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设启动了再融资计划。在此之前,控股股东质押被多个机构“强平”。
陈昱含接班的这两年,应该是房地产行业最艰难的两年。
但是,历史的评价,往往不会聚焦于客观环境,而是一如既往的将灯光打在个人身上。
迈入崭新的2023,中南建设有了新动作。
1月5日,中南建设(000961)发布公告——《2023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启动再融资计划。
根据预案,中南建设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11.48亿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亿元。
在行业政策柔软后,中南建设的再融资动作算是比较快的。只是,28亿的规模能否解得了当下的“渴”。
需要提及的是,就在中南建设发布再融资计划前不久,中南建设大股东质押被金融机构“强平”。
中南建设在公告中用了“金融机构违反约定擅自处置”的表述。但是,多个金融机构同时处置,究竟谁对谁错,可能一句两句很难说的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强平”已经发生。
2022年12月12日,中南建设连发两份公告显示: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南城投”)通知,获悉其质押的部分公司股份因金融机构违反约定擅自处置减少 29,254,630 股。
从披露看,涉及到的质权人机构包括财达证券、中邮证券、国元证券、国联证券、长江资管等。
除了“强平”,还涉及到冻结。
此间曲折,我们不做赘述。可以看到的是,目前中南城投确实存在“现金流”压力,否则机构也不会“一起行动”。
仅12月,在南通海门区人民法院,针对中南系,就有三宗“强制执行”。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两年极其不平凡的时刻中,和一众房企相比,中南建设能够活下来已经算是十分不易了。但是,去年以来,也确实是中南建设走的比较艰难的一年,其先后通过出售物业平台、引入地方国资等举措,保卫流动性。
2022年1月,中南建设以22.6亿元的价格将中南服务出售给华润万象生活。4月,又出让了中南丝路城市运营服务65%的股权。
2022年5月,中南建设控股股东中南集团与华融资产及地方国资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公开报道,后者将在项目并购、资产盘活等方面与前者展开合作,相关合作涉及资金不超过50亿元。
2022年8月,中南集团宣布与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举行业务签约仪式,约定共同设立规模20亿元的发展基金等内容。
2022年10月,中南集团又引入中国信达进行房地产项目投资。
事实上,过去一年中南建设的一系列“动作”,更像是父亲陈锦石这类“老派”企业家的做法——寻求国资帮忙;而非是女儿陈昱含这类“二代接班人”的新新作为。
此番28亿再融资,能否急救中南建设?又能否让中南建设回归正常经营轨道,让陈昱含在“接班”上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期,中南建设有息负债余额仍达到511.7亿元,净负债率85.19%。
与此同时,大股东捉襟见肘。早在2022年9月,中南建设就曾收到控股股东中南城投通知,因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纠纷,其持有部分公司股份被金融机构违反约定擅自处置,质押股份2022年9月5日-9月6日减少245.08万股。而在2022年11月份,中南建设又公告称,自2022年8月15日至11月17日控股股东中南城投持有的公司股份被金融机构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累计被动减持1.16亿股,占公司总股份数的3.03%。
此番大股东再次被金融机构“强平”是否会是最后一次?
新近中南建设披露的2022年12月份经营情况显示,公司2022年12月合同销售金额76.9亿元,销售面积57.5万平方米。1-12月,中南建设累计合同销售金额649.2亿元,销售面积543.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67.1%和63.0%。
建筑业务方面,2022年12月中南建设新承接(中标)项目11个,预计合同金额合计0.1亿元。1-12月中南建设新承接(中标)项目预计合同总金额34.8亿元,同比减少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