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机构之家2024-12-26
国海证券近日发布公告,披露实际控制人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投集团”)的一致行动人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金投集团”)已与其控股子公司广西投资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广投金控”)签订《增资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广西金投集团拟以作价出资方式向广投金控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国海证券全部股份307,665,94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2%。基于评估报告,转让股份的价值确定为9.9亿元。按此交易测算,国海证券的整体估值为205.66亿元,这一数字明显低于公司截至12月25日的284.82亿元市值。
从交易前的股权结构来看,广西金投集团直接持有国海证券4.82%的股份,广投金控原本持有1.93%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广西金投集团将不再直接持有国海证券股份,而广投金控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6.75%。
图片系协议转让前后股份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海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广投集团直接持有国海证券17.6334%的股份,这一地位在本次交易中并未发生改变。此次股权变动虽然调整了广投集团一致行动人的持股结构,但广投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的国海证券股份总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仍然牢固把控着公司的控制权。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这次股权变动属于同一控制下不同主体间的内部转让,不会导致国海证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也不会触发要约收购。这种股权结构的调整或反映了广投集团对旗下金融资产的战略性重组,将分散在不同主体的股权集中到专门的金融控股平台,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源整合能力。
回顾国海证券近年业绩表现,2019至2023年的营业总收入呈现出显著波动。从2019年35.6亿元起步,2020年借助市场景气度迅速攀升至44.82亿元,2021年继续增长至51.7亿元,但同比增速已明显回落。2022年成为关键转折点,总收入骤降至36.17亿元,同比下降30.05%,暴露了公司对市场敏感型业务的过度依赖。2023年收入增长15.81%至30.28亿元,有所复苏。然而,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收缩至29.2亿元,同比下降3.56%。
结合近年来财务数据,国海证券的核心盈利能力已显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性和压力。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作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从2019年的14.7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3.22亿元,但期间增速放缓。2022年下降至20.15亿元,同比降幅13.23%。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为17.97亿元同比减少10.82%,呈现出疲软态势。2024年三季度表现同样不佳,手续费净收入仅为11.5亿元,同比减少15.93%。
其中,传统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的颓势明显。2022年、2023年,该项收入连续两年下降,分别为8.52亿元和8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为5.31亿元,同比下滑13.68%。
而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关键指标,代销金融产品的收入却依旧不见明显的起色。Wind数据显示,除了2021年曾达到0.59亿元之外,近几年国海证券代销金融产品的收入均在0.35亿元附近徘徊。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则是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式下滑。2020年时为4.22亿元,此后的2021、2022、2023年接连下降至3.56亿元、1.98亿元、1.58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仅有0.75亿元,同比下跌35.38%。
与此同时,净利润同样在2022年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8.46%至3.77亿元,尽管2023年前三季度小幅回升至4.2亿元,但甚至不如2019年的5.4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国海证券净利润为2.49亿元,同比再次暴跌46.58%。
2024年,国海证券因金通灵持续督导案件深陷舆论漩涡。这场危机源于公司在金通灵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持续督导工作中的重大失职。经监管部门查实,国海证券在履行持续督导职责过程中,不仅未能勤勉尽责,更是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出具的持续督导现场检查报告中存在不实记载,同时督导报告的对外发布程序也违反了相关规定。这一系列违规行为最终导致今年5月江苏证监局对国海证券、林举、唐彬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国海证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通报批评处分的决定。
然而,余波未止。2024年12月,南京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金通灵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并作出了对该案适用普通代表人诉讼程序进行审理的裁定。
这场危机对国海证券的潜在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层面看,国海证券最终可能需要承担投资者损失赔偿责任。从声誉层面看,这一事件已经损害了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公信力,可能影响其未来业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