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丽珠集团(00051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丽珠集团卷入医药反腐传闻背后:销售费用、新药进展引关注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18  丽珠集团内幕信息

来源 :财事汇2023-08-18

  医药反腐风暴在经历了疾风暴雨似的一周后,目前正在向纵深推进。

  A股市场上,有一批第一波就在承受冲击的医药公司,目前股价的走势也逐渐恢复了常态,但外界对于这些公司的销售费用相关细节仍然保持着高度关注。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丽珠集团”,000513.SZ)就是其中之一。8月7日,网络上出现了关于丽珠集团涉及违规支出公关费用的传闻,当天公司股价出现闪崩跌停。

  尽管随后丽珠集团在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传闻内容疑似审计内容,对于相关内容公司正在调查核实内容与流言来源,若有必要会及时对外公告,公司目前没有收到相关部门配合调查的通知,公司销售费用占比是行业正常水平。”但仔细审视该公司的销售费用等相关情况,仍然有一些值得探究之处。

  01

  业务推广费用高企

  近日,一份标题为《广东省药品耗材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的部分文件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2021年至2023年3月,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累计向2953家商务推广公司支付服务、咨询等费用30.82亿元,其中向8家由丽珠集团员工开设的咨询公司支付咨询费1240.01万元,资金到账后被转入相关员工个人账户用于药品公关。目前该文件真实性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已经引发了丽珠集团的股价在传闻出街当天即出现闪崩跌停,也让更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该公司的销售费用。

  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丽珠集团销售费用38.87亿元,绝对值在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处于较高档位,销售费用率为30.78%,在同类企业中排名也偏高。深交所近期下发文件,对所辖医疗上市公司进行指标梳理。据统计,2021年深交所医药行业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为21.32%。

  而丽珠集团2020年到2022年的销售费用率依次为29.2%、32.2%、30.78%,近三年这一指标均明显高出行业平均值。

  拆解销售费用的构成来看,2022年,在38.87亿元的销售费用中,市场宣传及推广费为34.48亿元,占全部销售费用的88.7%。而在现金支出项下,业务推广费支出了35.58亿元。

  

  截图来源:丽珠集团2022年年报

  而在众多医药企业的案例中,“业务推广费”恰恰是很容易滋生腐败的“灰色地带”。因此外界也难免会疑惑,丽珠集团一年三十多亿元的业务推广费,到底投向了哪里?合作了哪些服务商?这些服务商的资质和背景如何?

  另外,据公司财报,2022年,在销售费用中,有1245万元会务费,还有4463万元的办公交际及差旅费用。虽然较上年有所下降,但在2022年疫情反复,全国各地几乎不断地不时有出行限制的情况下,丽珠集团仍然举办了不少推广会议,而销售员工的交际与差旅出行也未受太大影响,这是如何做到的?

  

  截图来源:丽珠集团2022年年报

  02

  新药研发喜忧参半

  虽然被卷入医药反腐风波令市场有些担忧,不过丽珠集团近期也有好消息传出。

  8月12日,丽珠集团发布了关于布南色林片获得注册批准的公告。布南色林片属于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是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治疗谱更广,对阴性症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更轻微。

  根据IQVIA抽样统计估测数据,布南色林制剂2022年国内终端销售金额约4879.02万元,较2021年增长57.01%,市场规模增速较快。截至公告日,布南色林制剂目前有1家获批进口上市,国产2家(含丽珠集团子公司)获批上市,处于注册审评阶段3家。

  此外,丽珠集团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在研新品种,公司称多年前就启动了司美格鲁肽的早期研发工作,去年下半年获批临床后,一直全力推进其临床试验相关工作,目前处于临床III期阶段,预计2024年报产,争取2025年获批。

  司美格鲁肽同类产品中,目前仅有诺和诺德产品上市,华东医药、联邦制药等国产厂商的进度也同为临床三期。今年上半年,诺和诺德的同类药物在国内实现销售额超30亿元。由于该药品除用于糖尿病治疗外,目前在部分国家也获批了肥胖症等相关适应症,因此市场各方对于司美格鲁肽未来或可能作为减肥药品获批的市场前景充满期待。

  在新药研发管线布局上,丽珠集团有不少收获,但也有一些尴尬。

  在公司2022年年报的“董事长致辞”中,有如下表述:2022年,本公司成立了临床研究管理中心,优化了医学、临床运营和注册团队的管理架构,全面覆盖临床研究、临床运营实施、注册、药物警戒等多维度管理,大力狠抓研发项目的临床工作,重点品种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新冠疫苗和托珠单抗注射液的上市,使公司在生物药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突破,产品研发和生产获得国家和行业的高度认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丽康)于2022年6月获批国内序贯加强免疫紧急使用,9月正式被国家纳入免疫规划,现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用于加强针接种,根据全球新冠变异株流行情况,丽珠生物开展了多种变异株疫苗及相关二价苗的研发工作,有效发挥了此技术平台优势。重组人源化抗人IL-6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托珠单抗注射液)于2023年1月获批上市,大大提升了新冠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可见,丽珠集团是将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作为一个亮点予以呈现的,但随着新冠疫情的阴霾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散去,这一新品种未来的市场空间成了一个变量。

  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平台表示,目前,丽珠集团仍持续推进新冠疫苗的研发,将主流流行株作为跟踪重点,利用疫苗平台技术开发多价苗。近期,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二价(原型株/Omicron XBB变异株)疫苗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新冠疫苗获批也为公司生物药业务板块增加了新的发展方向与技术平台,除新冠疫苗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其他疾病疫苗。

  在近期丽珠集团接待投资者调研时,也有不少机构投资者关心这一问题,公司方面表示,“与新冠疫苗相关的前期资本化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已从去年9月份开始摊销,后续摊销部分预计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目前仍有部分新冠疫苗的库存,但整体金额不大且效期较长,随着国家新一轮的接种方案,市场仍有一定销售,后续会根据实际市场变化情况及相关会计确认要求与规则作处理。”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