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映科技(00053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华映科技11天8板,“含华量”成谜,公司30亿元追债之路恐遇阻碍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14  华映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钛媒体2023-09-14

  作为华为产业链的一员,继Mate 60系列强势回归后,华映科技(000536.SZ)股价迎来暴涨。

  9月13日晚间,华映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价于9月12日、9月1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公司股价短期波动幅度较大。公司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的同时,公司与原实控人的诉讼案件也迎来新进展。实际上,自2018年受到原实控人破产影响后,华映科技的业绩情况尚未恢复,至今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不仅如此,公司的第一大主营业务也长期处于亏本状态。尽管公司一直在尝试扭亏,但从结果上来看却收效甚微。

  凭借华为概念,华映科技在最近11个交易日内已经斩获8个涨停板。今天(9月14日)上午,华为官宣秋季新品发布会,在该事件的推动下,华映科技股票盘中触及涨停后回落,最终报收3.65元,涨幅为3.69%。公司近11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93.12%,当前总市值101.1亿元。

  

  含华量成谜

  近期,华为Mate 60系列强势回归,不仅在销售市场上反响热烈,同时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华为概念股迎来了暴涨,多个知名游资席位及机构席位现身捷荣技术(002855.SZ)、华映科技、广信材料(300537.SZ)等龙虎榜,其中华映科技更是录得11天8板。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公司股票市盈率为负,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显示,公司所属证监会行业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最新滚动市盈率为34.38,公司当前市盈率显著偏离行业平均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华映科技主营业务是显示面板、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OS机、工业控制屏等领域。

  钛媒体APP注意到,2021年5月,华映科技曾披露,公司的面板产品已成功进入传音、联想、三星、vivo、HMD(诺基亚)、中兴、华为、荣耀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供应商体系。随后今年9月4日,华映科技再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加入华为供应商体系。

  不过,面对Mate 60系列销售的火爆,有市场消息指出,华映科技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主营的3D玻璃、OLED产品没有用到华为Mate 60系列上,华为手机大卖并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作用。

  针对这一消息,钛媒体APP向华映科技核实,公司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但当被问及与华为的业务体量时,公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告知。

  实际上,华映科技于2017年开始进入面板行业,成为面板厂商一员,但显示面板属于高资本投入、技术密集型行业,回收期长。因此,在华映科技发展面板业务的6年时间里,该业务大部分时间处于亏本状态,其毛利率也大多数为负值。

  具体来看,2017年-2022年,公司面板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11.5%、-232.49%、-89.46%、-23.2%、14.31%、-29.47%。除了在2021年实现盈利外,其余5年均处于亏本状态。

  今年上半年,公司面板业务的毛利率为-76.78%,与年初相比,下滑了47.31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报告期内,公司的模组业务也出现负值,为-8.95%。

  公司30亿元追债之路恐遇阻碍

  钛媒体APP注意到,华映科技在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的同时,还披露了与公司原实控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华映管)的诉讼案件最近进展情况。

  该事件始于2018年,当年年末,中华映管与其控股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映百慕大)因无法清偿债务,向当地法院申请重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破产事件发生之前,华映科技主要是为中华映管加工模组,面板生产也主要依赖中华映管的专利授权及研发支持,双方业务往来密切。

  年报信息显示,2015年至2017年,华映科技来自中华映管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2.6亿元、22.5亿元、27.2亿元,营收占比均超过5成,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

  中华映管的破产使华映科技出现巨大的危机。2018年年末,公司对中华映管全额计提坏账准备27.84亿元,直接导致公司当年巨亏49.66亿元。2019年,华映科技第一大主业模组业务陷入停滞,公司营收规模迅速下滑,从2018年的45.18亿元,下降至2019年的14.74亿元。

  据悉,华映科技在2010年与中华映管等公司重组时,中华映管曾承诺,若华映科技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那么不足部分则将由中华映管子公司华映百慕大以现金补足。

  因此,当华映科技在2018年出现亏损后,公司就华映百慕大未完成业绩承诺须向公司进行现金补偿事项提请诉讼,并于2019年5月将诉请金额追加至30.29亿元。

  今年7月份,该案件一审判决结果已出,法院判决华映百慕大应向华映科技支付业绩补偿款30.29亿,并要求中华映管及其母公司大同集团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如今,上述案件迎来了新进展。据公司9月13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华映百慕大、中华映管等公司不服一审判决而提起诉讼,目前该上诉尚未开庭审理。华映科技表示,该案件最终判决结果、执行情况等存在不确定性,本次诉讼对华映科技损益的影响尚不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映管的破产后,华映科技一直在尝试扭亏。2019年,华映科技整合模组与面板业务,实施“大面板+小模组”的发展策略。同时,华映科技采取资金筹措、资产盘活及追讨债权等措施,以缓解中华映管破产事件对公司的冲击。2020年,华映科技通过出售其子公司华映光电100%股权从而获得投资收益14.6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在“大面板+小模组”的发展策略下,华映科技的显示面板业务开始提量,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3.14%上升至2019年的49.93%,且在2020年-2022年维持在55%-70%之间,现已成为公司营收的主力军。

  尽管如此,华映科技的业绩情况仍不容乐观。2021年-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14亿元、23.5亿元,变动幅度为37.37%、-22.03%,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亿元、-12.23亿元,公司连续两年处于亏损状态。

  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持续低迷,其营收为5.11亿元,同比下滑63.99%;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27亿元,同比下滑-98.66%。从结果上看,公司的战略收效甚微。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