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讨薪风波
申万宏源员工的一篇“讨薪檄文”火了。
全篇以古文形式展开,矛头直指申万宏源,意在讨薪。
见惯了拉横幅的、闹上法庭的,这种用古文形式发讨薪函的倒是不多见,颇有骆宾王《讨武曌檄》的遗风。
这也不是申万宏源第一次面临讨薪问题。
去年5月30日,一张《恳请公司领导加快推进2021年度年终奖发放》的讨薪截图流传于网络。
后又被网友“大力如山”曝出马赛克背后的落款,自称是一名申万宏源的员工。
时隔一年,两次讨薪风波,而且细看之下,都与年终奖有关。
对于券商员工来说,他们的年终奖比较特殊。
一方面,是多数公司发放年终奖的时间一般在年底,而券商行业一般会延迟到第二年的5月,更晚的可能到10月。
另一方面,券商员工的薪资中,年终奖占比较大,按照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说法,一般情况下,券商员工的年终奖大概是12个月的工资,少的也有5个月的,多的甚至高达48个月的。
申万宏源年报显示,2022年末公司应付员工薪酬合计59.84亿元,其中短期薪酬17.72亿元,递延奖金39.53亿元。
递延奖金大致可以理解为绩效奖金,可以看到申万宏源的递延奖金占据了员工总薪酬的近七成。
根据上海律协,递延奖金在性质上属于劳动报酬,但在分类上属于奖金。
一般来说,如果在发放奖金前就已离职,那么公司是不会发奖金的。
也就是说,如果到今年10月份,还没发放去年的奖金,我就离职了,那么我不仅拿不到今年大半年的绩效奖金,我连去年的也拿不到。而所谓的奖金,实际上就是劳动报酬,相当于我有近七成的工资拿不回来。
申万宏源的讨薪事件在券商行业并不是孤例。
券业点评统计估算了不同券商的“讨薪”比例,国都证券以4.52‰居首;华兴证券、中信华南、爱建证券分别为3.61‰、3.40‰、3.33‰;渤海证券、万和证券、信达证券、联储证券、民生证券、九州证券、中邮证券和大通证券均超过2‰,相当于每500名员工就有一位。
而且,行业内高管与基层员工薪酬相差也极大。比如券业点评提到的兴业证券,2022年6名主要高管平均薪酬225.49万元,员工人均薪酬35.59万元。
开头的讨薪函中称,“泡面榨菜,餐风露,朝夕相伴”,“前台无助,中台无辜,后台无功”,再看看这个薪资对比,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2
不想拿还是拿不出?
对于申万宏源这样的上市公司来说,名誉还是挺重要的,尤其这种从事与大额资金交易相关的行业。
递延奖金固然有一定促进队伍稳定的作用,但频频闹出这样的讨薪风波,究竟是不想拿,还是拿不出?
从数据上看,申万宏源2022年的业绩,较之此前确实下降了不少。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一季度,申万宏源分别实现营收294亿元、343亿元、206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19%、17%、-40%、19.35;净利润分别实现79亿元、95亿元、31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36%、21%、-67%、95%。
虽然前面两年业绩看似有所增长,但行业排名却在不断下滑。
Wind显示,在64家内地上市券商中,申万宏源营收方面,2020年排名第5,2021年降至第7,2022年三季度降至第8;净利润方面,2020年排名第9,2021年降至第11,2022年降至第12,2023年一季度则降到了21位。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基金报5月底的一篇文章中,讲到了申万宏源和员工孙某之间的案件纠纷。
判决书中显示了孙某的薪酬变化,2018年以前孙某薪酬整体呈大幅上涨趋势,2018年以后则出现不小的回落。
2013年下半年至2017年,孙某年度薪酬分别为40.21万元、205.14万元、99.99万元、270.27万元、367.37万元;2018年-2021年,孙某年度薪酬分别为195.47万元、208.35万元、136.48万元、106.61万元。
可以看出,申万宏源营收、净利润排名下滑的那几年,和孙某年薪下滑的几年基本重合。
但申万宏源员工年薪即使下滑,在行业内依旧属于高薪。
Wind数据显示,2022年申万宏源的人均薪酬为65.36万元,全行业排名第四,仅次于中信证券的82.25万元、中金公司的78.63万元和国泰君安的71.46万元。
另外,去年8月,相关部门也发布了国有金融企业的“限薪令”,相关业内人士向首席财经观察表示,监管部门等陆续发布了对证券行业的薪酬指引,券业整体降薪是大势所趋。
但对于那些习惯了拿高薪的员工,就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了。
其实不管是不想拿,还是拿不出,亦或是二者兼有,券商行业的薪酬结构本就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监管的介入,无论是公司,还是员工,逐渐走向规范化,也是必然的。
3
过去与未来
中国基金报文中还透露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申万宏源与员工孙某之间的案件,起因是一个5亿项目爆雷,于是公司对员工孙某进行追责,扣发了孙某绩效奖金及风险项目历史留存合计62.5万元,孙某劳动仲裁胜诉后,申万宏源又将孙某告上法庭,主张不予支付上述款项。
另外,这起案件也牵扯出了,申万宏源由于踩雷雨润集团造成2亿元实际损失。
其实不止雨润集团,申万宏源还踩雷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担任“19华晨02”、“19华晨04”、“19华晨05”、“19华晨06”的主承销商,目前均已违约,Wind数据显示,这4笔债券逾期本金合计50亿元。
申万宏源承销的“16神雾债”,踩雷神雾科技,目前该债券也处于违约状态。
申万宏源承销的“19蓝光07”、“19蓝光08”、“20蓝光02”、“20蓝光04”等债券,踩雷四川“地产一哥”蓝光发展,目前这些债券均已出现实质性违约。
作为大型综合券商,申万宏源在债券承销业务上收获显著,但是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所承销的债券也屡次出现违约。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初,申万宏源承销的出现违约、展期债券,逾期本金合计72亿元。
频频踩雷背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申万宏源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不过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公司发行上市快,门槛低,上市公司也会在资本市场上展开充分竞争,加速优胜劣汰,这对于券商行业来说,更加考研风险管理、研究定价、业务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Datayes投研提到,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随着全面注册制实施,证券行业整体向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总的来说,限薪令也好,全面注册制也好,都是为了促进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
一封“讨薪函”,寥寥几笔,写尽了人的“贪嗔痴”念,也揭开了券商行业前期粗放发展的一角,但或也意味着此前的发展模式已入穷途。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谨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