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电港2025-04-08

3月28日,在IIC Shanghai 2025期间举办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中电港副总经理叶建斐分享了题为“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报告。
中电港的前身可追溯至1984年,是一家国央企企业在深圳成立的子公司,2014年品牌化运作后进入高速发展期。2023年,中电港迈入资本市场,完成从传统分销商向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型。
目前,中电港的业务模式已经突破传统分销边界,属于业界综合性服务商,形成了四大核心服务矩阵: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中电港是中国电子所属元器件应用创新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近年来不断通过提升应用创新能力及时将各类元器件和集成电路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广,通过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推动相关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赋能。
在应用创新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电子、开源应用等重点领域,推出算力模组、BMS、充电桩、无线联接、嵌入式板卡等系列解决方案;通过萤火工场和芯查查线上线下协同,建立覆盖芯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科研院所、各类创新团队的产学研用生态圈,不断助力更多专精特新、新质生产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方面,持续推进业务全链条数字化、加快AI技术应用落地,优化业务流程、运营体系和风控系统,通过广泛的授权资源和客户群体,推动各类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产品资源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电子信息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正如叶建斐提出的"四十不惑,向新而行"。中国半导体分销商正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生产性服务的持续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坚实的产业生态基础。这种"连接器+加速器"的双重角色,或将成为中国半导体崛起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