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邓雄鹰
尽管停售消息已经传了几个月,但预定利率3.5%的传统寿险最终停售时点,仍很受关注。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多方获悉,不少保险公司已接到金融监管总局通知,监管部门要求于7月31日前停售所有预定利率高于3%的传统寿险,以及预定利率高于2.5%的分红保险、最低保证利率高于2%的万能保险。
7月底停售
适用于所有公司
据了解,预定利率是人身保险产品定价的关键因子之一,这个因子的调整,备受市场关注。简而言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预定利率下调,代表保险产品变得更贵,消费者利益会减少,而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则下降。
当前,许多保险公司已接到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在7月31日前停售所有预定利率高于3%的传统寿险,以及预定利率高于2.5%的分红保险、最低保证利率高于2%的万能保险。据了解,7月31日停售适用于所有公司。
从记者采访了解的信息看,多数公司都是近两日接到了监管部门的电话通知,为窗口指导形式。也有寿险公司总精算师分析,或许监管部门在相关政策文件内部签转完成后,会以正式发文的形式予以调整。
从以往历次调整产品预定利率的方式看,监管部门均会正式发文,往往通过下调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再引导保险公司下调预定利率,以此进行政策调整。
险企内部下发通知
记者调查获悉,部分保险公司近日陆续在公司内部通知各分公司和部门,相关产品将于2023年8月1日起退市。要求根据地方监管要求做好报备,以及相关产品材料的清理工作。据透露,近两日已通知到了支公司等一线机构。
记者获悉的某公司通知停售的产品,包括年金保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万能险等多种类型。也有经纪代理公司在内部发布通知,3.5%预定利率寿险产品和大部分重疾险等将于7月底停售。
现在距离停售只有10来天时间,这有限的窗口期内,保险公司的销售策略有所不同。有公司表示,不会再推动销售3.5%利率的产品,现在已基本不卖3.5%的产品,但也有不少保险销售人员在极力“炒停售”。
3%利率新产品已有准备
老产品停售后,新产品准备情况如何?从记者调查情况看,保险公司大多已提早准备产品切换,有一定的新产品储备。
一家中型寿险公司高管表示,今年保险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负债成本调整,预定利率调整已是大势所趋。他表示,今年一季度开门红结束后,他所在的公司就已经主动调整利率,新开发报备的产品中已经没有利率3.5%的了,全部都改为3%。
也有头部保险公司渠道业务负责人表示,早在去年就开始准备新产品的计划,今年一季度就获得了预定利率3%产品的报备,二季度做好了3%预定利率市场准入,做好了下半年“随时切换”的准备。
“7月1日监管部门不要求切换,我们也明确了7月1日全面切换。”他表示,公司积极落实监管引导负债成本下降的要求,既快速又稳步地推进3%利率产品切换,确保产品不出现断档。
记者此前从多家寿险公司精算负责人处了解到,自4月以来,多家寿险公司都在做新产品的备案准备,并按6月底的时间窗口安排工作,但也有公司表示新产品推出会有些不确定性,任务相对艰巨。
降低利率后
产品仍有优势
预定利率从3.5%降至3%,相当于保险产品涨价多少?据东吴证券非银团队测算,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4%、19.5%、3.5%、7.5%和16.4%。短期险和保障功能更强的长期险产品对于利率敏感度相对不高。
在预定利率下调预期之下,3.5%利率的保险产品迎来一波销售高潮。此前,2019年10年期以上年金产品利率由4.025%上限下调至3.5%之后,消费者就再也买不到4.025%的保险产品。
消费者要不要“赶紧买”预定利率3.5%保险产品?一位寿险公司总精算师认为,从趋势看,未来确实很难再指望有高收益保险产品重现,不过消费者要结合自身情况考虑。如果本身就在考虑购买保险或者确实有配置需求,比如有长期不动的资金,可以考虑购买保险来锁定收益。不建议盲目跟风购买不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否则将来退保会得不偿失。
预定利率下调后,保险产品还值得买吗?有头部寿险公司人士分析,横向看,保险产品仍有自身优势,一方面是有独特保障属性;另一方面,即使在理财属性方面,长期稳健收益仍不可替代。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在下行,银行理财等其他金融产品均打破刚兑,凸显了保险的优势。
(来源于:查股网)
查股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查股合作媒体,查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