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格力电器(00065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格力电器派发现金股利引关注投资者应如何看待上市公司分红行为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2-17  格力电器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2022-02-17

  在1月24日披露《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后,格力电器很快付诸行动。2月14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2021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已获董事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全票通过,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55.37亿元。

  格力电器拟派发的巨额中期“现金红包”,也将上市公司分红这一话题再度推上舆论风口。上市公司为何进行分红?分红与否是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唯一标准?实施现金分红会对股价产生哪些影响?高分红一定意味着更高的投资价值吗?哪些分红行为是被鼓励倡导的,又有哪些是需要警惕关注的?

  多位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上市公司进行分红值得认可,也是近年来监管部门所倡导和鼓励的,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已与国际水平基本持平,但仍存在“能分未分”“一锤子买卖”等问题。

  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是其责任感、公平性的一种体现,现金分红政策应保持连贯性和高度透明,让市场能有清晰的预期,从而更好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此外,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均适合进行现金分红,实施现金分红也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一定良好,各方应综合企业历年分红习惯、实际经营状况以及所处行业和发展阶段,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一行为。

  格力电器“一年两分”或成趋势

  每逢年报季,投资者高度关注上市公司分红、送转等回馈投资者行为。本周一,格力电器抛出重磅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共计派发现金股利55.37亿元。公告显示,格力电器202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8.88亿元(未经审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596.71亿元(未经审计)。这也意味着,此次格力电器中期分红规模将占当期净利润总额约七成。

  尽管如此“大手笔”分红方案引发市场热烈讨论,但事实上,分红已成为格力电器每年的传统事项。数据显示,格力电器自上市以来已实施完成的现金分红总额为843亿元,分红率高达44%,一直居于A股分红榜前列。而从虎年春节前格力电器披露的《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来看,每年两次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反映了未来格力电器分红力度或进一步加强。

  “格力电器自上市以来持续坚持现金分红,且分红行为透明、稳定,额度相对较高。从回报意识来看,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得到投资者普遍认可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能够做到现金分红政策的稳定连贯、透明可预期的公司包括格力电器、贵州茅台、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较为成熟的大市值企业。

  “上市公司选择进行分红的目的较为明确,一是监管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在有能力时进行分红,给予投资者较好的投资回报,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积极行为;二是实施现金分红也意味着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好,有足够的盈利来进行分配,可以提高上市公司价值,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三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持续稳定的分红行为对其在市场中的表现及发展潜力也会带来提升,是一种对投资者负责任的体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除分红外,2020年以来,格力电器已启动三轮回购计划,累计完成回购270亿元。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陈欣看来,格力电器在2021年通过分红、回购花费了数百亿元资金后,目前账面依然还有超过1000亿元的货币资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上市公司账面囤积的巨额现金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也会对企业价值带来影响。因此,通过分红等方式将现金分派给投资者,是一个对外部股东很友好的方式。

  分红与否不代表企业实力强弱

  那么,能够分红的企业是否就意味着更高的投资价值呢?董登新表示,是否分红、分红多少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不分红或没有盈利并不代表企业经营状况不好或者盈利管理能力有问题。例如对科技创新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和研发投入,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因此不存在或缺少利润盈余去进行分红,但如果其能够以优秀业绩和高成长性来换得股价持续稳定上涨,同样能带给投资者稳定、可预期的长远收益。

  赵锡军也表示,上市公司选择是否进行分红会有多方面考量,一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宏观经济水平、行业状况等;二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润累计情况,即盈利管理能力;三是取决于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发展阶段。处于相对稳定产业和成熟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在盈利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是适合进行分红的。

  “不同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和要求各异,有些投资者需要每年有稳定的现金流作为回报,如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等,但对于追求高成长性的投资者而言,如投资对象为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相比现金分红,其更注重企业估值的上升。因此,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优质上市公司。”赵锡军补充说。

  进行分红的企业也不一定经营状况一定良好。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鼓励分红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公司在出现亏损的状况下依然选择分红,其目的在于帮助大股东套现。因此,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一些不规范或不利于企业发展及其他投资者权益的分红行为,应引起各方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分红会使得上市公司股价产生一定波动。赵锡军表示,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就是把盈利分配给投资者的一个过程,称之为除权,在除权前后都会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影响。在利润尚未分配时,这部分利润的价值会在股价上表现出来,但利润被分配后,这个价值便从上市公司转移到股东所有,上市公司的估值便会有所下降,进而反映在股价上。但后续随着企业有了新的生产经营活动,新的利润会不断累积,使得公司价值持续上升并恢复到原来水平,这一过程称为填权。

  业界提倡稳定连贯的分红方式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此前也表示,将继续完善制度,引导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发展以及资金状况,进一步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

  数据显示,当前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率稳定在30%以上,与国际水平基本持平。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A股市场上仍有部分上市公司有能力分红却不分红,或在分红时选择做“一锤子买卖”,这不利于强化市场的长期投资理念、构建良好的投资回报环境。对此,业内专家建议,应引导上市公司进行稳定连贯、可预期的分红。

  “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上,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投资者对现金分红也较为重视。有些蓝筹股会选择按季度一年4次分红,从而给予市场较明确的预期和较高的透明度。同时,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其股票的投资价值,凡是按期进行分红的企业,其现金分红金额均较为稳定且连贯性很好,基本上是稳步提高的,进而使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从中受益,有助于培养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董登新表示,这种分红方式对A股上市公司而言有极大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分红政策上,上市公司应努力使红利预期平稳变化,如果分红增持确实需要调整,则尽可能未雨绸缪,努力确保这种行为不被市场误解。

  “对投资者而言,应该更多地关注红利的相对变化,而不是绝对数量,单纯地看红利的绝对数量对投资指导意义不大。”孙金钜表示,投资者的判断也将对规范上市公司分红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