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主力资金流向&北向资金流向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机构逐鹿消费信贷 消费金融公司错位竞争

http://chaguwang.cn  02-04 03:10  查股网新闻中心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刘颖 张荣旺 北京报道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合理增加消费信贷,释放出促进经济稳步回升的积极信号。在这之前,政府部门也多次提及推动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等多项举措。

  在扩内需、稳经济的政策指导下,金融机构纷纷加码消费信贷。

  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等已经加大了消费信贷投放力度,通过利率优惠券、抽奖等活动抢占“开门红”市场。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准备,京东小贷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小贷纷纷完成增资。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金融公司作为聚焦个人消费信贷的持牌机构,该如何应对?

  光大科技创新总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硕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应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消费金融公司应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扩大客户群体。此外,消费金融公司还应与其他有实力的公司开展合作,共同扩大市场份额。

  促销费举措频出

  此前,政府部门多次提及金融机构促销费的举措。2022年7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更灵活安排。2022年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作用,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从数据表现来看,个人消费信贷仍有刺激空间。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相较2021年全年的1.84万亿元低0.76万亿元。

  王硕表示,利率下调对整个消费信贷行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利率下行,有助于客户降低成本,扩大客群,进而带动消费信贷规模的保持增长,对推动经济增长和业务发展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看来,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消费者借贷息费成本,刺激更多消费者分期消费,特别是对利率敏感的中产阶层。此外,利率下调会刺激消费者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品质更好的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

  利率下调的同时,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渠道也得以拓宽。

  日前,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开启,在原试点机构范围基础上,新增了政策性银行、部分城农商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拓宽了中小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渠道,有助其优化资产负债表,释放信贷空间,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政策利好的刺激之下,不少银行、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加紧对消费信贷领域的布局。其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大行的消费贷产品利率均已低至4%以下。

  此外,京东小贷近期完成了增资,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至55亿元,增幅达10%。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小贷也进行了小幅度增资,由100亿元增至105.26亿元。

  有分析指出,互联网小贷密集增资透露出短期内互联网公司仍然看好小贷业务,在京东、腾讯率先小规模增资后,未来可能会有其他互联网公司跟上步伐。

  合作共赢成发展趋势

  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银行积极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更是直面竞争。

  王诗强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无法吸收存款,只能通过发债、银行贷款、股东借款等方式从金融机构处获得资金支持。相比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成本较高,贷款利率较高。因此,银行的积极布局对消费金融公司客群将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后者倾向于服务下沉客户。而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由于拥有强大的流量支持,对消费金融公司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不过,银行积极布局消费金融公司也增加了其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的机会。王诗强指出,特别是中小银行,更愿意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开展联合贷业务,或者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综合来看,银行的积极布局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同理,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消费信贷业务,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影响也很多元。

  面对银行、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消费金融公司应该如何行至下一阶段?王诗强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可以积极与两者合作,比如引进银行、互联网巨头作为战略股东,签订战略联盟协议等,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前,成都银行发布公告显示,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拟启动第二轮增资扩股工作,引入新投资者。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引入玖富(JFU)作为新的战略投资者。

  王硕指出,未来整个行业将在规范运营的前提下,呈现差异化、精细化的新发展趋势。一是金融系消费金融公司加快入场。二是专注细分领域的消费公司业绩将更加突出,如平安汽车消费金融,专注于围绕汽车生态开展布局,成效显著。三是科技赋能消费金融公司成为新趋势。一方面,消费金融将高度依赖科技开展获客、风控等;另一方面,如马上消金等也开始将风控、认证等科技技术对行业输出,未来科技型消费金融公司将大有可为。

  “展望未来,在消费金融增长强劲的势头下,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具有以下优势的消费金融机构将更容易脱颖而出。”王硕指出,一是在场景流量方面的优势,有客户或者有场景,如电商系的消费金融平台。二是在风控能力方面的优势,消费金融核心在于风控,谁能够更好运用信息技术识别风险,谁就更有优势。三是资金成本的优势。随着利率上限天花板设定,谁的资金成本更低,谁将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王硕表示,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消费金融公司应积极开展差异化竞争。一是围绕客群的特点,发挥其灵活运作模式,积极与场景方对接,带动场景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二是通过构建差异化风控和定价策略,锚定长尾客群。三是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发挥其在引流、风控等方面优势形成合力。

(来源于:查股网)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3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