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封、冻结、收警示函,泛海控股(000046.SZ)的“中年危机”一直延续至今。
近日,因公司实际回购金额缩水近99%,未完成回购计划,泛海控股及董事长栾先舟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而泛海控股的麻烦还不仅于此。自转型金融以来,公司业绩持续亏损,2021年大亏112.55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再亏22.40亿元。近两年亏损近135亿元。
公司负债率也节节攀升。记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9月30日,泛海控股总负债达96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9.02%,创下新高,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其中流动负债为864.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27.07亿元。
同时,由于资金链紧张,公司接连出现未能偿付到期债务情形,债券违约、诉讼、仲裁、资产冻结等事件频发。
自2021年起,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泛海控股被法院强制执行了7桩案件,被执行总金额达61.36亿元。
转型金融受挫业绩陷亏损
泛海控股原本是一家地产开发企业,2014年年初,公司开始由单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向涵盖金融、房地产等业务的综合性控股上市公司战略转型。
卢志强采取“两手抓”,一方面,加快对地产资产进行优化处置,出售部分地产,另一方面,加速推进金融业务资本运作。
泛海控股的金融业务板块布局,主要通过外延式并购及投资设立来实现。2014年3月28日,公司出资32.74亿元向大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收购民生证券约73%股权。2个月后,公司又出资10亿元收购民生信托25%股权。2015年12月12日,泛海控股对民生证券、民生期货实施增资。2016年2月,公司出资84.17亿元收购民生信托剩余股权。
经过系统布局和整合优化,目前,泛海控股已拥有民生证券、民生信托、亚太财险等核心金融平台。
不过,在母公司的拖累之下,泛海控股大量产品爆雷,金融业务持续下滑,以信托业务为例,据公司年报数据显示,自2019年该业务营收不断大幅下降,从23.4亿元逐年骤降至2021年的-28.13亿元;证券业务营收同比增速放缓,2019—2021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91.82%、44.95%、-20.11%;保险行业也无例外,该业务营收在连续两年同比大增后,2021年仅同比增长9.07%。
公司业绩也由此持续亏损,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49.23亿元,同比增长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55亿元,同比大减143.51%。
2022年,公司的经营情况仍未有好转现象。今年前三季度,泛海控股净亏22.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5%;扣非净亏损15.96亿元,同比扩大117.66%。经营现金流为-6618.39万元,同比减少100.9%。
业绩压力之下,泛海控股麻烦不断
因未完成回购计划,12月21日,深交所公告称,对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长栾先舟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据悉,去年初,泛海控股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自筹资金不少于3亿元、不超过5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社会公众股。此后又将回购资金总额由3亿元—5亿元调整为1亿元—2亿元,回购实施期限在2022年2月25日(原回购届满日)的基础上再延长6个月至2022年8月25日止。
8月27日,泛海控股实际回购金额与调整后的回购方案中披露的最低回购金额差异9885.64万元,差异比例98.86%,未完成回购计划。
诉讼缠身债务违约频现
曾经的泛海系地产、金融两手抓。但无序扩张之下,泛海系企业债台高筑。
经长江商报记者梳理,截至2022年9月30日,泛海控股总负债达96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9.02%,创新高,其中流动负债为864.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27.0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