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华夏时报推出专题报道《标志性基建陆续运营,“一带一路”倡议开启沿线国家合作新篇章》,其中提到,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60台来自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徐工机械公司”)的多种大型工程机械陆续装上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特货公司”)的D22A型长大平板车,发往千里之外的东北、西北及口岸等地,进而走出国门,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华夏时报10月19日报道
标志性基建陆续运营,“一带一路”倡议开启沿线国家合作新篇章
让“国货之光”走出去!
十一期间,60台来自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徐工机械公司”)的多种大型工程机械陆续装上了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特货公司”)的D22A型长大平板车,发往千里之外的东北、西北及口岸等地,再从那里走出国门,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自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比雷埃夫斯港、阿根廷吉赛水电站、厄瓜多尔佩德纳莱斯医院建设项目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正如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所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加速实施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并逐步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高端制造走出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在这个倡议下,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徐工机械公司,带领着其产品中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环卫机械、应急救援等多个品类走向全球各地。
高端机械“走出去”,不仅是将我国优势产能和装备打造成国家新“名片”,更是扩大深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但大型工程机械国际联运需求量较大,产品运输时效性要求高、装载加固方案复杂、运输成本限制性强、物流模式创新性要求多、运输周期长,种种情况,为运输带来艰巨的挑战。
“徐州北到后贝加尔的跨境运输没问题,我们能运!”中铁特货公司对此表示。
据中铁特货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面对这些挑战,中铁特货公司以铁路资源优势为基础,在各部门的帮助下,充分发挥路内协同优势和跨境协同能力,为徐工机械公司整车产品提供徐州至中亚、中俄方向“门到站”或“门到门”的铁路跨境运输物流解决方案,并提供配套的专业化服务,当前已启动徐州北到后贝加尔、霍尔果斯、满洲里等多地的铁路运输服务,有效助力企业更好聚焦“探索工程科技,为全球工程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使命,为中国企业培育和发展全球范围的核心竞争力注入新的力量。
《毕马威中国“一带一路”实践与观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当前,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带一路’逐渐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以及更具普惠性的全球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高端制造“走出去”,也不再只是单纯卖产品,以工程总承包、援建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走出去”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不少工程机械、发电设备、航空制造等企业通过收购国外知名公司、建立境外工业园,布局全球。
一个例子是,雅万高铁不仅缩短了两大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同时加快印尼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脚步,让两国人民以及沿线地区感受到所打造的“半小时经济圈”带动的经济效益,成就了“雅万高速铁路经济带”。
未来建设或以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
“一带一路”的成果有目共睹。
过去近十年,毕马威中国的内地及香港办公室已在80余个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协助中资企业实施项目,涉及近30个行业、2000 多个细分服务项目。在协助中国企业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毕马威有幸见证了许多标杆项目的成功落地,也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给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改善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了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服务空间和投资空间,也为相关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以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
上述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基建投资方向也正逐步从传统型向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型基建转变。此外,各方也在积极对传统基建如港口、铁路、道路、能源、水利等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中日韩数据港”“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化”中欧班列等一批重点项目通过务实合作打造示范效应。
展望未来,“硬联通”的重点将落在建设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以帮助沿线各国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共享贸易互通和机遇。
《报告》显示,“未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基建的发展一方面应大力发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巨大潜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的优势,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