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勇谈经济
周天勇
我是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一位学者。记得当年上大学时,老师开始讲经济学第一课中有一句话,说这是一门经世济民的知识,它不仅要解释经济运行的机理,更为重要的,还要用来繁荣世间农工商服各业,惠及民众的工作和生活。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教学、学理探索和政策研究,感觉所写经济文章应当既要讲经济学的“理”,又要注重经济学应用于国计民生的“策”。
一是叙述务实。经济文章即不是华丽辞藻的文学作品,也不是经济词汇形式主义的堆砌。大多数经济文章的语言需要平实,设身处在国情民情实情的场景之中,内容多是或者要推广、或者要纠正、或者要谋划的经济之实事,言之有物。读者希望读到什么样的经济文章呢?要写青少年们憧憬未来人生事业的事,要写中老年群体曾经经历过的事,要写大众关心和期盼这个国家前景的事,更要写有关他们就业、创业、收入和生活的平常、艰难、奋斗和过着觉得幸福日子的事。
二是数据说话。与其他领域不一样的是,民生、国情和宏观经济形势需要各种数据来反映,特别是对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和循环,叙事需要有数据来表述状况和佐证观点。过于定性的叙述,往往会陷于主观意识、判断、结论和对策,使公众对形势和前景模糊还清,使地区部门工作陷于程式和事务化。
三是要有逻辑。看过一些来求指导的经济文章习作,发现有的写作叙述没有逻辑,层次不明和上下无关,看法很多但言无推理和证明;有的逻辑混乱,没有头绪、前后颠倒,甚至文中自相矛盾。阅读起来费时间不少,却很有可能使人越看越糊涂。自己40余年经济文章的写作,之所以能够发表,有的还受到读者的鼓励,感觉很受益于青年时读过金岳霖老师的《形式逻辑》一书,他给了我思维能力的启蒙和文章写作逻辑严密的知识影响。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大学文科和理工科应当将其分别设置为在校学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四是言有学理。近一些年,国外一些国际组织、院校智库和经济学者,分析中国的长期经济未来会低速增长,大多是根据现代经济学一些主流模型仿真计算所得。对此,仅仅是定性辩驳其唱衰中国,并不能从道理上说服人家。我们还需要学理方面总结中国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奇迹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形成中国体制改革开放内生影响经济增长的数理仿真逻辑,证明中国未来还有中高速增长的潜能,才有可能提振国人齐心合力和奋发图强发展经济的信心,回答国外学者的疑虑。
五是提出对策。在指导一些学生经济学文章写作时,常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文中提出了许多问题,然而就下一步怎么办,要么泛泛地议论,却不能实际操作;要么批评说了不少,但没有提出对策。因此,也要写一些提出不解决的危害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对策要面对现实,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提供多种可解决的方案,并进行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这样的文章才更接地气。
(来源于:查股网)
查股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查股合作媒体,查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