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的集团(000333.SZ)发布了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的公告,并同步刊登了发行申请材料。
10月30日晚,美的集团最新披露三季度财报数据,前三季度录得营收2911.11亿元,同比增长7.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17亿元,同比增长13.27%。
其中来自于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等业务的营收增长幅度较为可观。
目前来看,以家电业务发家的美的集团主要业绩增量来自于新兴业务,正在步入多元发展以及全球发展的重要阶段。港股上市募资后一方面可以增强资金实力,投入多元化业务发展和前沿技术研发;另一方面,港股平台也有利于美的集团海外业务扩张,服务于全球化战略、股权激励和外资持股比例。
赴港二次IPO
相关公告显示,本次美的集团赴港发行并上市,拟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
若按照当前总股本70.31亿股计算,本次拟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的10%,即不超过7.80亿股,再考虑到15%的超额配售,发行规模上8.97亿股,实际稀释比例有限。
公司本次发行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以下几方面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能力、补充营运资金等用途。
启信宝数据显示,当前美的控股持有上市公司美的集团21.6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0.89%。公司当前外资持股比例为 25.7%,受相关规则限制,外资持股长期徘徊在25%~30%之间,这不但带来股价波动,还压制了大量长期资本对美的集团的投资需求,境外上市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从最新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来看,美的集团在众多上市家电企业中的表现较为突出,其中来自新兴业务的贡献密不可分。
财报披露,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多元化业务的营收总贡献超过600亿元。其中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营收为213亿元,同比增长25%;智能建筑科技业务营收为212亿元,同比增长19%;机器人与自动化营收为229亿元,同比增长17%。
多元业务蓬勃发展的另一方面,是美的集团近年来的主营业务营收增速持续放缓。数据显示,美的集团在过去五年的营收增速都较低,2019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6.93%、-1.81%、20.75%、3.36%、7.58%,除了2021年前三季度突破20%,其余年份增速都在个位数甚至负增长。
家电业务营收增速放缓是行业趋势,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8万亿元、1.73万亿元、1.75万亿元,家电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就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中国家电市场全渠道零售额增长1.7%,虽然有所复苏回暖,但行业整体仍处于承压的大环境之中,陷入存量竞争的态势明显。
2015年之后,家电行业整体走向衰退,在传统家电业务之外,各大家电企业都在加快寻求新的突破,探索新的增长曲线。美的集团也在探索智能制造和多元业务,加快由传统制造业行业向全球化科技集团转型。
目前,美的集团共有五大业务板块,分别是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其中除了家电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其他板块行业的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
对于这家世界家电巨头而言,创新业务以及海外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增量空间。上市申请书的资料显示,美的集团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预期将用于全球科技研发,智能制造体系的持续建设及供应链管理的升级,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销售。
押注技术研发
美的集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善于通过收购实现多元化业务发展,近年来发展趋势更为明显。上市申请书显示,早在1998年,美的通过收购东芝万家乐,增强了在压缩机这一空调核心零部件方面实力,并进入商用空调市场。2002年,美的进入洗衣机和冰箱市场,随后通过收购小天鹅和华凌进一步夯实市场的地位。
2016年至2022年,美的集团同样加大收购力度,升级智能家居业务,深化全球化进程,拓展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
在智能家居业务方面,2016年,公司收购东芝生活和意大利商用空调企业Clivet公司;两年后,公司推出COLMO品牌,加强高端家电的产品组合。目前,美的集团推行全球化多级品牌战略,涵盖智能家居业务的主要家电品牌包括面向高端市场的COLMO及东芝,面向大众市场的美的、小天鹅和酷风,以及专为年轻消费者打造的Comfee及华凌。
与此同时,美的集团也在加码B端转型。在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上,2017年,公司通过收购库卡集团,进入机器人与自动化市场。2020年,公司通过收购电梯制造企业菱王,丰富智能建筑科技产品品类。此后,美的分别收购新能源公司合康和科陆电子,进军储能解决方案业务。
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智能家居业务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两大板块。其中,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主要由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及创新业务组成,2023年前三季度三大业务板块营收总和为654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22.47%。
上市申请书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的收入分别占该公司总收入的18.5%、21.4%、24.2%及25.4%。2022年,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的收入达人民币836亿,2020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9%。
美的集团表示,展望未来,公司的目标是持续发展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将其打造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
不过,美的集团也指出,部分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需要较长的交付时间来开发,其竞争力及市场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新技术的研究,而该等技术在标准及应用方面不断推进及演变,美的亦需要频繁推出新产品,并不断升级或改进现有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美的计划继续投资于研发、销售及营销,这将产生大量资本开支。
数据显示,美的集团过去5年研发投入超过 500 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超过120亿元。美的集团在全球10个国家设立有31个研究中心,在国内以顺德、上海研发中心为主,在海外以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研发中心为主,研发人员超过20000人,若顺利在港股平台二次上市,将有利于美的加强对研发的投入,进一步构建全球化研发网络,建立研发规模优势。
在募资用途方面,美的集团重点提及要将持续加大对核心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升级硬件和软件控制系统。例如在智能建筑科技领域,将持续开发能源效益更高、性能更优、可靠性更强的中央空调、电梯和能源管理系统等产品。
在数字软件平台方面,将继续升级iBUILDING数字化平台,使其能广泛地接通不同器械设备。此外,将持续升级“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其提供整合库卡集团、智能建筑科技、工业技术等诸多业务板块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赋能工业客户的全链路数字化转型。
加码海外布局
此次美的集团赴港上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考虑是加强海外战略布局。对于美的而言,新兴业务虽然有将近25%的年复合增长率,但是要“再造一个美的”还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未来几年内要快速提升营收,仍然需要依靠家电主业的销量,而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2017年美的集团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币1000亿元,2022年OBM业务收入占海外智能家居业务收入首次超过40%。
长江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管泉森认为,“美的集团此次发行H股或有三点考虑,一是构建海外资本平台,更好地服务全球化战略;二是满足境外投资者对公司投资需求;三是构建更完善的海外激励体系,港股平台更便于对海外员工进行激励。”
2020年底,美的集团将品牌出海提升到战略高度,海外研发、产能、营销投放随之增加,考虑资本和汇率环境,海外平台有助于出海战略资金需求。
截止2022年底,美的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35个研发中心和35个主要生产基地,员工超过16万人。其中,在海外设有20个研发中心和18个主要生产基地,遍布十多个国家,海外员工约3万人,结算货币达22种。
从收入来看,2022年美的集团海外收入142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41%,同比增长3.63%,而国内收入2012亿元,同比减少1.13%,预计海外收入未来占比还会提升。
海外战略可以分为内生增长和合资收购两部分,在品牌出海方面,美的集团推动本土化生产战略,加快推进生产和供应链的本地化,在海外主要市场建立区域配套的主要零部件和成品的生产基地。本地化的生产能够提高全球供应链的效率和承受力。
除内生增长外,美的还通过合资合作和收购来拓展海外市场。在巴西、埃及和印度等国家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利用合作伙伴的品牌和网络加快打入海外市场;此外,收购东芝生活和库卡集团等公司,并将继续在未来的海外收购中采取积极审慎的策略。
上市申请书指出,募集资金将用于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销售,包括加强“品牌出海”,加大自有品牌及产品在社交媒体上的推广及营销力度,同时也有意投资或收购与业务相关的目标,比如欧美市场的高端家电品牌,以及有一定优质客户资源的商用空调供应商及储能系统供应商。
有家电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压力和行业形势下,一方面美的集团整体业绩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增长乏力,倒逼美的集中力量突破空间巨大的海外市场。”不过,该人士也指出,美的集团的全球化战略,不仅需要下沉,同样需要高端化,如果想要短期内在欧美市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收购是一条可行性更高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