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3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上证指数自年初震荡攀升后,5月初至3400点后开始震荡回落,指数重心持续下移,截至目前,依然在3000点左右徘徊。不过,伴随着估值进入历史低位,影响A股的多重因素也在逐渐改善中。从券商机构日前披露的年度策略来看,机构对2024年A股行情较为乐观,宏观因素的改善和企业盈利的修复令2024年震荡上涨机遇更为凸显。
宏观因素持续改善
A股将迎盈利修复
“2024年至少有两大因素改善,一是全球宏观流动性明显改善,二是国内稳增长力度增强。这将推动2024年A股盈利正增长,估值修复。”中信建投表示,海外来看,随着环境有望逆转,美元进入下行周期,对A股估值环境转为有利。
“展望2024年,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仍需重视中长期结构性趋势影响,地产可能是预期回稳的重点;供需和库存压力缓解后,物价可能温和回升;居民及企业信心提振仍是2024年消费和投资修复的关键;出口形势仍有不确定性但有望边际缓和。”在中金公司看来,2024年A股盈利增长或边际改善。结构上需关注回升弹性,上下游盈利分化、行业供给侧出清与过剩的分化、新兴行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分化以及上市公司资本开支意愿等问题是重点。
“展望2024年,有三点乐观变化值得期待。”信达证券也表示,第一是库存周期不会消失,一旦反转会对股市产生半年以上的正面影响。第二是房地产销售也可能会出现反弹。因为根据经验,下行周期初期也会出现2-3年的销售反弹。战术层面市场对房地产政策最乐观的对比是2014年“930政策”。第三是外部环境有可能软着陆。
流动性边际改善
指数或迎反转
对于2024年股市整体节奏的判断,信达证券认为,赛道股长期供需格局变化、房地产需求下台阶、库存周期下行是三个压制大部分行业盈利的趋势性利空,而这些利空因素在2024年均有望实现边际改善,带动指数出现趋势性回升。整体而言,乐观情景下,如果较早出现新的超预期政策、房地产销售回升,则指数有可能直接步入反转。悲观情景下,如果经济数据的改善偏慢,则不排除指数呈现一波三折的走势,但指数完全不回升到趋势线之上的概率很低。
中金公司进一步表示,2023年初至今A股市场先扬后抑,整体表现略显平淡,历经调整后市场估值逐步接近历史偏极端水平,当前资产价格可能已经隐含过于悲观预期。展望2024年,虽需应对内外部一些中长期问题的显化,但考虑我国政策空间大、根基牢、发展潜力够、较多领域在全球具备竞争优势,对后市表现不必悲观,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增量资金方面,中信建投判断,公募基金层面上,筹码结构担忧在边际改善,但增量资金仍不足;保险资管则有望开启绝对收益定价新时代。A股大小盘轮动具有3至4年一轮切换的特点,本轮自2021年茅指数泡沫破裂起的小盘强势周期未来逐步进入尾声,赔率优势缩小,随着近期地产政策利好频发,人民币升值和国债收益率上行有望对大盘起到潜在催化作用,未来一年大盘股有望出现结构性机会。
东北证券也表示,流动性角度看,2023年股市资金变动在于机构资金规模的萎缩,但偏债基金和ETF规模占比提升,外资的流出更多在于美债压力。而在2024年,基金、外资和散户资金流入改善,流出端仍看政策力度。
估值风险较多释放
科技医药等行业或活跃
中金公司表示,未来重点关注三类投资领域:一是转型期受政策支持,且顺应创新产业趋势的成长板块,如半导体、通信设备等。医药和新能源领域仍需关注产业政策及基本面的边际变化,但估值风险已得到较多释放;二是自下而上寻找需求率先好转或供给出清机会,可能具备更大的业绩改善弹性,如汽车及零部件、油气油服、贵金属和航海装备等;三是现金流充足、持续高分红的高股息资产,如电信服务、上游资源品和公共事业等领域。
东北证券认为,从三维宏观下的市场与风格特征看,2024年上半年,信用下与盈利上组合指向市场趋势震荡修复,行业风格上,制造大于科技大于消费大于医药。下半年,信用上而盈利下组合下市场趋势震荡偏强,行业风格上科技大于制造大于金融地产大于医药,全年来看科技、制造、医药有望成为最强风格。
渤海证券认为,面对存量筹码的消化压力,2024年行业层面或仍以博弈性机会为主,可沿着以下两条主线进行关注,一是产业趋势催化下的主题性博弈机会,可关注以电子行业为核心的TMT板块,汽车行业变革下半场智能化驱动下的汽车行业。二是监管定调下的政策博弈机会,可关注活跃资本市场及打造一流投行逐步推进下的券商行业,地产投资下行承压,“三大工程”逐步推进下的“地产链”。此外,还可关注具备底部反转条件,静待催化下的医药行业。
主题投资方面,中信建投表示,泛AI主题投资后续仍有望继续演绎,进入去伪存真阶段;同时,数字经济新时代推动生产要素扩容。新型工业化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等自动化高新设备为先导。重点关注主题AI、出海、进口替代、汽车智能化、机器人等领域。
(来源于:查股网)
查股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查股合作媒体,查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