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日报网2023-04-26
“对于中南建设目前的经营基本面,我可以概括为短期有困难,中期有信心,长期要转型。”4月25日,中南建设董事兼总经理陈昱含在2022年度业绩交流会上对《证券日报》记者等媒体以及投资者表示,随着市场温和而又克制的复苏,中南建设的现金流正在逐步地好转,但短期面临的经营压力仍不小。
“总体而言,会兼顾平衡好现金流及利润之间的关系,确保经营性现金流的足额流入,同步改善盈利情况,实现2023年扭亏为盈的目标。”陈昱含表示,“随着市场进一步走向良性循环,中南建设的存货和资产价值将得到重估,因此我们全力保交付。在市场好转的情况下,2023年中南建设一定能实现盈利,融资能力和发展能力在这个阶段会得到修复和提升。”
2023年不会选择“以价换量”
注重平衡好现金流和利润
在2022年行业非良性循环背景下,中南建设业绩同样遭受冲击。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0.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1.7亿元,其中有35.3亿元来自减值准备,35.3亿元中有21.3亿元为存货跌价准备,14亿元为坏账准备。
“请大家多给我们一些鼓励、支持和信心。”中南建设管理层如是称。对于业绩亏损原因,中南建设总经理陈昱含回应称,为了保障持续经营安全,公司在销售策略上面,做了一些措施牺牲利润,以获取更多自有现金,带来了较大的亏损。
“我们在2022年的亏损可以看作是在行业剧烈调整下的短期表现,该做的这些动作、措施我们都做了,问题也充分暴露了,2023年的销售规模不会小于2022年,工程总支出会小于2022年,结算利润是有保障的。”陈昱含坦言,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入情况一定会好于2022年,中南建设也一定会进一步优化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的先后排序,确保经营性现金流金额持续为正。
据管中南建设管理层在现场透露,当前中南建设剩余的现房资源有限,没有大幅折价销售现房的空间,代建项目业务的价格变动也不大,利润率相对来更稳定;且竣工规模在2023年一定程度上会比2022年上升50%左右,这也会为中南建设带来更多新结算的资源。
“如果2023年市场持续回暖,公司就有信心能够实现盈利。”中南建设管理层表示,“2023年我们不需要进一步增加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2023年整体现金流好于2022年,在这种情况下,2023年的刚性支出和兑付有较强的保障度。”
有息负债减少147亿元
多措并举逐步打开融资局面
在资产负债情况方面,截至2022年底,中南建设有息负债降至475.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7.2亿元;但陈昱含也表示,2023年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为232亿,对比137亿元的货币资金,短期内的兑付还是有压力的。
“在行业非良性循环的环境里,公司部分商票因为时间原因多次转让之后,没能按照票面时间及时兑付。另外也是在非良性循环环境里积极跟持票各方协商,希望能达成方案,确实也是没有全面到期兑付。”中南建设董秘梁洁表示,“我们会在确认信息之后,达成解决方案之后来支付的。去年年底因为涉及纠纷没有达成双方接受的条件,没有兑付的有12亿元,我们会持续跟合作方沟通,尽快完成票据兑付。”
在融资方面,中南建设正在打开局面。
“去年11月第二支箭扩容后,公司增信发行申请也获得了中债增的认可,目前公司正在努力进行相关准备工作。”梁洁在交流会上透露,有关定增方面的进展,陈昱含则表示,中南的定增项目预计在下半年真正落地,目前公司将继续与各家银行紧密合作,做好项目层面的融资安排。
中南建设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辛琦表示,未来中南建设会在保证经营安全的基础上,围绕国家指明的资产激活等方面开展工作,延长负债期限,降低负债成本,同时积极地去利用资本市场,尽快做一些有效的补充权益资本的动作。
长期要转型发展
增加非房建业务规模
对于未来的经营,中南建设展现积极转型的态度。
“长期来看,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模式是我们的必由之路。”陈昱含则表示,“从外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看,过去地产高周转、高杠杆的打法已成为过去时,建筑业务重产值大于重利润的时代也已过去,这会导致无论从被动还是主动角度看,我们的业务模式都会发生根本变化,公司盈利的核心来源将从规模和杠杆转向质量和利润”。
“无论建筑还是地产业务,我们都会收缩和优化布局,提升投资跟运营管理体系,扎扎实实地把地产和建筑业务的质量和含金量这块做上来。”陈昱含表示,“目前已经在内部进行试点,加快建筑业务和地产业务的融合协作,打通投资到开发再到施工的全链条。我们也在进一步的调整一些业务的结构比例,接下来会增加一些非房建业务规模,比如房建、公建和基建等业务也设定了方向和目标。”
面对未来可能到来的EPC时代,陈昱含表示,“建设能力是我们褪不掉的底色,我们与很多开发商在持有物业运营方面的布局不同,未来的道路更可能向前延伸整合,通过做强设计、施工、采购和开发管理的全链条建设能力,形成中南未来独特的高质量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