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大幅亏损后,云南白药开始入局工业大麻,近年来公司每一次资本运作,都使公司离中成药的“正业”渐行渐远。
1月4日,云南白药与其一致行动人所持从事大麻二酚(CBD)业务的万隆控股股比已超过50%,此前签署的强制性全面要约收购方案正式生效,本次要约维持无条件将可供接纳至2022年1月18日下午4:00,而强制性全面收购也体现了云南白药着力布局工业大麻业务的决心。
云南白药曾于2021年底通过全资子公司向万隆控股独立股东寄发强制性现金收购要约综合文件,规定将以12.78亿港元的交易对价现金收购万隆控股股份,每股收购价格0.285 港元。同时叠加各项其他费用,交易金额合计13.60港元。若要约获全面接纳,云南白药及一致行动人将持有万隆控股100%股权。
与云南白药类似,成立于1991年的万隆控股近年来在主营业务上越走越偏,成立之初公司主要提供流动通讯服务,曾为亚洲首个GSM流动电话网络商。专注于无线传呼业务25年后,万隆控股于2016年引进放债分部及贸易分部,此后公司业务向金融报价服务、发展无线应用、采矿业务、放债业务以及商品及日用品贸易业务转型。
截止收购方案签署日,万隆控股现时主营业务已转型为大麻二酚(CBD)产品、成品食油、砂糖、个人护理、化妆品贸易业务,以及放债业务和原材料种植、萃取物提取业务。最新年报显示万隆控股收入来源为商品贸易占比超九成,放债收入占比达7.21%,萃取物贸易占比0.23%,已不见无线传呼与通讯服务业务的踪影。
由于“不务正业”炒股亏损致2021年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42%的云南白药,如今又要斥资12亿港元收购万隆控股入局工业大麻,此番操作疑似将“不务正业”进行到底?
中成药业务被稀释利润来源依赖日化
“百年老字号”云南白药以中成药起家,创制于1902年,1993年改制并上市。上市之初主营产品包括适用于伤科外科的云南白药、适用于妇科止血的宫血宁胶囊和清热保健类药物田七花精和热毒清片。公司不断强调主营业务是以中成药为主的药品生产经营和药品批发零售。而在2002年财报中,其收入构成中出现了酒店业务,不过此时占比较小,不足1%。
2003年,云南白药在财报中的经营范围已变更为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饮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烟(零售)、酒、糖、茶,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科技及经济技术咨询服务;物业经营管理。在收入结构中,此时已拓宽了日用品销售业务,并且其贡献度直逼中成药业务,酒店业务起色不明显。
自此,云南白药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务正业”的道路。一方面,为谋业绩增长致中成药的主业地位于不顾,研发费用率不足1%,中成药收入占比明显下滑。另一方面,将副业日化发展的风生水起,利润过度依赖日化产品。
此外,为谋数据可观,公司不断跨界收购。甚至在推出牙膏和洗发水等日化业务、房地产销售业务之后,被爆投资38亿在大理打造国际高端养生度假基地,大举进军旅游业,被指不务正业。近年来又大手笔炒股理财致巨亏,坐实“不务正业”的标签。
2018-2020年及2021年三季度,云南白药取得营业收入分别为267.08亿元、296.65亿元、327.43亿元和283.63亿元,同比变动9.84%、9.8%、10.38%和18.52%。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7亿元、41.84亿元、55.16亿元和24.51亿元,同比变动5.14%、19.75%、31.85%和-42.38%。
2020年云南白药的收入结构包括工业销售收入、商业销售收入、技术服务、旅店饮食业、种植业销售和其他业务,近年来传统制药业务逐渐被稀释。2020年批发零售药品的收入占比为64.06%,牙膏、漱口水和护肤品在内的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35.78%。其它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
而从利润端看,批发零售药品的毛利率远低于工业产品销售。2018-2020年,批发零售药品毛利率分别为8.17%、9.17%和9.09%,工业产品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3.79%、60.98%和61.18%。结合营收占比可知,云南白药的利润来源依赖日化产品。2021年上半年,云南白药83.82%的净利润来自于负责生产口腔清洁用品的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日化产品中云南白药的牙膏产品一骑绝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援引欧特欧国际咨询公司(O&O Consulting)2019年10月-2020年09月数据统计,以牙膏行业市场份额计,云南白药以13.9%的零售额,8.7%的零售量占比位居行业第一位。牙膏或已成为云南白药盈利的支柱性产品。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追热点”仿佛是云南白药的目标,涉足日化、旅游、房地产、农业等领域后,云南白药又将战略投向医美。2021年底,云南白药拟以5亿增资下属公司上海云臻医疗跨界切入医美。公司公告称,云臻公司将作为云南白药皮肤综合解决方案医学中心的设置单位,以先开设门诊部为切入口,推进医美产业链的生态布局,布局大健康产业全生态链循环。而斥资5亿元将子公司从医疗跨界医美,企业自身又没有相关经验,成效几何有待商榷。
研发费用占比低创新动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云南白药的中成药业务分为自产和批发零售两大板块,而自2002年起,云南白药的药品自产销售收入占比就远不足批发零售,自产药物的核心竞争力较弱。而面对资产药物收入占比较低的情况,云南白药却并没有增加研发投入,反而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不足1%。
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云南白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亿元、1.74亿元、1.81亿元和1.96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1%、0.59%、0.55%和0.69%。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每年近40亿的销售费用支出,销售费用为云南白药期间费用中最高的支出项,2020年支出37.95亿元,为研发费用23倍。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云南白药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0.68%、14%、11.59%和10.14%。研发力度不够也是云南白药被投资者重点质疑的问题。
资料来源:投资者互动平台
少了研发动力的支持,在业务拓展模式上云南白药主要靠投资并购。2020年,公司委托上海信托认购万隆控股可换股债券,二者开始在个人护理产品贸易,以及植物提取和配套监测、物流、进出口及相关服务方面展开合作。同一年公司通过增资并受让部分股权,取得金健桥公司70%股权,拓展医疗器械业务,便于公司承接器械项目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
2021年下半年,云南白药先是强制性全面要约收购万隆控股入局大麻业务,再是追消费热点对子公司增资5亿元,从开设门诊部切入医美产业链,进军医美领域。斥资收购虽有利于业务合并与扩大公司规模,但在整合过程中也面临跨界管理和研发人员流动的风险,持续经营与盈利能力尚未可知。
去年前三季度炒股亏损15亿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费用率较低的云南白药近年来却大手笔炒股投资,且部分企业为跨界投资。2020年新增证券投资金额超47亿,其中16.32亿元用于购买小米集团的股票,8.69亿元用于购买腾讯控股股票,4.26亿元用于购买恒瑞医药股票,6.32亿元用于购买贵州茅台股票,8.87亿元用于购买伊利股份股票,3.42亿元用于购买中国生物股票。
2021年上半年,云南白药又斥资2.35亿元用于购买通威股份股票,截至2021年6月底,云南白药炒股亏损已超6亿。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云南白药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达-15.55亿元,炒股的大幅亏损也使得当期云南白药的业绩表现为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大幅亏损。去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92.79亿元,同比增长9.98%。归母净利润达6.49亿元,同比下降63.94%。去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283.63亿元,同比增长18.52%,归母净利润达24.51亿元,同比下降42.38%。
大笔资金用于炒股致巨亏,云南白药被投资者质疑“不务正业”。对此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建议公司取消股票证券投资,把精力放到主业,把资金用于研发和市场开发。
资料来源:投资者互动平台
对此云南白药回复称,公司近年来开展的各类证券投资坚持了审慎投资的原则,在确保日常经营和资金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公司闲置自有资金开展的投资行为,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收益及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将在满足经营性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的投资总额内适当配置证券投资产品及数量,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