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格力电器(00065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格力电器18亿拿下掏不出270万的银隆 5年前要花130亿 董明珠这回满意了?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9-06  格力电器内幕信息

来源 :科技金融在线2021-09-06

  格力电器斥资18亿拍下银隆新能源30%股权,按此计算估值只有60亿,而5年前,格力曾欲以130亿拿下全部股权。7月份,一份终止执行的案件显示,银隆可能连270万也还不上。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公告称,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以18.28亿元的价格拍下了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47%股权。与此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

  自此,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格力电器特别强调,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016年8月17日,在董明珠推动下,格力董事会曾通过议案,打算溢价234%,以130亿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但是中小股东联手在股东大会上否决了这一决定。

  而“不甘心”失败的董明珠,随后以个人名义对珠海银隆进行投资,并邀王健林、刘强东等人一起入股。董明珠个人累计出资了26亿元,这番操作让董明珠一跃成为了银隆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达到17.46%。

  不幸的是,仅仅一年多之后,董明珠就与银隆创始人魏银仓闹翻。从披露的信息看,魏银仓掏空银隆的手段简直“登峰造极”。

  5年时间,银隆新能源估值一降再降,已经从当初的130亿降到了60亿。董明珠17.46%股权如今也只有10.48亿,亏损了10多亿。

  虽然在公告中格力电器把银隆新能源“夸赞”了一顿,但真相是此次格力拍下来的股权,其实在今年6月份已经被拍卖过一次,只不过当时全部流拍,市场上根本无人愿意接手。

  01

  银隆估值一降再降从130亿跌到60亿

  早在五年之前,格力电器就曾想“牵手”银隆。

  2016年8月17日,格力董事会发布公告打算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收购价格130亿。

  根据当时评估公司给出的结论,银隆新能源净资产为38.78亿,估值为130亿,增值率为234.37%。

  但是这一方案在股东大会上遭到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结果收购被终止。

  中小股东质疑有几点:

  1、银隆本身就值50到60亿,居然还溢价两倍收购?

  2、银隆的收入严重依赖政府补贴,而且新能源电池技术不成熟。

  3、对格力跨行业造车不看好。

  最终,不甘心失败的董明珠出资10亿元,之后又质押了价值16亿的格力股权,累计出资26亿,拿下了银隆的17.46%股权。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董明珠还拉上了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入局。魏银仓的银隆投资控股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5.99%

  而此次格力电器一共花了18.28亿元拍下了30.47%股权,具体来看,这30.47%股权包括银隆投资持有的约2.69亿股,厚铭投资持有的约0.44亿股,红恺软件持有的约0.24亿股。

  按照此次拍卖的价格,现在银隆新能源实际价值只有60亿了。比5年前整整减少了54%,打了一个5折。不过这倒是符合5年前格力电器中小股东给银隆开出的价格。

  其实即使估值跌到这个份上,外人也根本不想碰这个烂摊子。

  格力拍下来的这些股权,大部分其实在今年6月份已经被拍卖过一次,只不过当时全部流拍。

  02

  一年时间从蜜月到反目

  2009年12月,河北人魏银仓在珠海成立了银隆新能源,两家出资方分别是“广东银通”(占股51%)和“珠海恒古”(占股49%),实际控制人均是魏银仓。

  新能源公司是成立了,但不过是一个空壳,什么技术也没有。在美国待过的魏银仓,很快看准美国一家上市科技公司——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以钛酸锂电池技术闻名。

  2010年,银隆花了5750万美元(约4亿人民币),收购了美国奥钛53.3%的股份,成功获取了钛酸锂电池技术。

  从此,钛酸锂被魏银仓当作银隆的“名片”,大肆宣传,号称6分钟可以充满电,电池寿命长达50年。

  2012年至2013年,银隆新能源先后收购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拥有整车制造资质。开始进军新能源客车领域。

  手里有概念,资本跟着也就来了。

  中信、华融国际、东方资产、陕煤等国有资本,还有众业达、巴士传媒等上市公司资本,阳光人寿更是大手笔,出资10亿,获得了14.95%的股份。

  银隆的估值超过了60亿。

  正为格力电器新增长点发愁的董明珠一下子被魏银仓的“执着”和“技术”所打动,而魏银仓看中了董明珠的名气和雄厚资金实力,当时二人一拍即合。

  不过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的议案在股东大会上遭到中小股东质疑。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与魏银仓的话语中,不少内容都是在回答股东们对银隆新能源在同行业竞争力、销售模式、电池技术等方面的疑问。

  董明珠放豪言称,“3年之后还做不起来我把他(魏银仓)毙了”,“我们收购银隆可以再造个千亿企业没有问题”。

  可见董明珠对魏银仓的信任。

  但是最终,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的方案还是没有通过。

  由于议案被否,霸气十足的董明珠还曾在股东会上大发雷霆,放言“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格力从1个亿、从1%利润都没有甚至亏损的企业做到今天,达到13%的利润,是靠你们来吗?”

  但是,当董明珠个人携带26亿成为银隆新能源股东仅仅一年多,就与魏银仓彻底翻脸。因为董明珠发现自己简直进入的几乎是一个“骗局”。

  魏银仓吹嘘的充电六分钟、寿命50年的“超级电池”,只有一些所谓的研究数据和理论结果,连个样品都没有,大规模量产更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2017年8月,魏银仓以银隆新能源董事长身份与董明珠一起出席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银隆新能源(洛阳)产城融合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这是魏银仓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此时,董明珠已经决定“清算”魏银仓。

  2017年11月,魏银仓辞去董事长职务,2018年3月,卢春泉出任银隆董事长,赖信华出任总裁。魏银仓彻底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2018年11月13日,银隆新能源的一纸声明将股东内讧公之于众,魏银仓和董明珠彻底决裂。

  声明中称,公司新一任董事会、监事会及公司管理层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元。银隆新能源已正式向珠海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对珠海市公安局进行报案。

  03

  银隆新能源千疮百孔 270万也还不起

  2019年4月,银隆发布长文,细数大股东方多达七项罪名,并确认魏银仓身处美国、原总裁孙国华已被刑事拘留数日的消息。

  第一起是骗取政府财政补贴资金1.1亿元,涉嫌诈骗罪。

  2013年9月6日,相关政府财政部门向银隆新能源银行账户转账1.123亿元科技扶持资金,专款用于所扶持科技项目的发展。核对财务记账凭证发现,同月9日在孙国华的指示下,银隆新能源以还借款的名义,将上述1.1亿元财政补贴资金支付给银隆集团(由魏银仓全资控股)。

  第二起是冒领公司补偿款1.5亿元,涉嫌犯罪。

  2016年,魏银仓及孙国华等在其他股东不知道的情况下,用“银隆集团”与广通汽车原股东等方面签订补偿协议,骗取原属于银隆新能源的补偿款1.5亿元。

  第三起是采购设备虚增价款2.6亿元,涉嫌职务侵占罪。

  2014年9月,银隆新能源以4.99亿元的价格,向深圳格银电池设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购一批设备。经核实,深圳格银没有生产线,实际以2.24亿元的价格,采购其它厂家的设备转卖给公司。深圳格银当时的唯一股东和法定代表人谭伟平,是魏银仓妻妹。

  此次披露的银隆新能源评估报告显示,这批设备五花八门,涉及从单价几百万的的注液机、搅拌机,到单价几千块的提升架、电阻测试仪。

  第四起是虚构1.7亿元工程款的建设合同,涉嫌职务侵占罪。

  2014年1月-4月,银隆新能源与河南开宇建筑有限公司签订了多份土方工程合同,并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合计约1.7亿元。经该公司核实,这项工程没有实际施工。河南开宇将所得资金支付给魏银仓、孙国华及刘金良等。

  第五起是同一专利重复转让,珠海银隆损失9500万元及利息。

  2010年及2012年,银隆集团将五项专利转让转给银隆新能源,银隆新能源支付1亿元的转让款。2015年5月,银隆集团将已转让至银隆新能源名下的三项专利评估增值9500万元再次转让给银隆新能源,银隆新能源支付了9500万元增值款。

  第六起是债务抵销,银隆新能源损失3.75亿元及利息。

  魏银仓、孙国华为核销对银隆新能源3.75亿元的债务,在未经债权人华融国际同意的情况下受让对华融国际3.75亿元的债务,导致银隆新能源对魏银仓、孙国华及关联方3.75亿元债权灭失。

  第七起是货款无法收回,银隆新能源损失2.12亿元及利息。

  这些金额加起来大概有14亿,经过魏银仓的折腾,银隆新能源可谓千疮百孔。魏银仓后来辗转跑路美国,针对他的“红色通缉令”没多久就发了出来。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8月份银隆有一则执行人信息,金额409万。

  7月15日,银隆还有一则“终本案件”,标的只有273万。

  “终本案件”是啥意思呢?

  就是法院用尽各种财产调查手段后,没有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所以最终不得不暂时结案,“终结本次执行”,当发现公司有可执行的财产再继续执行。

  04

  新能源客车表现欠佳格力能否消化成疑

  2020年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3.25亿元,亏损6.88亿元。2021年1~7月,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亏损7.63亿元。截至2021年7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81.49亿元,负债总额227.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75%。

  银隆新能源目前拥有邯郸、石家庄、成都、天津、南京、洛阳、兰州等的8大园区。对外销售的终端产品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专用车、储能系统、充电设备等。

  根据评估报告,成都园区拥有年生产能力1万台的整车生产线,兰州园区具有年产纯电动客车6000辆、客车底盘3000辆、改装车及物流车5000辆的生产能力,洛阳园区拥有可年产1220台专用车及1394台客车的生产线,石家庄中博园区拥有年生产能力1800台客车生产线,天津园区设生产8000台的商用车生产线,珠海园区年核定产能约为3500台。

  不过,石家庄中博园区和南京园区都因为产能过剩,没有实际生产。

  在这一次的格力电器的收购评估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银隆的公交车因为质量问题被好几家公司退货或者拒绝付款。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47.8万辆,同比暴涨近两倍,涨幅达到197.1%。但爆火的主要是轿车,而非银隆主打的客车领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根据终端上牌信息,2021年1~7月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2.11万辆,同比下降5.3%。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大增的背景下,新能源客车销量却出现了下滑。

  7月份,银隆新能源销售7米以上新能源客车420辆,市场份额为16.04%,位居行业第三。1-7月,累计销售1399辆,市场份额为7.22%,位居行业第四。

  尽管格力电器在公告中表示对银隆新能源的收购会实现“1+12”的效果。但一个是做汽车的,一个是做家电的,如何实现协同发展,能否成功“消化”银隆,仍然是一个问号。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