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今日头条2024-07-14
溢价超五倍收购实控人资产的重组计划,华神科技(000790.SZ)筹划超过一年的重组最终以失败告终。
7月10日晚间,华神科技发布公告称,鉴于本次交易自筹划以来历时较长,标的公司所处行业状况等较本次交易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组事项,并将与交易各方签订相关终止协议。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华神科技推进此次重组已超过一年。早在去年6月,华神科技因筹划重组停牌,随后公司发布重组预案,首次对外公布交易细节。
重组计划初现
去年10月,华神科技发布重组草案,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四川博浩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浩达”)100%股权,并向包括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成都远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合格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100万元,用于源创博泰2023年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博浩达信息化建设项目、中介机构费用及交易税费。
据了解,标的公司博浩达的主营业务为肌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交易完成后,华神科技的主营业务将新增肌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市场质疑重重
然而,这次重组实际上是同一控制下的资产腾挪,且由于存在较高的溢价,市场对其质疑不少。
根据重组草案,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对方四川远泓、成都博浩达及募集资金配套认购方成都远泓,均为华神科技实际控制人黄明良、欧阳萍夫妇控制的公司,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根据评估,本次交易中,博浩达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7.93亿元,增值率高达524.09%,其100%股权对应的交易价格为7.93亿元。
同时,交易对手方还作出业绩承诺,即2023年至2026年,博浩达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502.99万元、7000.55万元、6943.07万元、7374.26万元。
然而,数据显示,在此前的2021年至2023年前五月,博浩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33.4万元、1.32亿元、8008.84万元,净利润为-2472.29万元、3466.78万元、3517.91万元。
实控人资产注入失败
如今,实控人注入资产的计划失败,华神科技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提振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华神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10.0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55%和14.92%;净利润分别为4121.75万元和2765.95万元,同比减少25.91%和32.89%;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823.58万元和3542.14万元,同比减少45.6%和7.36%,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均连续两年下滑。
对于2023年业绩再次下降,华神科技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业务融资金额和融资利息增加、子公司工厂搬迁产生的辞退福利费增加,这些非经常性损失影响了公司的利润表现。
今年第一季度,华神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减少18.62%;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7.98万元和194.54万元,同比减少28.96%和30.92%。
虽然此次重组计划失败,但华神科技依然拥有通过自身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业绩提升的潜力。作为中国企业,华神科技应当在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时,积极调整战略,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华神科技或将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业务拓展和资本运作,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华神科技溢价五倍收购实控人资产的重组计划最终告失败,市场的质疑和行业变化使得这一筹划已久的交易未能如愿。但华神科技在医药和大健康领域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期待公司在未来的经营中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继续为股东和市场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