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拓协能由上市国企浙商中拓以及第三方BMS头部企业协能科技合资成立,可提供储能系统集成产品解决方案、储能产业相关加工、投资等服务,形成了“贸工一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储能既是前景广阔的万亿产业,也是重资产、重技术的赛道,吸引了不同背景、优势各异的企业参与其中。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有8.9万家注册的储能相关企业,行业相关人士也大胆预测,储能行业今年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新企业如何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不仅要考虑其资金实力,也要考虑其技术、运维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在众多新入局企业中,浙商中拓协能(浙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拓协能?)拥有供应链金融与储能集成加工技术两大方面的独特优势。
具体来看,中拓协能由上市国企浙商中拓以及第三方BMS头部企业协能科技合资成立,可提供储能系统集成产品解决方案、储能产业相关加工、投资等服务,形成了“贸工一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5月31日,高工储能全国巡回调研团队走进中拓协能,与中拓协能总经理丁同臣就企业动态、产业痛点、行业趋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作为成立仅一年的新企业,中拓协能给自己的市场定位十分清晰,其致力于成为引领电化学储能行业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业务可覆盖源网侧、户用储能、分布式储能等领域。
![20230625092943484200.jpg 合影333.jpg](file://10.10.20.30/app/新闻图片下载/62369e2f94/2023-06-25/10/62369e2f94-f4d2b5bdb594a5d5b6cd32b22b09ca64.jpg)
产品层面,中拓协能基于标准化模组设计,推出了高强度、易安装的风冷、液冷插箱;一致性强、维护便捷的一体柜以及即装即用、支持多类型电池复合使用的标准集装箱产品。
从模组设计出发,中拓协能以数字化结构设计提升了PACK设计效率,并通过应力仿真与测试完成对工况的验证,进而整体提升了成组效率。安全方面,中拓协能通过热仿真与热设计,合理化PACK结构排布以提高热均一性。
![20230625093625135421.jpg PACK2222.jpg](file://10.10.20.30/app/新闻图片下载/62369e2f94/2023-06-25/10/62369e2f94-e32d48b0e607af0de65750a5645e0c69.jpg)
为应对不同市场需求,中拓协能风冷、液冷PACK齐抓。风冷产品方面,其280Ah风冷PACK采用全开放式设计,便于模组散热及热管理;且模组每个电芯间采用口琴管用于模组挤压缓冲和风道散热,风道由风扇进行散热,大大提高散热效率。
液冷PACK方面,其箱体底部为液冷板,液冷管连接器采用快插式,电芯底部与液冷板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且电池包内安装有消防探测器、线束连接器及一体式喷嘴,PACK内部包括MSD,高压连接器采用快插式。
20尺和40尺直流侧储能集装箱方面,中拓协能采用储能系统框架、汇流柜的通用化设计,真正实现了能量转换控制系统与电池系统的结合。
![20230625093157614676.png 电池系统.png](file://10.10.20.30/app/新闻图片下载/62369e2f94/2023-06-25/10/62369e2f94-9eab92dd6f47a782666237ac518412b0.png)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是工商业储能爆发之年,得益于国内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峰谷电价差拉大、两充两放等电力政策保障了工商业储能等用户侧储能市场的营利性。
对此,中拓协能带来了215KWh和372KWh工商业一体化标准机柜等系列储能系统集成产品,此外,中拓协能目前正在攻关工商业储能EPC资质,未来将提供包括产品研发内的工商业储能综合解决方案。
其215KW、372KWh一体化标准机柜具备以下优势:
模块化设计:电池组容量自由搭配,风冷、液冷自由选择,多簇并联
灵活运行:支持并网、离网运行,可无缝切换
安全可靠性高:模块系统可单独切除故障模块,可用率可约99%
一体化系统:整套系统管理单元,智能监控管理平台
对于国内工商业储能的市场格局的探讨,高工储能与丁同臣交流认为,目前的整体市场还处在完全竞争、完全开放的状态,还未发展出较大的龙头企业,一些新进入的初创企业基于自身产品的优势,是可以占据部分市场的。
以中拓协能公司所在的浙江省来看,其峰谷电价差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国网浙江发布2023年6月代理工商业用户购电价格信息来看,其峰谷价差高达1.2539元/度,工商业用户盈利较为可观。
产能方面,浙商中拓协能(浙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经济开发区,规划年产3GWh,该基地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和系统集成为一体,致力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一站式电池解决方案。
高工储能实地调研观察,中拓协能模组产线具备自动化、信息化、可视化、柔性化生产能力,其不仅可以完成电芯自动上料以及OCV和尺寸精细化分档筛选;还可以进行模组堆叠、挤压整形、激光焊接等工序;信息化方面则采用了双MES系统,可全流程溯源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