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众合科技(00092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众合科技:浙江先文投资、盛元智本等7家机构于6月22日调研我司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6-29  众合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证券之星2022-06-29

  2022年6月24日众合科技(000925)发布公告称:浙江先文投资潘建东、盛元智本许柳、真为基金俞泮涵、德邦证券倪正洋、华鑫证券毛正、中信建投牛广宇、中金公司陈显帆于2022年6月22日调研我司。本次调研主要内容:

  问: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收入确认的周期和节奏一般是怎样的?目前在手订单情况如何?2022Q1因为疫情轨道交通部分项目延迟交付,延期的收入会有多少体现在二季度上?

  答:公司轨道交通项目交付周期一般为2-3年,收入按照履约进度确认。公司智慧交通项目中标情况受业主招标时间、优势区域招标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公司仍整体仍保持行业第一梯队的领先地位,2021年公司新增订单17.27亿元,2022年已对外公告的重大中标项目已超过6亿元。受疫情影响,部分轨交项目招标会集中在今年下半年,公司将精益求精,加快项目交付力度,具体还将根据各线路工期的要求来完成。

  问:公司2021年业绩增厚的原因在哪里?

  答:在智慧交通方面,得益于历史新增订单的积累,以及公司交付规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以及部分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自研比例的提升,营业收入与毛利额较上年提升。半导体材料业务产能利用率、销量上升及毛利率较高的抛光片销售占比提升,中大尺寸硅片占比提升,逐步形成规模经济。同时,公司正在通过推进技术革新、加强内部管控、优化资产结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费用支出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公司利润水平。

  问:公司近几年泛半导体业务发展较快,除了半导体材料,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设备方面也有所布局,目前各方面进展如何?能否详细介绍?

  答:公司泛半导体业务以全资子公司浙江海纳的半导体级材料业务为核心,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布局半导体设备和集成电路等半导体产业链环节,形成了“一个核心,多个亮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参股公司浙江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在安徽滁州成立全资子公司做为项目生产基地,12万片两英寸陶瓷薄膜混合集成电路的产线于2022年2月满足投产条件。参股公司浙江焜腾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光学气体成像及VCSEL激光器领域,已实现制冷型红外热成像芯片的小批量生产及销售。自主设计、自主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CSEL芯片已经完成试生产,其中940nm-0.5W、940nm-1W、940nm-2W、940nm-5W产品已正式向客户送样。2021年12月,完成B轮融资增资2亿元。参股公司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其主要产品有水平电镀设备、化学电镀设备、清洗/去胶设备、供酸系统。

  问:请问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偏低,公司有何举措?

  答:为保持公司核心业务、决策层及经营管理层的长期稳定,有效处理好“资本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两者关系以及解决员工激励等问题,公司已推出了《事业合伙人机制》,并选举产生了首届事业合伙人委员会,并已在《公司章程》中增加事业合伙人相关条款。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事业合伙人体系,形成以“公司平台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系和价值体系。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动引进战略投资者,使公司股权结构更加平稳合理,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

  问:联电今年1月时候认为2023年28nm市场供过于求,ICinsight预计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增长将会在2024年碰壁,Gartner分析师认为2022年芯片短缺会缓解.公司在这个时间点加码半导体,产能在2022年底出来,之后晶圆市场过剩怎么办?

  答:新增产能释放期限较长,2021~2022年的产能扩增幅度有限,芯片缺货问题或会延续到2024年甚至更久。半导体行业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行业周期长,尽管目前下游芯片短缺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并不代表整体市场容量出现萎缩,就算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浙江海纳仍可以通过产品质量、客户黏性和服务水平等核心竞争力,参与市场竞争。另外,半导体行业较为谨慎封闭,浙江海纳原有的中小尺寸客户很多就有大尺寸需求,浙江海纳已经在小尺寸产品的供货上已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与信任,更容易通过大尺寸产品的验证,有利于更快获得市场。

  问:公司目前以6-8寸的晶圆为主,未来大家都往12寸走,公司未来怎么考虑?8寸会越来越少,单晶硅尺寸越来越大,公司怎么面临这种挑战,相关技术储备怎么样?

  答:中小尺寸与中大尺寸并不是替代关系,不同的尺寸的产品有不同的终端应用场景。一方面,大公司争相往大尺寸走,反而给浙江海纳原有中小尺寸片业务留出更多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目前8英寸单晶硅片的国产利用率尚不足20%,12英寸单晶硅片的国产利用率不足10%,加上国际关系的变化动荡,中大尺寸片业务仍有非常大的国产替代机会。中大尺寸相关的直拉单晶技术,浙江海纳已通过日本子公司引入和自主研发方式已拥有一定储备。浙江海纳在山西单晶硅基地年产750吨6-8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含轻掺单晶和重掺单晶)的同时,还将推动12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相关生产技术的研发。同时,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叶志镇保持着密切战略合作联系,致力于攻克相关“卡脖子”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前沿尖端技术的落地,合作共赢。

  问:公司在老业务智慧交通上未来怎么布局?公司的规划方面是考虑半导体多点,还是智慧交通多一些?

  答: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轨交子集团”)为智慧交通业务的运营主体,独立经营,给管理团队更多的自主性,激发团队活力。并且,现阶段公司本级也可以腾出足够的资源,支持企业数字化业务转型,在数字业务发展过程中,两翼的产业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反哺本级的数字化,两翼的稳健快速发展产生的持续增长营收和利润也将支撑整个企业平台。公司以“一体两翼”为核心战略布局,针对智慧交通、泛半导体、产业数字化三块业务通过适配相应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资源统筹协调等途径开展业务。智慧交通和半导体共同为公司的基石产业,构建公司的行业理解力,为产业数字化业务构建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场景,赋能业务外延。同时公司通过聚焦底层通用技术和关键专业能力,构建产业持续发展的平台。

  问:公司在轨道交通维保市场有何布局?

  答:为提升运营维保专业程度、降低运营成本,将维保和管理工作外包是大势所趋,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委外维保行业总的市场规模超过70.46亿元,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委外维保行业总的市场规模超过151.96亿元,委外维保的总体市场规模上涨了115.67%,上涨幅度突飞猛进。公司目前在轨道交通维保业务方面自主研发了智能运维系统,该系统以关键设备为主要管控对象,产品功能有数据辅助分析、全生命物料管理、检修任务跟踪、全景式回放、车载日志远程下载(维护网方案和车地高速转储方案)、故障智能诊断(道岔)、智能告警、智能报表、维修知识库、故障预测(状态修)、辅助决策、智能语音交互和智能巡检系统(机器人)等,大幅提高安全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技能要求和运维成本。

  问:公司泛半导体业务以全资子公司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半导体级材料业务为核心,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布局半导体设备和集成电路等半导体产业链环节,众合除了投资参股,是否与这些参股公司有业务或管理上的合作?未来这些参股公司是否会考虑并入上市公司?

  答:公司筹备成立半导体联席会议,联席会议旨在通过团结协作和资源整合,共同搭建起一个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市场应用、建言献策的平台,打造以众合科技为纽带的半导体产业“朋友圈”,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创新突破和规模化发展。同时,公司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校,组织召开参股公司之间校企对接会、行业研讨会和产业论坛,起到桥梁沟通作用,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参股企业之间的专业沟通、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等。参股公司以独立自主经营为主,短期暂未考虑并入上市公司。

  问:请问公司山西单晶硅基地项目推进情况如何?

  答:公司山西单晶硅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底至2023年初可试生产,2023年底实现满产。

  众合科技主营业务:智慧交通,泛半导体

  众合科技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14.65%;归母净利润1988.54万元,同比下降37.89%;扣非净利润1521.59万元,同比下降48.98%;负债率60.82%,投资收益-193.84万元,财务费用2398.72万元,毛利率39.5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17。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图片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众合科技(000925)好公司评级为1.5星,好价格评级为2星,估值综合评级为1.5星。(评级范围:1 ~ 5星,最高5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