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的时间内,4次变换总裁,铁打的中交奔跑在冲刺“千亿”的路上。在李永前的改革和带领下,中交这半年来走得很快。
2021年上半年,中交地产实现全口径签约销售面积123.2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88.23%;签约销售金额3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0.59%;销售回款金额2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43%。
与此同时,权益口径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93%;销售回款金额1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97%。
在业绩大好之下,任职两年的李永前却在6月上旬辞去了公司总裁职务,但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务,同时聘任汪剑平作为公司总裁。
按照李永前的规划,2021年正是中交地产冲刺“千亿”的关键时刻,从而,“复制绿城中国、创新中交地产”的重任也随之落到了汪剑平身上,他背负起了中交的千亿梦。
对于频繁的人事变动,中交地产给出了官方回复:“中交地产作为中交集团全面深化改革的试点单位,将推进所属房地产板块重组整合工作。”
“剪刀差”40%
销售额上去了,但营收方面却同比下滑。上半年实现收入49.49亿元,同比下滑17.54%;归属股东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加29.54%;扣非后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3.51亿元,同比下滑425.38%。
在盈利能力方面,本期毛利率20.49%,同比下滑约5.5个百分点;净利率5.48%,同比下滑约1.5个百分点。
反观其费用支出,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09.93%至3.16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5.52%至2.53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38.81%至3.23亿元。大幅增长的费用支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利润水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权益占比方面,中交地产本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总计31.88亿元,占所有权益的19.23%,少数股东权益133.9亿元,占比80.77%,少数股东权益是母公司股东权益的4倍。
损益占比方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6亿元,约占所有净利润的59.57%,少数股东损益1.097亿元,约占所有净利润的40.43%。
也就是说,持有公司八成净资产的少数股东,只拿到了公司四成的净利润,剪刀差有40%左右,中交地产可能存在“明股实债”。
踩中两条“红线”
截至2021年6月末,中交地产总资产达1369亿元,负债合计1203亿元,净资产165.8亿元,同比均约有翻倍增长。
同时拥有货币资金183.4亿元,同比增加61.4亿元;另有短期借款8.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5.9亿元。扣除38.9亿元的受限期现金后,其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1.16倍。值得注意的是,净负债率高达234.8%,是“红线”阈值的两倍多;资产负债率为87.89%,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3.6%,也踩及“红线”。
除此之外,中交地产的债务结构也存在隐忧,截至2021年中期末,其融资途径中来自信托的部分占据了31.4%,融资成本为6%-9.5%,高于银行贷款。
另外,中交地产还频繁为子公司或关联公司担保。如果对外担保数额过高,一旦子公司或关联公司出现逾期和坏账,这些融资风险就要由中交来买单。
近三年数据显示,中交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9.26%、271.95%、301.74%,而2015年,这一数据仅为18.72%。
加速拿地
自从提出千亿的目标后,中交地产加速拿地。今年第一季度,中交地产亏损1.4亿元,其给出的解释是“公司获取新项目的数量及土地储备面积均大幅度超过以往年度”。
2021上半年,中交地产在北京、天津、惠州、重庆、昆明等地新增土地14宗,新增计容建筑面积261.51万平方米,土地购置总价款286.64亿元,权益价款201.4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共有房地产项目98个,项目总建筑面积2727万平方米,期末累计已竣工面积834万平方米,在建及待建面积1891万平方米。
加速拿地同时也带来了现金流问题,上半年中交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72亿元,去年同期为-96.85亿元,同比下滑19.4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9.09亿元。可以看出,中交地产对筹资现金流较为依赖。
在中交的待售面积中,西南区域占比超过60%,区域集中度较高,城市能级偏低,若项目所在城市有销售限价、限制房贷等举措出现,或会对项目去化产生影响。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