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之声
作者:董少鹏
股票市场是典型的权益类产品的投资场所。受上市公司基本面、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股价总是波动起伏。在我国,股价还受到限售股释放、股票扩容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伴随对外开放程度加深,一些外部政策和市场因素变化也常给国内股市带来较大影响。
那么,居民投资股市,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收益呢?该如何看待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获得收益的通道只有两个:一是在分红季获得分红,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增值。截至今年6月30日,345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包含现金分红的2022年度分配方案,以每股派现金额与当年末收盘价为基准计算,498只股股息率超3%。对于那些希望发大财的投资者而言,这些收益是缺乏吸引力的。二是在股价相对低位时买入,在股价升值时获得差价收益。决定股价升值的因素,包括业绩上涨、并购重组活动带来的资产增值、新技术新经营模式导致的市场扩张预期等。对股价运行趋势情况作出科学准确判断,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洞察能力的。对于2亿多个人投资者来说,每个人的认知是有差异的,听风就是雨的投资者也是有的。因此,有识之士应当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股票投资一定要依据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的变化决策,而不能跟风操作。任何投资活动都是有输有赢的,股市更是如此。笼统地说“投资股票可以赚钱”或者“通过政策调节让股市投资者有获得感”,都过于简单化了,不符合股市运行规律。“股市有风险”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
法律制度和行政监管的作用,是保证信息披露、交易环境、营商环境公平、公正、公开。无论是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董监高,还是机构投资者及其大股东、董监高,还是中介机构、个人投资者,如果违反法律法规,都应当受到惩处。在信息披露和信息传播方面,两类市场主体承担着重大责任:上市公司是股市持续发展的基石,应当将自己的经营情况及时、全面、准确地披露给市场,不得利用股吧、聊天室等非正式途径发布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如果出现类似的非正常披露,应当及时澄清。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应减少短线操作的比重,切实维护市场稳定性;机构投资者、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不应发表可能引发中小投资者误解的信息,同时,应当就大政方针以及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的因素进行及时公开解读。机构投资者在市场舆论引导上是可以有一些作为的。
我国股市已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期,依法治市的氛围更浓、机制更强、认同度更高,这是活跃资本市场的有利条件。从经济运行来看,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扩需求、促创新、增就业措施相继落地,多项指标已经修复,下半年经济向好态势更加巩固,实现今年预定增长目标的信心更足。上市公司盈利也将逐步回升。从股市运行规律而言,经济数据变化最终会传导到板块投资上来,低估值的股票会受到稳健投资者的青睐。
国际国内形势仍有很多复杂性,这必然对股市运行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但需要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稳经济、强经济的战略是明确的,措施是有力的。随着势能的持续积累,“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良好局面将会形成。作为股市投资者,应当坚定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工作部署,在经济恢复向好中获得应有收益。舍此,我们别无选择。
(来源于:查股网)
查股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查股合作媒体,查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