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宁波银行(00214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宁波银行,成了年度“跌王”……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1-27  宁波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观点2024-01-27

  “尖子生”为何跌得最多?

  1

  “跌幅第一”

  一份榜单引起了我的关注。

  大约半个月前,有财经博主梳理了2023年银行股的表现,出来的结果令人惊讶。

  目前国内上市银行共计42家,从表格看,位居2023年跌幅榜首的是宁波银行(002142),统计期内股价跌了39.03%。紧随其后的是兰州银行和平安银行。

  这个跌幅啥概念呢?从榜单看,宁波银行的跌幅是——

  苏州银行的3倍,厦门银行的5倍,浙商银行的14倍。

  而且,同期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涨幅都超过了30%,形成鲜明对比。

  

  

  ▲图源:唐龙文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博主做统计的时候,2023年还有几天没过完。从整个2023年来看,宁波银行的股价实际下跌了37.06%,同样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一。同期,万得银行行业指数只下跌了1.2%。

  宁波银行的表现早有迹象。在2023年底,从11月22日至12月11日,宁波银行曾连续14个交易日出现股价下跌。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4年1月12日收盘,宁波银行的股价是19.67元/股,相比此前的最高点已经跌去50%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于200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首批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

  回看过往,宁波银行是公认的“尖子生”,在2019-2021年间涨幅一度高达160%,位居上市银行第1位。而且,早在2019年其市值就突破了1500亿,坐上“城商行一哥”的宝座。

  截至2023年9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2.67万亿,存款1.58万亿,贷款1.27万亿,妥妥地大银行。

  

  这样一个银行界的“尖子生”,为何却跌得最多?

  2

  个人消费贷藏“暗雷”

  这个问题,可以从财报中寻找答案。

  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72.35亿元,同比增长5.45%;实现归母净利润193.49亿元,同比增长12.55%。

  似乎还不错,但单看第三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收150.91亿元,同比减少了1.88%。环比来看,其营收已经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这很不寻常。回看过往,2018年-2021年,宁波银行的营收同比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2021年同比增速更是高达28%。

  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宁波银行营收同比增速只有9.67%,出现大幅回落。

  

  也就是说,宁波银行业绩的“高增长神话”已经被打破。而对资本市场来说,增长潜力和增长趋势尤为重要。

  从多项数据看,宁波银行确实称得上行业“尖子生”。例如,截至2023年三季度,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6%,不良贷款余额为92.7亿元,这个比例,远低于5%的监管标准,且自2007年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下。

  当然,好看的数据下也潜藏着风险。

  根据海豚财经的梳理,截至2023年6月末,宁波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为2681亿元,占个人贷款总规模的61%。

  这个数字背后是一场“狂飙”:2017年,宁波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还只有873亿。而如今,是当初的3倍多。

  

  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扩张,源于网贷被监管整顿后的市场红利。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财报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宁波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平均余额4088亿元,利息收入133亿元,平均利率6.53%——这个利率,比宁波银行的对公业务高了近50%。

  但相应的风险也更大。第三方评级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宁波银行存量不良贷款中个人不良占全行不良总额的69.22%,主要为个人消费类贷款。以2021年为例,其个人业务总收入约194亿,信用减值损失高达65亿,占比约34%。

  此外,根据市值观察的梳理,宁波银行的零售业务不良率也从2020年的0.89%上升到2023年上半年的1.48%。

  很多“暗雷”已经悄悄埋下。

  3

  董事长“超期服役”

  暗雷之外,宁波银行也面临合规方面的质疑。

  2023年12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因存贷挂钩、小微统计数据不真实,宁波银行深圳分行被罚70万元。时任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坪山支行副行长左美玲对该行存贷挂钩负有责任,被警告。

  无独有偶,2023年12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官网显示,宁波银行连收4张罚单,罚款合计620万元。

  

  还有2023年9月,宁波银行因6项外汇业务违规,合计被罚没853万。

  更早的时候,根据金证研的统计,仅2021年7月-2022年6月,宁波银行就累计被处罚金额高达1500万元。

  纵观这些罚单,涉及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违规向土地储备项目提供融资、非标投资业务资金支用审核不到位、关联交易管理不规范、授信管理不审慎、资金用途管控不严、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其中不乏重复性处罚事项。

  这不禁让人对宁波银行发出质疑:合规风控哪去了?

  除了监管的罚单,宁波银行也遭到用户的投诉。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宁波银行”有关的投诉有1712条,内容涉及虚假宣传、暴力催收、无故开通分期等。

  

  值得一提的是,质疑还指向宁波银行的管理层。

  公开资料显示,宁波银行现任董事长为陆华裕。其出生于1964年,已经59岁。从2005年1月任宁波银行董事长以来,他的任职时间已有18年。

  

  ▲图源:宁波银行官网

  但根据2019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在业务运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各级管理层成员、内设部门负责人和重点业务岗位员工,应明确轮岗期限、轮岗方式等要求,严格实行轮岗——

  其中,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也正因此,外界认为陆华裕早已进入了“超期服役”名单。

  客观来说,从财务数据看,宁波银行的基本面非常扎实。无论是利润的持续性、资产质量还是不良贷款率的把控,都堪称行业“优等生”。但面对时代的潮流和日益激烈的竞争,还是那句话——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