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昨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净亏损423~43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2.75亿元。苏宁易购市值这一把亏没了。
回顾苏宁的历史:苏宁年年卖卖卖
我们看到:苏宁的股份不断被质押、冻结、转让。苏宁反复在谋划股份转让的重大事项,隔三差五停牌。
2014年起,苏宁易购主营业务就没有盈利了。
2014-2019年的年报显示:
苏宁易购的净利:8.7亿元、8.7亿元、7.0亿元、42.1亿元、133.3亿元、98.4亿元。
这是表象,假的:化过妆的美女,你看到的美人,看上去美,衬底已枯萎。
当然,2014年的苏宁还是美人,有傲人资本,所以,才有后来卖卖卖的资本。
看看苏宁与阿里当时的关系,你侬我侬。
阿里与苏宁关系好铁。阿里持有苏宁19.99%的股权,来自于2015年双方的合作。
2015年8月10日,阿里以283亿元、15.23元/股的价格认购苏宁非公开发售股票18.6亿股,从而持有19.99%的股票。
苏宁以140亿元认购阿里2780万股的新发行股份。
阿里为苏宁在天猫开设旗舰店,并将苏宁物流接入菜鸟网络。
阿里巴巴CEO张勇当时如此期待:
“苏宁3C家电品类将与天猫电器城形成最强组合……苏宁覆盖全国所有重点城市地区的1600多个线下门店也将与阿里全线打通。”
我们细看苏宁:
2014-2019年扣非净利润一直亮红灯:
分别为:-12.52亿,-14.65亿,-11.08亿,-0.88亿,-3.59亿,-57.11亿。
2014-2018年的年度亏损,尚未突破10亿元量级。
但一路亮红灯,出大事是迟早的事。
2019年爆亏超50亿元、达到亏损57亿元,这一年拉响了刺耳的警号。
如果是理性的投资者、贷款人,2019年,听到警报,该收手了,该退场了。
继续细看苏宁:
除连续亏损,经营性现金流从2017年开始转负,流出额持续扩大。
2017-2019年,经营性现金流分别净流出66亿、139亿和179亿。
苏宁易购2020年财报显示,他们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09亿元。
那么,它的年报净利润到底从哪来?
苏宁,到2019年,已是假美人。骨像已没有,只能在皮囊上化妆:
它的年报净利润,来自于多年的路径依赖:卖资产,卖股权。
卖卖卖,生生不息。
2014年:
苏宁卖掉11家门店,实现营业外收入24亿元。
苏宁集团母公司接盘,苏宁易购回租,继续经营。化妆术开始。
2015年:
苏宁卖掉14家门店,实现营业外收入14亿元。
继续售后回租,继续吊盐水经营。化妆术套路依旧。
2016年:
苏宁卖掉6家仓储供应链,实现营业外收入5亿元;
卖掉北京京朝子公司,实现13亿投资收益。
2018年:
苏宁卖阿里巴巴股票,投资收益113亿。
2019年:
苏宁卖苏宁金服股权,投资收益190亿。
找了好对象,投资超一流,经营一塌糊涂。
2021年:
苏宁,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卖卖卖,终于在2021年全部卖掉阿里股票。
除了自己,此时的苏宁,已经没有其它可卖了。终于,苏宁准备干净彻底卖掉自己了。
2021年7月5日,终于:江苏国资牵头,阿里巴巴、美的、海尔等联合体合作接盘苏宁。
跨入2022年:
苏宁易购业绩预告:苏宁易购市值亏没了:
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23亿元—43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2.75亿元。
截至2022.01.28最新收盘,苏宁易购市值364亿,公司市值亏完都不够!解析
苏宁从2014年开始,一路卖资产,卖手头持有的阿里巴巴优质股权。
年复一年。
路径依赖如桃花潭水,深不见底。
过去它在干什么,今天它就会干什么,未来它极大概率还会干什么。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是贝叶斯定理告诉我们的数学道理。
过去这么干,没有活路,
今天这么干,末路狂奔。
未来这么干,大概率末日死亡。
苏宁的成长史,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