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中自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2月1日接待光大证券、长江证券、国泰君安、国联基金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中自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会秘书龚文旭,证券事务部投资者关系团队。调研接待地点为成都高新区古楠街88号。
据了解,中自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小幅上涨至15.62亿元,但净利润亏损2685.62万元,主要原因包括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降价、销售毛利率降低,新业务投入增加导致期间费用尤其是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以及存货减值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公司汽油乘用车催化剂产品销售突破百万套,其中近一半配套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也实现批量销售。公司构建了“环境催化剂、储能与储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三位一体的业务矩阵,形成梯次化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三年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7%以上。
据了解,国七排放标准预计将在两年后实施,与国际接轨,实现排放控制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这将为公司带来市场扩容的机会,作为移动污染源催化剂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将受益于新法规实施。公司正在实施股份回购,回购完成后将视情况择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定点进展顺利,正在按合同约定供货,预计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据了解,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其中插电式混动汽车增长迅速,占新能源汽车比例提高至40%。公司获得乘用车大客户定点,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高速增长。公司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在2024年获得定点公告。公司聚焦国内外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需求,形成“电芯模组+储能系统+智慧能源管理”垂直整合能力,产品覆盖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
调研详情如下:
1.公司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为15.62亿元,净利润亏损2685.62万元,请问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小幅上涨但净利润由盈转亏主要是受到以下三方面影响,一是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为保持市场份额公司对部分产品实施了降价策略,销售毛利率有所降低;二是公司加大了新业务的投入力度,致使期间费用尤其是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三是公司存货减值有所增加。
2.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对公司产生了哪些影响?公司未来业务布局是如何考量的?
答: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其中,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增长迅速高达83.3%,占新能源汽车比例较去年进一步提高10.4个百分点至40%,已经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
公司于2022年获得乘用车大客户定点,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高速增长,公司汽油乘用车催化剂产品于2024年销售突破百万套,其中接近一半为配套新能源汽车,配套新能源汽车的催化剂产品已经逐步成长为公司贡献业绩的主要力量。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也在2024年获得了定点公告并实现批量销售。
公司构建了“环境催化剂、储能与储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三位一体的业务矩阵,形成梯次化发展战略。环境催化剂是公司战略根基业务,依托公司在环境催化材料领域的的技术优势,构建了覆盖机动车尾气净化、工业废气治理、氢能源汽车等场景的完整催化产品体系,为公司贡献稳健现金流及利润支撑。储能与储能+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聚焦国内外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需求,形成“电芯模组+储能系统+智慧能源管理”垂直整合能力,已取得IEC、UN、EN等国际和国内认证,产品覆盖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高性能复合材料为公司新兴业务,目前正在进行产能建设,建成后产品应用范围涵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人形机器人等高端领域。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三年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7%以上,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通过构建“基础研究-中试放大-产业转化”的创新链条,持续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着力打造新材料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产业公司。
3.国七预计什么时候实行?将会给公司带来哪些影响呢?
答:根据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移动源已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量显著,今后将进一步强化对机动车排放的监管力度。
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制定轻型车、重型车的国七标准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国五标准,国七标准排放控制技术水平基本上跟欧美接轨,大概晚两年左右实施,实现排放控制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同时,针对旧标准车型强化机动车排放监管,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的货车,严格整治国五货车的超标问题。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全面淘汰国一及以前的工程机械全面淘汰国一及以前的工程机械,重点区域推进国二工程机械的淘汰。
国七排放标准与国际接轨意味着中国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控制,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历史经验来看,每一次排放法规的升级都会带来限制的污染物类别不断增加和排放限值不断降低,公司作为移动污染源催化剂的主要供应商将受益于新法规实施带来的市场扩容。
4.公司今年会实施股权激励吗?相关目标是否已制定?
答:公司股份回购正在进行中,公司将在回购完成后视情况择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
5.公司公告的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定点目前是什么进展?会给公司带来业绩收入吗?
答:公司去年收到成都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开发定点通知后,目前正在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供货,根据合同金额来看,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