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平安银行(00000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平安银行上线“气球贷”引发争议,专家称可放大老百姓还款压力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6-03  平安银行内幕信息

来源 :发现独角兽Pro2024-06-03

  伴随着国内频出的房地产利好政策,各大银行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买房人”身上,为了解决“买房人”急用钱的痛点,银行的贷款产品也五花八门。最吸睛的还数平安银行的“气球贷”。然而,没过几天,平安银行就将该产品紧急下架了。

  5月28日,平安银行官微发布一篇名为“房贷利好政策来啦”的文章中介绍了“气球贷”的特点,大概的意思是用户可以在前期先还金额较小的利息,后期可以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不料,平安银行这一激进的业务方式竟引发不小争议。争议点主要有二:

  一是“气球贷”一旦流入市场很有可能引发炒房等负面隐患。如果有用户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持续关注,应该知道2011年前后发生的事。彼时,“气球贷”就存在,后因其计息方式、契合炒房等问题被监管机构叫停。

  二是“气球贷”会导致老百姓后续偿还贷款的压力明显放大,造成违约和家庭债务等问题。

  01平安银行“气球贷”上线与下架始末

  据公开信息披露,“气球贷”因其独特的还款模式而得名,即贷款初期每期还款额较小,随着时间推移,还款额逐渐由小增大,形似气球逐渐膨胀的过程,因此形象地被称为“气球贷”。

  平安银行在上述文章中介绍,特色还款方式“气球贷”的借款人按约定的总期数(固定20年)计算每期月供,在贷款期限内分期归还贷款本息,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

  

  

  较为关键一点,平安银行这次宣传的“气球贷”能不能用做个人按揭贷款呢?

  5月30日下午,平安银行向有关媒体回应,“气球贷”是适用该行个人商住两用房按揭业务的一种还款方式,客户选择该行按揭贷款且用途为商住两用房按揭时,在选择还款方式时可选择“气球贷”。

  与此同时,该行还表示,“气球贷”通过降低客户每月贷款还款压力,进一步满足新市民购房安居需求。借款人按约定的总期数(固定20年)计算每期月供,在贷款期限内分期归还贷款本息,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此还款方式一直都有,并非重新推出,不止平安银行一家银行有类似的产品。而且根据因城施策的政策要求,需在符合当地监管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银行未能明确指出“气球贷”不能用于个人按揭,仅在末尾以小字的形式提示“贷款不能用于国家禁止按揭资金进入的领域”。当用户点击“立即申请”按钮后,就能看到“平安银行个人住房按揭,一站式满足购房置业的融资需求,快至7日放款”的宣传标语。

  

  为此,新浪金融研究院咨询了平安银行客服人员,其表示:“经核实,气球贷已经不能办理了。”

  另外,5月31日早间,新京报拨通平安银行总部客服电话,相关客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轻松还”“气球贷”等按揭产品。在具体申请时,其客服人员表示:“具体业务需要咨询当地的分行。”随后,媒体工作人员联系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个贷部,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类似‘轻松贷’‘气球贷’等按揭贷款产品目前无法申请,已经下架了,后续可能会整改掉(这个业务)。”

  02“气球贷”的合规性与风险管理

  据可查的资料表明,“气球贷”是在2008年和2009年期间由部分银行推出的一种创新性房贷产品。该产品允许借款人在较长的贷款期限内享受较低的利率优惠,通常为五年以上,并且利率计算是基于三年期(一年到三年,包括三年)的基准利率并打七折执行。尽管一开始受到市场的欢迎,但由于监管机构对其利率计算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疑问,这种产品并未持续太久就被逐步收紧并停止发行。

  

  对于“气球贷”,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类做法在此前房地产政策趋严时,被认为可能是打擦边球的做法。但鉴于今年房贷政策历史上最为宽松,且购房者的收入状况出现了很多变化和新情况,所以此类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否和还款能力匹配且不出现违约风险。从此角度看,建议风控能力强且信贷质量管控能力强的银行,可以进行试点和营销。”

  同时,他还认为:“虽然‘气球贷’本身和某些居民家庭或购房者的收入状况有一定的相似性或匹配度,但不建议不评估购房者的收入状况,随意发放此类贷款,会导致后续偿还贷款的压力明显放大,造成违约和家庭债务等问题。”

  一位城商行从业人士对大河财立方分析,“气球贷”还款方式背后是何种贷款产品类型较难直观判定。要根据贷款的条件与要求,甚至是合同,才能确定它是否为经营贷或消费贷。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大河财立表示,“气球贷”是否以经营贷的贷款产品类型,变相流向房地产市场,则需要根据具体的贷款用途和监管政策来判断。如果贷款用途明确为商住两用房按揭,并且符合当地监管政策规定,那么它就不属于经营贷变相流向房地产市场。但如果贷款被用于其他非经营用途,尤其是流向房地产市场,那么可能存在违规风险。

  “‘气球贷’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风险考量,银行和监管部门需要确保贷款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同时,对于经营贷和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柏文喜表示。

  03平安银行5项违规并罚逾6700万元

  5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平安银行存在五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6723.98万元。其中,总行被罚6073.98万元,分支机构被罚款650万元。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违法违规事实为:一是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方面。包括:个别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实际履职,同一股东实质提名董事超比例,部分岗位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比例低于监管要求,未按监管规定审查审批重大关联交易等。

  二是信贷业务方面。包括: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违规发放并购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用途不合规,授信责任认定后问责不到位等。

  三是同业业务方面。包括: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分支机构承担非标投资信用风险,通过同业投资掩盖资产损失、延缓风险暴露、提供土地储备融资,违规垫付某产品赎回资金,同业非标投资业务未计足风险加权资产,以贵金属产业基金模式融出资金违规用于股权投资等。

  四是理财业务方面。包括:违规向理财产品提供融资、虚构风险缓释品、未计提风险加权资产,代客理财资金用于本行自营业务,理财产品相互交易,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合规,理财投资“名股实债”类资产未计入非标债权类资产投资统计,结构性存款业务实质是“假结构”等。

  五是其他方面。包括:部分非现场监管统计数据与事实不符,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来源于贷款资金,未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与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等。

  对此,平安银行当日回应称,该行于2019年接受原银保监会检查,近日收到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行高度重视,诚恳接受处罚。

  平安银行还表示,5年来该行认真落实监管检查各项要求,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将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建立常态化合规检视与排查机制,强化合规文化理念和制度机制建设。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