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极其不易。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民经济在波浪曲折中恢复,钢铁市场再次迎来“寒潮”,首钢股份的高质量发展承压迎考,步履铿锵。
面对艰难险阻,首钢股份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集团“三创”交流会精神,紧扣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工作主线,瞄准全年重点任务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说到做到、反复冲锋的硬朗作风,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实现生产经营质效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交出了一份有担当、有骨气、有成色的“期末答卷”。
在最泥泞的路上踏出最清晰的脚印
今年,是首钢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实的关键之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今年,在内外交织的巨大压力下,“活下去”成为多数行业多数企业的无声“呐喊”。钢铁行业更是进入产品结构、成本控制、服务质量、技术能力、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全面比拼,企业生存发展受到极大挑战,经营形势日趋严峻。
年初,集团“两会”发出了“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向着目标反复冲锋”的集结号,首钢股份党委在全面深入分析研判全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资本+经营’双轮驱动、打赢生存保卫战,坚定不移扛起稳定集团经营大盘重任”的总体工作思路和135项重点任务目标。瞄准任务目标,公司各级党委迅速行动起来,以抓铁留痕的干劲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越是冰雪重重,越要振奋实干的热情;越是前路难行,越要挽起手来,团结奋进。以集团“双争做”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首钢股份聚焦中心,深入开展了“当表率、见行动、双争做”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统一起“为集团争创价值、争当一流、争先创优”的思想共识,掀起广大干部职工锚定目标,大干、快干、实干的行动热潮。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公司党委聚焦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大兴调查研究,确定11个方面调研内容,L5及以上领导人员开展领题、专题调研各20项。中层以上领导人员“转进解办”解决现场痛点、难点问题130余项,“党员领跑”确定攻关项目41个,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落地,135项重点任务目标兑现95%以上。
坚定不移把技术创新
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技术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争做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的排头兵”,是首钢股份党委对创新工作的深刻把握。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首钢股份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对创新工作谋篇布局,将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技术创新带动全面创新,让创新在各个专业领域开花结果,为公司占领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实现发展行稳致远提供了充沛动能。
依托“一院多中心”研发体系,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孵化创效。新产品产量同比增加,突破多项“卡脖子”难题,高性能取向硅钢项目提前5个月全流程贯通热试投产,建成世界首条具备100%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3款高性能新产品全球首发,0.2mm及以下超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继续保持国内销量第一;无取向高强度产品应用于国家能源局首台套300MW级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开发项目,取向电工钢通过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鉴定会鉴定,实现特高压交流、直流应用领域全覆盖。公司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澎湃有力。
坚持“问”在市场、“落”在现场,在市场结构性需求变化中抢抓机遇,以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量供给,让客户的口碑成为首钢股份最闪亮的名片。
今年以来,首钢股份加大“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产品市场布局,围绕高端及高价值用户份额提升反复冲锋,坚持为客户提供最优的“首钢方案”,强化技术营销,不断增强品牌竞争优势,努力下好抢抓市场“先手棋”。汽车板核心渠道拓展取得突破,比亚迪保持全品种批量供货,蔚来、理想实现批量供货;酸洗板主机厂供货同比增长,日系单车定点份额实现合作突破,空心稳定杆打破高端领域供货垄断,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及渠道体系;热轧板在重点工程项目取得突破,入围“国家管网2023年度框架协议”主力供应商、“中石化2023年度框架协议”、“中海油供应商投标资格审查项目”供应商短名单。全年EVI供货量同比提升17%。
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互动,拉紧与客户合作纽带,多形式开展服务走访,成功举办技术论坛、产品展会和“首钢日”等活动,公司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客户口碑持续增强。今年相继荣获特变电工“卓越贡献奖”、华晨宝马“最优服务商奖”、长城唯一最高荣誉“真心伙伴奖”等17项奖项。
深耕“四个制造”在锻造长板中保持定力
定力,关乎大局。有定力才能为发展赢得稳定的空间。面对外部市场的风云诡谲,首钢股份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专注做好自己的事。
今年“三创”交流会上,赵民革书记强调,钢铁主业要聚焦“四个制造”锻造长板,要将“锻造长板”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发力。首钢股份聚焦高效制造、高品质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准用力,在产销协同、优化产品结构,一贯制质量管控、数字化转型、安全环保等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生产制造能力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各产线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实现全流程高效生产,高水平顺稳,订单兑现率持续提升。铁产量在2号高炉炉缸浇注34.8天的情况下,超历史最好水平,铁水温降持续降低,高炉负荷创历史新高;炼钢全流程提效攻关,生产炉数刷新纪录;热轧工序多条产线生产效率创新高,两条酸洗线高效生产,拉矫产线屡次刷新切边日产纪录;智新BWG和多款高硅产品实现稳定轧制,常化酸洗机组无取向、取向全系产品实现极速运行。冷轧2号镀锌线宽规格实现批量生产,大幅提升镀锌汽车板生产能力。
品种结构持续优化,重点产品份额不断提升,品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战略产品产量预计超计划完成,高端领先产品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无取向电工钢高牌号、新能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取向电工钢保持0.20毫米及以下产品国内占有率领先水平。镀锌汽车板增量明显,抗酸管线钢实现向道达尔项目供货,拓展了管线钢的全球市场;成功开发国内首个纯氢输送管线,耐候光伏支架产品成功中标国家重点光伏项目。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现货发生率五个月达到标杆水平。电工钢完善“全方位服务+智能管控”双轮驱动的集中一贯质量管理模式,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数智工厂加速转型,灯塔工程有序推进。一期光整机、平整机模型投入率提升至95%以上,成品库仓储调度系统指令投入达80%,智能钢卷运输系统月运输量大幅提升,55个用例综合年经济效益约2000万元。数字化场景“钢铁质量全流程智慧管控”获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二等奖。
低碳管理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底色更足。首钢股份持续保持环保绩效A级,低碳行动规划正式对外发布,通过国际认证机构(SGS)的碳认证,首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榜上有名,公司荣获“全国冶金绿化先进单位”称号。智新电磁荣获2023年度河北省省级绿色工厂。取向电工钢、管线钢、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汽车用热轧高强度钢板及钢带等4类产品获评“绿色设计产品”。
聚焦效率效益在追求极致中苦练内功
面对巨大的风险挑战,首钢股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极致效率、极致能效、极低成本、极优配置”的价值追求,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提升管理质量。
全面加强预算管控,坚持“极低成本运行”。紧盯130项降本任务,千方百计推动措施落实。对标先进企业推进采购降本,全年完成两地降本任务17.61亿元;大力发挥集采优势,各基地高效协同实现降本增效;产融结合推动供应链开源创效,首钢京票进一步推广,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提高。首钢股份在线交易平台全年交易额预计突破50亿元,降本增效2.8亿元。多措并举深化节能降耗,14项重点节能项目有序推进,能耗评价“三把标尺”促进责任落实,能源管控打开横向协同新局面,极致能效初见成效。
围绕“五率一利”,聚焦能耗、成本、质量、业绩、资产质量五大方向强化对标提升。今年前十个月,综合进步率、超越率均有提高,100项指标刷新历史最好纪录,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的氛围愈加浓厚。
坚持以人为本在升级软实力中凝心聚力
困境中爬坡过坎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凝心聚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更需要软实力的保障支撑。在打赢生存保卫战和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攻坚战中,首钢股份坚持“以人为本”,在聚才兴企、凝聚人心、以文化人、人企共建等方面下足力、用足心、使足劲,努力汇聚起强大的发展后劲。
三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海浪计划”加速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大岗位、大工种”管理创新效果突出。优秀榜样不断涌现,智新电磁徐厚军当选“2022北京榜样”年榜人物,被推荐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安冬洋当选第十四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青年职工发挥生力军作用,“双争”课题成效显著,志愿服务成就青春品牌。
大力营造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浓厚氛围。上下联动、内外结合打造强势宣传思想阵地,“双争做”“勇毅前行”“争创一流”“风采”等十余个精品栏目得到职工好评;八次登上央视,首钢股份科技创新、绿色示范的高质量发展形象进一步传播和巩固。文化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深化宣传文化大格局,建设特色宣传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获得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推进企业文化体系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文化共识;新媒体协会作用充分发挥,优质短视频吸引职工广泛关注,累计播放量达到26.86万次。
和谐企业建设成效显著,“四大工程”传递暖意,增进情感,职工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基层创新活力有效激发,健康身心和个人成长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职工归属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2023年我们承压而行、逆风而上,2024年我们必将更加勇毅,创造新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