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股份是一家光环笼罩的公司。
它是A股唯一一家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是A股唯一一家拥有AMC牌照的民营上市公司,持有西藏唯一一张AMC牌照。
它是名副其实的“AMC概念”第一股。
再看它的财务业绩,那也不是一般的牛逼。
先看成长性,2019年至2023年,海德股份的营业收入从3.07亿增长至12.3亿,净利润从1.1亿增长至8.8亿。营收五年翻了4倍,净利润五年翻了8倍!
再看它的盈利能力,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2023年之前,它的主营业务“不良资产处置”毛利率一直是100%,2023年下降了一点点,依然高达98.07%,当年综合毛利率为94.63%。
2019年至2023年,它的销售净利率分别是35.91%、40.99%、57.51%、66.08%、71.31%。
这样的销售净利率,你很难在A股找出第二家。
截止到2023年末,公司员工人数一共是175人,按照当年8.8亿净利润来测算,人均创利金额高达502.86万元。
所以,这家公司不管是成长性、盈利能力还是人均创利能力,在A股都算得上是凤毛麟角。
关键是,公司估值还不贵,目前PE只有10倍出头。
这么美丽的公司,你有没有一点跃跃欲搞的冲动?
不过,虎哥劝你先把皮带系好,拉链先拉起来,听虎哥把话说完。
海德股份的主营业务并不复杂,主要有两块,分别是机构困境资管业务和个贷不良资管业务。
其中个贷不良资管是近期新增业务,刚开始布局,目前主要盈利来自于机构困境资管业务。
机构困境资管业务又分为四个方向,分别是能源领域、上市公司领域、特殊领域、商业地产领域,其中能源领域是它最核心的利润来源。
那么这家看起来高大上的AMC公司,其豪横的财务业绩背后有着怎样的风险隐患呢?下面虎哥给你看一张图,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资料来源:2023年年报P136页】
这是海德股份2023年年报中披露的债权投资数据,从这组简单的数据里,你可以读懂这家公司靓丽的财务业绩背后的秘密以及它面临的风险。
所谓的不良资产管理,就是以较高的利率,向这些身处困境的企业放贷。
这些企业难以通过正常途径从银行获得贷款,不得不以较高利率从海德股份这样的公司获取高成本资金。
这四个项目,涉及资金超50亿,其中两个项目年利率15%,一个13%,最低的8%。
虎哥测算了一下,这四个项目,即使按照期末余额来保守测算,当年贡献的税前利润超过7亿元!
这样的钱赚起来爽不爽?当然很爽!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后面必然是高风险!
海德股份该业务的盈利模式是从银行拆借贷款,再加上部分自有资金,向这些“不良”企业拆借高息贷款,从中赚取差价。
而这些企业本身就是“不良”企业,身处困境,借入的资金利息又这么高,一旦无法解困而倒闭,海德股份损失的恐怕就是本金。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看中的是别人的利息,而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我们再来看海德股份的资产结构,截止到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账目上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42亿,而短期贷款余额为8.65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3.95亿,这说明公司的流动性并不宽裕。
再看公司最近三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是-9.55亿、-7.72亿、-0.96亿,三年累计净流出超过18亿。
所以,在公司现金流本身不太宽裕的情况下,一旦某一笔贷款出了问题,对海德股份的冲击可想而知。
这不仅仅只影响经营业绩,而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为它的这种商业模式是建立在银行的低利率贷款基础上的(吃利差),一旦无法正常获得银行贷款,容易发生负反馈,从而导致流动性危机。
此外,海德股份的商业地产业务也是颇有意思。
比如2022年,公司斥资3.9亿拿下北京海淀区某商业地产,然后转身就将其中的二、三层(面积4658平米)出租给关联方德泰储能,五年租金(含物业费)高达1.4亿。
这个德泰储能是它的参股公司,持股比例49%,且双方的实际控制人都是王广西。这家公司是2022年9月注册成立的,到2023年底,缴纳社保的人数只有19人。
根据海德股份2023年年报披露,德泰储能2023年营收301.81万元,净利润为-3979.83万元。
这种刚成立不久的公司,营收规模300万出头,就敢花1.4亿的租金来租个4000多平米的商业楼,我觉得实在是挺牛逼的。
最后,还是那家老话:事出反常必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