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能,资本应如何练就耐心?各方又应如何助力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
“资本有没有耐心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可预期的未来,也就是预期政策和环境的稳定性,以及有效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和资产透明度、完善的法治环境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
12月6日,由全国工商联商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第一财经研究院和全联并购公会协办的“企业治理创新与合规建设圆桌会”在京举办,吴晓求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要培育有耐心的资本,就必须构筑资本有耐心所对应的环境和基础。完善的法治和稳定的制度,是信心和预期的根源和来源。
“我不是特别倾向和赞赏频繁去调整政策,更希望建立一个更加有包容性的、可以容错的法律和制度环境,这比什么都重要。”吴晓求说。
从创新的角度,他首先谈到,目前国内颠覆性的创新还很少,这与资本的战略眼光有密切关系。
吴晓求说,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特别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中国的金融创新和资本业态要有新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新科技、新技术转变成新产品和新产业的风险越来越大,且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必须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业态,这就包括耐心资本。
“目前因各种原因所致,这种资本业态的形成还不够,国内颠覆性创新很少,这和资本业态的战略眼光是有密切关系的。”他说。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市场也迫切需要耐心资本。
吴晓求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内外部环境都将较当前更加严峻。
一方面,外部环境上,逆全球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美国加征关税事件将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我们现在的很多政策措施要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恢复市场信心的角度去审视。要让资本留下来、有信心,完善的法治环境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资本留下来,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外部世界(不确定性)。”吴晓求说。
那么,应如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从政策角度,吴晓求认为,政策的重要性体现在让国内消费者和投资者,以及数量众多的市场主体,还有国内资本和外资有安全感、有信心,这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最重要的政策措施。
他进一步表示,经济运行应建立在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稳定的经济制度基础上。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经济会有波动,那这个波动是市场带来的,到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出现。这种有效性是通过逆周期调解完成。”吴晓求说,政策若频繁变动将扭曲市场机制,影响市场的预期。
“我希望看到政策的有效作用,重视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与此同时,要更加重视法治环境和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石作用,努力让经济回归良性状态。出现问题不可怕,因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是针对市场带来的周期性变化。”他表示。
另一方面,从内部环境来看,吴晓求认为,国内经济环境也更趋复杂、严峻。对此,他提出,要让市场主体有更大的回旋空间。
“改革的标志是让市场主体的空间越来越大,有巨大的回旋余地,舞台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小是没有梦想的,舞台就是空间。我希望建立一个更加有包容性的容错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吴晓求认为,完善的法治和稳定的制度,是信心和预期的根源和来源。
从社会财富分配角度,他认为,社会财富是由企业创造出来的,尊重和保护企业就是尊重财富的创造。只有财富的创造机制得到不断的保护,财富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才可以很好地分配。分配之后,还要有后续保护财富积累的机制,涉及到财产权的安全保护。
“现在很多人总是背离这些常识,特别注重分配。分配固然很重要,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但财富的创造一定是第一位的,分配是第二位的,财富积累是为了未来更有信心的存量,这个关系很重要。”吴晓求谈到。
从资本市场生态建设角度,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在变化,正在为耐心资本提供更好的市场化基础。
“近期证监会加大对并购重组的政策支持。过去,我们很重视IPO的横向发展,现在也重视纵向发展,也就是并购。从数据来看,目前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并购占据了主体地位,其次是转让,这将为一级市场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包括S基金的发展都奠定良好基础、提供良好环境。”吴晓求说。
查股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查股合作媒体,查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