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没有引起资本市场关注的ST新海,近日骤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切皆源自那个号称耗资208亿的光伏投资项目。
4月13日晚,ST新海(002089.SZ)披露公告称,公司4月12日与杭锦旗人民政府、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力公司”)关于光伏新能源项目开发签订了《中能建杭锦旗新能源“制造+发电”一体化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协议拟在杭锦旗投资建设1GW光伏电池+1GW光伏组件制造和2GW风电+1GW光伏发电及配套储能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08亿元,5年内建设完成。
由于投资额度巨大,项目前景广阔,在市场骤然掀起大波。受此利好刺激,4月14日,ST新海再度以涨停报收2.76元。
对此,深交所紧急向ST新海,要求该公司说明光伏项目在投产后的具体运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采购来源、原材料采购模式、具体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形式、产品销售模式和客户等。
幻觉下的狂欢
资料显示,杭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北部,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开发区、5镇1苏木、76个嘎查村、13个社区,常住人口为11.08万。
按照ST新海的公告显示,杭锦旗人民政府同意中国电力公司和ST新海在杭锦旗投资建设“1GW光伏电池+1GW光伏组件制造和2GW风电+1GW 光伏发电及配套储能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08亿元人民币,5年内建设完成。”
但是,ST新海似乎没有那么多钱,其2021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末,该公司的货币资金仅有1.29亿元,而短期借款却有3.53亿元。
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呢?
4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致电ST新海的证券部,但是该部门办公电话始终无人接听。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给ST新海发去了采访邮件,但截止发稿一直未收到回复。
“实际上,新海宜只负责其中一小部分,7、8个亿的项目,并非外界宣传的208亿那么多。”某消息人士如是说。
在ST新海的公告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的确看到此类表述。
其中,中国电力公司负责3GW风光储发电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而ST新海仅负责“ 1GW光伏电池+1GW光伏组件制造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
显然,ST新海在这个号称208亿的项目中仅占涉及8亿元的投资额,并非市场上传言的“208亿投资”。
但是,二级市场的反应非常激烈,ST新海4月11日-14日已经连续4个涨停板。
“还早呢,现在才四个,不到14个坚决不走。”一位投资者在ST新海的股吧里留下这句话,另一位投资者戏言他,“格局小了”,言下之意,ST新海的股价至少要涨到14个涨停板以上。
ST新海的股吧里充斥着欢乐的情绪,而这股价狂欢的背后是被误读的光伏投资。
发展战略率性摇摆
ST新海的公告显示,上述项目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期项目“同期开工、同步投产”。“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电项目申报批复另行商定,力争2022年发电项目获得指标不低于1GW。”
“杭锦旗是具备风电、光电的地理条件,而且我知道协鑫集团朱共山前几天刚去当地进行了考察交流,打算在那里搞‘风光氢储’产业生态发展模式。”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ST新海此前在锂电材料上有过业务,但是否有光伏开发的技术与人才储备,尚不知晓。
前述分析师对ST新海的做法深感不解,他表示,“这家公司先前就已经表示要放弃新能源战略了,怎么一年多之后又要搞新能源了?”
在ST新海2020年年报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这么一段话,“公司所投资的新能源产业在上一年度陷入困境,所以公司在2020年果断放弃新能源战略,改为聚焦主业,深耕通信……”
在对于未来的规划中,ST新海也“白纸黑字”地清楚写道,“由于公司在前几年的发展中走过了不少弯路,所以公司痛定思痛,刮骨疗伤,舍弃了以前制定的新能源和通信并驾齐驱的战略,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重点发展通信方面,尤其始发站IDC数据中心方面,力争将公司发展成一家以IDC数据中心业务为牵引器,带动其他业务一起发展的科技型企业。”
不到一年时间,信誓旦旦言犹在耳,ST新海突然重新“杀回”新能源赛道,其画风转变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不久之前,ST新海在2022年4月12日还披露,参股子公司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简“陕西通家”)与厦门赢领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简“赢领汽车”)签订了《新能源汽车购销合作协议书》,“在上海新增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帮助下,陕西通家与赢领汽车基于平等自愿、共同发展的原则,就赢领汽车向陕西通家采购厢式冷链物流车及系列车型的有关事项达成合作。”
由此观之,ST新海此前刮骨疗毒、放弃新能源之说完全言不从心。
对于2017年-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都处于亏损状态的ST新海来说,光伏会是拯救其的“救命稻草”吗?而且,光伏行业属于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没有过光伏行业经验的ST新海能否完成“ 1GW光伏电池+1GW光伏组件制造项目”吗?
“在硅片涨价的背景下,如果在光伏行业内没有资源与人脉,贸然涉足电池与组件,难度是非常大的。”上述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如是说。
针对ST新海的反复多变,深交所在4月14日紧急下发关注函,要求该公司“详细说明光伏项目在投产后的具体运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采购来源、原材料采购模式、具体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形式、产品销售模式和客户等。”
同时,深交所明确质询,“主营业务包括通信产品业务及 IDC 数据业务,未涉足光伏相关业务,且你公司称正在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专注和聚焦通信业务。请结合光伏项目具体运作模式,详细说明你公司是否具备研发、生产、销售光伏产品所需的技术与人才储备,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及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