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走势现明显分化,以银行、保险为首的大市值个股拉升,上证50指数涨近1%;而小盘股则遭遇重挫,万得微盘股指数大跌7%;港股强势震荡,恒生指数涨近1%。
具体来看,A股三大股指盘中窄幅震荡,尾盘回落走低,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跌约1%,上证50指数逆市拉升。截至收盘,沪指跌0.5%报3351.26点,深证成指跌1.03%报10537.4点,创业板指跌0.98%报2187.94点,上证50指数涨0.86%,万得微盘股指数大跌7%,中证2000指数跌近5%;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5459亿元,成交额较此前一日小幅放大。
场内近4800股飘绿,短剧游戏、AI应用概念等大幅回调,唐德影视、百纳千成跌超10%,掌阅科技、遥望科技(维权)、天地在线等跌停;银行、保险板块逆市拉升,浦发银行、邮储银行、渝农商行涨超3%,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盘中均创出新高;培育钻石概念爆发,惠丰钻石、力量钻石、黄河旋风等涨停,四方达涨超19%;中特估概念活跃,中船科技涨停,中远海能、中国核电等走高。
机构表示,预计跨年的经济数据仍将保持稳中向好,叠加明年化债政策有望前置,地产销售也有望迎来“小阳春”,国内的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的目标导向,后续宽松的空间依然较大,市场活跃资金与机构资金暂未形成共识,仍将延续“分离定价”的特征。整体上,“主题+红利”将推动跨年行情。
银行等板块逆市拉升
银行板块今日逆市走高,截至收盘,浦发银行、渝农商行、邮储银行涨超3%;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走高,盘中创出历史新高,中国银行攀升至前期高点。
中信证券指出,12月重要会议结束后,市场对于政策的博弈告一段落,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银行股仍将是确定性强的方向,年底和年初将步入保险开门红增配季,股息高、波动低、经营稳的银行品种预计仍是险资增配方向。
保险、石油等大市值个股均有所表现,中国海油涨近4%,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别涨2.88%、2.5%。
另外,中特估概念整体强势,中船科技涨停,中远海能涨近7%,中国核电涨约6%。
政策面上,国务院国资委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中央企业要引导和推动控股上市公司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保证各类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成果,提高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获得感。指导控股上市公司综合考虑行业特点、盈利水平、资金流转等因素,制定合理可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为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主动参与利润分配事项决策创造便利环境,鼓励就利润分配预案征集投资者意见,进一步提升利润分配政策透明度。
招商证券指出,近年来,与国企改革发展相关的政策持续出台,在做大做优做强国企的指导方针下,国企有望得到持续政策支持,保持快速发展。目前央企的市场估值要低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对央企价值的正确理解就必须要考虑到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代表的国企改革成果,将盈利以外的国家战略、安全、社会责任等因素纳入估值体系。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助力,未来国企的价值有望被市场更充分的理解,进而完成国企估值整体抬升。
培育钻石概念飙涨
培育钻石概念盘中集体飙升,截至收盘,惠丰钻石30%涨停,力量钻石20%涨停,四方达涨超19%,黄河旋风亦涨停,国机精工涨超9%。
消息面上,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在金刚石薄膜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2月19日,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该院与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金刚石薄膜材料制备和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能够批量生产大尺寸超光滑柔性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这一发现标志着在金刚石薄膜技术领域的一大飞跃,为未来金刚石薄膜在电子、光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机构表示,金刚石(钻石)作为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基于优异的导热性、载流子迁移率、击穿电场强度等关键特性,被视为半导体材料“六边形战士”及“终极半导体”。
据悉,我国培育钻石生产企业积极布局培育钻石产能。从我国培育钻石主要企业产能规划看,目前我国培育钻石产能规划最多的公司为力量钻石,2022年规划产能超200万克拉。此外,国内多家培育钻石企业推进新产能项目,力量钻石、中晶公司、沃尔德、国机精工、富耐克等公司积极布局培育钻石新增产能项目。
短剧游戏概念等下挫
短剧游戏、AI应用概念等集体下挫,截至收盘,唐德影视、百纳千成、幸福蓝海等跌超10%,掌阅科技、遥望科技、欢瑞世纪、天地在线、中广天择等跌停。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对微短剧片名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纠偏,并在导向、体例、艺术等方面提出新要求。针对微短剧顽疾,管理提示明确:不得使用恶俗、恶趣味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片名,不渲染极端对立、复仇、暴戾、焦虑;尽量规整并关联剧情,不使用过度冗长和口语化的片名;应提升审美内涵,增强其艺术性,不滥用夸张等手法进行恶搞。
机构表示,加强内容治理的目的仍是推动行业有序发展,抑制“低质快餐式”内容的泛滥,看好更多精品化短剧的出现,行业持续走向健康发展。
查股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查股合作媒体,查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