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日报2021-10-07
近期,全国多地发布限电通知,能耗双控升级。在“碳中和”已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此次举措进一步凸显我国能源结构需加快转型的问题。
国家能源局日前正式发布的《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明确,到2025年,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GW以上,实现至少10倍的增长。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截至2021年8月,已有12GW新型储能在规划、建设和调试中。清洁储能技术将迎来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早在7月份,一份《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已释放了信号,氢能被明确纳入“新型储能”,并提出探索开展储氢、储热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当前社会对储能的需求日益迫切,氢储能以存储量大、储存时间长的特点,为其赢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作为氢能上游产业链的供应商,鸿达兴业拥有70年氯碱、氢气的生产历史,2016年成立内蒙古鸿达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聚焦开拓氢气生产、存储研究,全方位覆盖氢能上游产业链,成为业内氯碱制氢企业的领跑者。
在能源全新赛道上,鸿达兴业以氢能为主体的储能产业正提速发展。当前氢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制氢、储运氢和燃料电池技术三个方面,鸿达兴业将生产过程中的富余氢气通过PSA等技术去杂质、多级纯化,提纯至99.999%以上,达到氢燃料电池汽车氢气使用国家标准。科技无限,创新不止。鸿达兴业还通过和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法国液化空气等合作,不断提高制氢、运氢技术,投资兴建我国首条民用液氢生产线,开创了我国液氢商业化应用的先河,实现向全国运输供氢。
下游运用方面,随着氢能应用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产业规模化的持续提升,除了汽车领域,逐步传导至工业、建筑、电力等领域,此前山东首个“氢进万家”项目顺利落地,印证了氢能下游应用的更多可能性。“氢进千万家”示范工程在5年内打造全国首条氢能高速走廊,通过纯氢管道输送的方式,开展工业园区、社区楼宇和交通移动用能等多场景氢能应用示范。
鸿达兴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氢能产业的上游供应商,鸿达兴业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模式,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与经验,将有力保障氢气来源,提升能源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