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金科股份(00065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金科股份辟谣,却“赖”不掉商票、永续债和“明股实债”的存在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1-30  金科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白丁财说2021-11-30

  房地产行业正值寒冬,房企各个都如履薄冰。

  如今,轮到金科股份打寒颤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金科股份存在到期商票未如期兑付、私募可转债逾期未兑付等情况。

  该消息一出,金科股份发行的债券出现明显下跌。其中,票面利率为6.85%的一笔美元债跌幅较大,一度接近40%。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金科股份随即发布澄清公告,称银行贷款、债券、信托、商票等无一例逾期。

  不过,正所谓“事出必有因”,即使此次报道均不属实,但金科股份面临的问题,或许真的很棘手。

  现金流大幅减少,债务压力巨大

  银行贷款、债券、信托等等,这些都是跟债务有关的。

  而截至三季度,金科股份的负债总额为3159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主要比例,达到2457亿元,占比高达78%。

  而在短期债务方面,金科股份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204.7亿元。而金科股份当前的现金及等价物有301.7亿元,理论上足以覆盖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然而,之前的花样年控股等房企,同样在账面上躺着上百亿的现金,结果连几亿元的债都还不上。也就是说,即便是金科股份账上有301亿元的现金,也不一定万无一失。

  不过,今年以来,金科股份在降负债方面确实有所建树。

  截至三季度,金科股份的有息负债为875.86亿元,较上年末的976.64亿元降低近100亿元。

  而从现金流表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金科股份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但由于融资现金流大幅流出,导致金科股份前三季度现金流净增加额为-130.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270%。

  也就是说,金科股份降低有息负债,主要靠的是自掏腰包。

  但是,现金流大幅流出,也说明金科股份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从销售情况来看,今年1-10月,金科股份实现销售金额1616亿元,仅完成2500亿元销售目标的64.64%,离全年达标还差近900亿元。

  或许是为了冲销售额,金科股份的公司高层都开始“救场”了。11月26日,金科股份公告,公司董事兼总裁杨程钧、联席总裁罗利成、副总裁方明富及黄中强、监事梁忠太配偶季小林、名誉董事长蒋思海近亲属蒋思德等因个人需求,分别购买公司对外销售的部分商品房及相关车位,总计交易价格为1670.15万元。

  然而,这1670万元对于近900亿元的销售额缺口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而要想在剩余的两个月完成这900亿元的销售额,几乎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外,从经营业绩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金科股份实现营收636.8亿,同比增长33.44%;净利润60.75亿元,增长8.94%;归母净利润45.28亿元,同比增长2.04%;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负增长14.81%,为34.66亿元。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源于金科股份的利润水平降低。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金科股份的毛利率进一步降至19.52%,较年初下降了3.64个百分点,同比下滑22.48%;净利率也较年初下降1.52个百分点至9.54%。

  销售进度不佳、盈利能力下降,致使金科股份的回款现金流大幅减少,再叠加融资现金流的减少,使得金科股份在面对这些债务时,确实有点疲于应付了。

  永续债、“明股实债”和票据,隐匿的真实负债

  如果只是存在上述情况,金科股份只要勒紧裤腰带,困难一段时间,还是可以过关的。

  可问题在于,金科股份的债务,显然不止上文提到的那些,还隐匿了不少。

  比如永续债,截至三季度,金科股份的永续债同比增长103.4%至41.48亿元。虽然这部分负债,不计入有息负债之列,但永续债算是“高利贷”,利息率不仅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上升。这将进一步削弱金科股份的盈利能力。

  此外,金科股份大幅增长的少数股东权益,同样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金科股份的少数股东权益,从25.26亿元增至365.8亿元,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也从11%飙升至近50%。

  截至三季度,金科股份的少数股东权益继续上升至383.7亿元,占比仍高达50%左右。

  而在前三季度60.75亿元的净利润中,归母净利润为45.28亿元,占比高达75%,而归属少数股东的净利润只有15.48亿元,占比只有25%左右。

  这就是典型的“明股实债”。而这些隐匿的负债,也是需要高收益率的支撑的。而且稍有不慎,这些负债同样会“浮出水面”,给金科股份造成巨大的麻烦。

  最后,是金科股份巨额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悬顶。

  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金科股份的应付票据从3586万增至56.95亿元。而截至今年三季度,金科股份的应付票据较年初更是直接增加了近一倍,至110.9亿元

  应付票据就是上文提到的商票,是形成延期付款交易而开具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到期必须要兑付的。而应付商票一旦到期未完成兑付,就是违约。

  应付票据的支付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也就是说,金科股份这110亿元的应付商票,在半年内都是要兑付的,压力有多大不言自明。

  另外,金科股份还有255.7亿元的应付账款,这也是其因业务发生而欠对方的账项,虽然可以拖着不付,但这说到底也是债务。

  而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都属于经营负债,不会计入短期负债。

  事实上,金科股份一直维持“三道红线”绿档标准,但是这一结果完全是在财务手段的帮衬下实现的。又是永续债、又是“明股实债”,还要大量发行商票,虽然有息负债优化了,却也留下了极大的后患。

  讲直白点,要是金科股份没有发行这么大规模商票、没有通过信托私募发行永续债,如今就不可能出现到期商票未如期兑付、私募可转债逾期未兑付等消息。

  而这一切,就是这些消息的“因”。

  由此可知,金科股份的危机,或许就在眼前。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