猪圈建成了,总要有人力填进去。
猪圈这一项要注意现在有一个使用权资产,对应的也是猪圈,可以看到正邦因为穷,所以今年的猪圈明显主要是通过使用权资产来增加自繁育肥的存栏产能,而固定资产的投入明显落后于另外3家,但按正邦目前的种群情况,明年填满这些猪圈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相对来说,在建工程195亿的新希望,种群能不能跟得上就要观察了,如果明年猪价不好,也没办法通过外购种猪或仔猪来填这些产能。
牧原和温氏在产能方面的调控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温氏现在不缺钱,虽然种群还没追上正邦,但如果猪价合适,上产量是没问题的,猪价不好就只能等自产的能繁母猪慢慢上产量,外购可能不会再有动作了,毕竟成本确实高;
牧原年底产能的投产计划是8000万,也就是明年的产能还能增加一倍,他们的成本低,量这么大,明年跟他们一个区的友商受到的冲击可能比较大,但对于牧原来说,明年如果在建工程全部转固,超过1100亿的猪圈需要计提的折旧和相应的人力,这个班长粉尽量算清楚点,如果猪价确实不理想,叠加这个潜在成本的冲击会有多大影响?
三、育肥猪的存货成本
如果上市猪企披露了育肥猪的存栏数据,是可以算出育肥猪的平均存货成本的,大概也就可以估算猪企的完全育肥成本在一个什么范围;
上表正邦科技1季度和2季度的存栏是有披露的,所以2季度存栏的平均育肥成本基本可以估算到要1766元/头,这是整体肥猪的平均成本,那出栏肥猪成本最少要2100-2300元/头,所以当时有球友才3季度的亏损30亿,我就好奇怎么算的,我大概估应该也是30-40亿的范围,但没想到狗邦连淘汰外购能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硬是把亏损做到-50+。。。
为什么这么做,4季度的业绩出来大概就知道,但狗邦等抛弃班长的炸裂季报好像对股价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未来股价要真的这么逐级上去,可惜了国庆前后撤退的队友。
回到正题,班长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育肥猪的单位成本就低的其他队友跟不上,这一点确实怎么夸班长都不够,就是3000多亿的市值不太让人下的去手。
温氏也提,但明显没有正邦“降成本”的力度大,所以,4季度正邦的平均育肥成本如果披露说会做到16以下,这次是相信的,但现在狗邦硬是不肯出来搞个活动让大家也能了解一下情况,狗邦这个变化确实不知道葫芦里卖的啥药。。。
四、经营活动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可能决定猪企的存续,因为如果繁育生猪销售收入连人工、饲料、疫苗等当期支出都覆盖不了,时间长了,猪企就难以维系。
我在业绩公布前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在猪价跌到12以下仍判断猪企的经营性现金流是正数呢?
1、猪圈折旧、种群折旧两项相加在生猪完全育肥成本的占比是很大的,如果是自繁育肥,大家要注意,除了固定资产折旧不需要再支付现金,自产的仔猪也是不需要另外支付现金的,能繁母猪有没有生产,只要没淘汰饲料支出肯定也有,但实际上这些是不算在种群也就是母猪的折旧里的,所以经营性现金流如果没有外购仔猪,就主要是饲料、防疫和人工成本;
2、3季度4大猪企都没有外购仔猪了,象正邦和温氏再主动淘汰一批能繁母猪,这样实际需要的饲料和人工都会下降,所以经营性现金流比过去季度要减少;
3、猪价这么跌,班长没有饲料业务缓冲,对现金流的直接冲击肯定比另外3家有副业的大很多,而且,班长现金流虽然只有不到1,但也说明了存栏可能真的不少,这饲料没少花钱,关键猪圈折旧实际不花钱,覆盖了饲料和人工等基本支出就是赚。而且牧原又是可转债,又是定向增发的,班长反正不缺钱。
大家其实看了经营性现金流是不是就没必要胡思乱想了,一个真正的底部机会怎么可能让你看到各种完美的数据,炸裂的亏损可能才是合理的,当然,从3季度猪企的亏损情况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猪企的日子会有多艰难,实际上把正邦科技的资产负债表扣掉去年大股东投进来的75亿定增资金,会有多难看。
现在最危险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正邦科技虽然连续赌错了2个旺季,1个是去年11和12月每个月投苗200万头,对应2季度的亏损,然后1季度再来一个470万的投苗,当然,隔壁大姐外购仔猪投了500万。
2季度正邦投苗450万,算是降下来了,仔猪平均成本大概600元/头,但存货计提了13亿,所以4季度猪价只要不太烂,正邦科技可能就不需要再出现亏损,天邦计提的更厉害,加上饲料出售确认的收益,所以4季度大小狗邦可能都有机会看到盈利。
明年1季度还是旺季,春节后进入淡季应该大家也都老实很多,但兽医局说明年3-5月才是出栏高潮这个我也理解不了,反正最好留个心眼,明年3-5月的出栏可能关键还是看4季度的投苗,虽然6月后仔猪价格已经崩塌,但这个投苗数量还是不太好猜。
文章前面聊了四个主题,个人觉得也是生猪养殖最关键的四个环节,种群、猪圈成本、存货育肥成本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如果这些数据都看明白了,也应该大概了解现在正邦的情况,和其他3大猪企的优势和差距,正邦如果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虽然资产负债率达到75%,因为这个行业现金流是比较强的,所以只要猪价能覆盖养殖成本,哪怕折旧不能完全覆盖,现金流也会逐渐增加,只是会影响资本支出,但正邦的猪圈是代建的,今年新增猪圈主要体现在使用权资产上,所以这个资本支出的压力实际也不大,所以正邦现在种群和出栏量排在第二,但市值只有温大姐的30%、班长的10%。
最后,我就重点论证一下正邦科技3年10倍的机会。
这个表之前也发过让大家猜的,但我发现确实不少老师可能买股票真的连资产负债表都不会去看一眼的,因为看不懂么?
其实真的不难,基本就是1+1=2的数字逻辑,只是确实需要点时间,也挺累人的,但一个10倍的机会,累点也值对吧?
1、通过比较正邦科技今年3季度的资产负债表,大家看看是不是就是处于牧原2018年底和2019年底的两个状态之间?而且资产实力比较接近2019年底;
2、货币资金没有牧原2019年多,但流动资产和牧原2019年接近,为什么说148亿的存货和牧原72亿的存货还是接近,因为牧原的72亿存货可能和现在正邦148亿存货的存栏猪差不多,但牧原的存栏育肥猪成本明显比正邦要低;
3、种群方面,能繁母猪基本接近牧原2019年的种群,比牧原2018年要明显好一些;
4、看市值,正邦科技现在315亿的市值,牧原2018年底按当时比较差的市场有225亿的市值,但2019年就达到779亿了,是正邦的2倍多。
5、正邦科技比牧原2019年不足的主要就是资产负债率确实偏高,但现在正邦种群有了,猪圈有了,农户基础也有了,就是等猪价这个东风了,实际上牧原如果没有2019下半年和2020全年高猪价的推动,也很难做到现在的规模;
从这个资产负债表的比较情况,是不是正邦科技现在的情况比牧原2018年的时候要强,比2019年底差距也不会很大,但市值只有牧原2019年的1半。
那我们重点要考虑的就是两个情况:
1、从投资机会来选,如果给2019年底的牧原和现在的牧原,我们怎么选?
2、正邦现在的产能接近2019年底的牧原,但市值只有它的一半,下一轮猪周期,正邦又能达到什么市值规模?
下一轮猪周期的高点不是在2023年的旺季就是在2024年的旺季,而正邦科技在2023和2024年出栏量大概率能分别达到3000-5000万头,现在这种猪价,牧原今年大概也是4000万的出栏,对应3000亿市值,如果在猪价高点,凭什么正邦就达不到3000亿的市值?
现在正邦也不搞调研活动了,最近的质押动作还不少,确实不知道老林准备酝酿点什么动作还是确实挺困难,质押上要出问题。(股价越涨,这个风险越小)
上市公司除了本身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上从报表确实看不到什么特别的风险,如果各位老师看到有,还请多指点。
一个10倍的机会,前期看上去大多都是各种问题的,正邦也不例外,加上最近公司在披露上是变化,要把握这个机会也不能盲目硬赌,我个人对投资的看法从来都只有一个最高准则,道路千万条,止损第一条。
而且这个投资周期肯定不会很短,3-4年内没有一波高的猪价可能也成就不了这个10倍的机会,同时,万一如果真的到了那一轮高猪价时期,正邦只搞到7-9倍,也别不收货,因为过了猪周期的高猪价阶段,再要等可能又是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