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荣盛发展(00214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荣盛发展境内外债双违约,募资被问询,预计亏损增幅超过同行均值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19  荣盛发展内幕信息

来源 :氢财经2023-04-19

  荣盛发展在发布了募资的公告后,随即而来的就是被深交所问询。

  对于如今的荣盛发展,这笔不超过30亿元的募资简直是“救命稻草”,毕竟在三个月前,公司的境内债违约后,其境外债也紧跟着违约了。

  荣盛发展不是没有努力避免违约,但融资到的资金恐怕也是杯水车薪,所以此次募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这过程明显不容易,毕竟深交所指出其亏损幅度高于行业均值,且诸多问题需要荣盛发展回答。

  在不久前,荣盛发展宣布要还延期回复,所以此次募集资金能否成功,恐怕要为荣盛发展捏一把汗。

  募资被深交所问询

  4月14日,荣盛发展发布了关于延期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的公告。

  而这则问询函是3月23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审核问询,主要是关于2月23日,荣盛发展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30亿元的公告,资金用来投资成都时代天府、长沙锦绣学府和唐山西定府邸三个项目的开发,剩余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包括对负债情况方面的问询,及对多项应收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三个募投项目和是否存在教育培训和文化传媒业务内容的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三个募投项目的问题中提到:发行人收购河北中鸿凯盛持有的15%的荣盛兴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中鸿凯盛的实际控制人耿凡超为耿建明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对此,不少股民认为其中或许存在猫腻。

  

  而公司也并未对此未有过回复。

  在延期回复的公告中,荣盛发展表示,问询函发布后,立即会同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对审核问询函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逐项认真落实。鉴于本次回复工作量较大,所涉部分事项尚需进一步落实,相关资料和回复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完善,预计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回复。

  公司还进一步表示,为保证回复的真实、准确、完整,切实稳妥做好回复工作,经与相关中介机构审慎协商,公司及保荐机构向深交所申请延期至2023年4月21日前提交审核问询函回复及相关申请文件。

  实际上,在此次募集资金的公告发布之后,荣盛发展便陷入了票据违约的困境。

  债券违约,融资困难

  就在3月20日,荣盛发展发布公告表示,因公司新增融资受阻,资金流动性持续承压,暂停支付旗下两笔美元票据本金和利息,这两笔美元票据已于2023年3月16~3月17日到期,本金和利息合计约3.67亿美元。

  就此,荣盛发展的境外债违约了。

  据悉,这两笔美元债本该在2021年12月时到期,但当时公司选择了对两笔美元债进行交换要约,之后顺利在新加坡交易所重新上市。

  这表示,即便荣盛发展顺利重组了美元债,将交付时间向后拖延了一年,依旧没有能够完成兑付。

  目前,荣盛发展剩余的一只存续美元债余额5.4亿美元,将于2024年9月17日到期。

  而实际上,在此次美元债违约前两个月,荣盛发展的一笔境内债已经先行违约。

  据悉,1月30日,民生银行公告,荣盛2020年第一期中期票据(简称“20荣盛地产MTN001”)应于1月23日兑付本金5000万元以及对应利息。但荣盛未能按期足额兑付,形成实质违约,违约金额为7800万元。

  这也为荣盛发展的首次违约拉开了序幕。

  境内、外债的短时间内相继违约,对荣盛发展的信用打击是不可估计的。

  其实,为了阻止违约发生,荣盛发展不是没有想办法融资,其一直在通过担保方式帮助子公司获得资金。

  公告显示,截至4月10日,公司实际担保总额为439.5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0.32%

  不过,在公开市场融资上,荣盛发展的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除此之外,物管板块荣万家还曾透过以4535.3万元收购盛行旅居生活服务(河北)有限公司77%股权的方式向荣盛输血,但这仍未能阻止荣盛发展的“暴雷”。

  且公司的流动性也非常紧张。

  亏损幅度超过行业均值

  2022年预亏超百亿元,亏损上限或达250亿元。

  据荣盛发展此前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至-250亿元,亏损同比增加283.42%至404.50%;预计全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93亿元至-253亿元,亏损同比增长291.08%至412.66%。

  也就是说,荣盛发展的亏损会进一步扩大。

  对此,荣盛发展,表示主要受市场情绪持续低迷、资产减值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同时由于2022 年度结转的开发项目利润率下降,从而导致毛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不过,在问询函中提到,6家同行业可比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中位数分别为下降109.60%至170.45%、下降104.52%至158.34%,平均数分别为下降117.03%至183.50%、下降108.60%至169.34%。

  这表示荣盛发展的业绩下滑幅度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荣盛发展对此回复:下降趋势超过同行可比公司中位数和平均数,但变动情况符合行业整体趋势,未发生偏离。

  然而,在A股近30家盈利预亏的房企中,荣盛发展的亏损扩大程度也确实排位靠前。

  荣盛发展在预计报中提到,公司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亿元至100亿元,对多项应收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40亿元至70亿元。

  可以看出,荣盛发展想要把亏损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计提减值损失,但在深交所的问询函中却明确指出:上述测算均未借鉴独立第三方的评估工作。

  当然,荣盛发展对此表示:拟对多项应收款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不存在集中在报告期计提大额资产减值的情形。

  其实,不难理解深交所对于荣盛发展的问询,因为除了业绩亏损外,公司的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31.46%下滑至2021年的19.54%,到了今年恐怕会继续下滑。

  在核心盈利能力走低的同时,其在去年三季报中披露的数据也显示公司的流动性早已趋于紧张。

  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短期借款为5.08亿元;应付票据8.1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42.9亿元,合计短债256.14亿元。

  但同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104.7亿,根本无法覆盖短债,且存在大量资金缺口。

  这样的情况,即便再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荣盛发展2022年的流动性恐怕也依旧不容乐观,更何况如今已经“暴雷”。

  对于现在的荣盛发展来说,如何在行业的“余寒”中活下去,才是至关重要的。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