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报业网2022-05-0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累计电力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其中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新能源占比保持上升态势,火电占比不断降低。预计到2026年,光伏、风电、核能等新型能源装机容量超过火电,我国能源结构将明显改善。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对外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针对2030年前碳达峰安排了分段目标。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2/2022-05/2022-05-05/fa2d6006e1fa04c8410da63158f91c81.png)
但这个节奏不是“整齐划一”,不是“齐步走”,也不是“一刀切”。一方面,国家已经通过财政补贴提前布局,抢占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链先发优势(碳中和“先立”),有助于进一步竞争全球新能源产业链高位。另一方面,传统产能低碳转型(碳中和“后破”),有助于未来“低碳时代”维持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优势地位。
“对于未来能源发展,目前中央已经作出了部署,提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水电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张北光伏电站为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由东旭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装机容量80MW,每年光伏发电量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0.97万吨。
站在“双碳”时代风口之下的。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东旭蓝天),秉持产业报国的愿景,敏锐捕捉市场变化的同时,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初衷,在“看家本领”上做足功课,探寻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在过去的一年里东旭蓝天连续第四年上榜“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自持新能源电站全年累计发电量达11.5亿度,产出的绿色电力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8.5万吨,可减排二氧化碳100.13万吨、二氧化硫539.75吨、氮氧化物493.85吨。
不仅光伏、风电、大规模储能等综合能源利用是实现低碳的关键一环,东旭蓝天通过环境修复、污染治理等环保产业促进碳吸收也正在成为减碳的主战场。作为一家深耕环保新能源领域的民营企业,显然,东旭蓝天有着与生俱来的绿色环保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