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长江商报2021-11-15
市场的预期远没有实现,中国中期(000996.SZ)的重大资产重组似乎陷入了死循环。
11月14日晚间,中国中期发布公告称,终止重大资产重组。11月15日,公司早盘股价跌停。
本次重组始于今年1月14日,历时整整10个月,结果迎来的却是终止,着实让人意外。
根据中国中期当时披露的重组预案,交易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重大资产出售,中国中期拟向控股股东中期集团出售除中国中期持有国际期货的25.35%股份、中期时代100%股权及相关负债之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中期集团以现金支付。资产出售完成后,中国中期除持有国际期货25.35%股份、中期时代100%股权及相关负债之外的全部业务、资产及负债、人员将由中期集团承接。
第二步是吸收合并,中国中期向国际期货除中国中期以外的所有股东发行A股股票作为吸收合并对价,对国际期货实施吸收合并。中国中期持有的国际期货25.35%的股份将在本次吸收合并后予以注销。中国中期为本次吸收合并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深交所上市流通。
第三步是募集配套资金,中国中期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配套融资总额不超过20亿元,所募资金全部补充吸收合并后存续公司的资本金。
对于终止本次重组,中国中期解释,本次重组涉及面较广、资产较多,中介机构核查和调查的工作量较大,导致相关工作耗时较长。重组事项需经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批准和核准,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需要开展的工作非常多,导致工作时间较长。此外,近一年多来,中国资本市场涉及上市公司及期货行业的监管标准日趋完善,新推出的政策标准与法规也比较多,作为本次重组的上市公司、期货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乃至小股东的相应工作较多较细,相应的中介机构核查及调查工作耗时较长。经与各方协商认为,推进本次重组方案时间距离公司披露预案之日已超过6个月,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本次重组事项。
中国中期的前身为捷利股份,2008年更名,试图将其主营业务转型至金融领域。但是,接下来的核心资产重组,确实颇为曲折。
2008年,中国中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结果意外终止。
2012年1月,中国中期再次筹划重组,向中期集团购买期货资产。半年后,公司终止重组,原因是,在有关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的企业借壳上市规定出台前,现行借壳上市规定不适用,证监会暂不受理期货公司借壳上市的申请。
2014年底,中国中期第三次筹划重组,停牌近一年后也宣告终止,原因是,预案问题反馈期间正值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的快速深幅调整期,证券期货监管机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应对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快速变化,致使本次重组预案涉及的期货市场监管环境、方式与规则,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2019年5月,公司筹划第四次重组,拟向中期集团等7名交易对方购买国际期货70.02%股权。当年9月,重组中止。2020年11月,公司重启重组。令人意外的是,今年1月8日,公司向证监会撤回重组申请文件。
奇怪的是,撤回申请文件仅仅6天,今年1月14日,中国中期第五次筹划重组。如今,再度宣告终止。
向控股股东购买期货资产的重组五次告败,中国中期的盈利能力也表现不佳。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29亿元,同比下降6.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323.79万元,扣除非经常行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290.35万元,同比双双降幅超过50%。
不仅是今年前三季度,近十年,中国中期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整体上呈现下滑趋势。2011年,其扣非净利润还有0.56亿元,2020年只有0.09亿元。这十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累计只有1.90亿元。
中国中期今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服务业务、零售业务、基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