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方证视点:怎样看待4月金融数据

http://chaguwang.cn  05-14 22:43  查股网新闻中心

  【方证视点】怎样看待4月金融数据——0515

  来源:伟哥论市

  赵伟 S1220522120002

  核心观点

  4月的金融数据表明了,在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后,金融数据出现了超季节性的走弱,虽然企业端中长贷仍维持高增,但后续持续性有待观察,年内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落在居民的消费,而一如我们老生常谈的,居民消费的关键在于信心,信心的关键在于创造“财富效应”,而当前的股市能否形成新的“财富效应”则在于当前的“双主线”行情能否实现“双轮驱动”,共振上行。

  盘面分析

  外有美公布的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美元低位徘徊,美股高位震荡运行,内有公布的经济数据及金融数据低于预期,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影响,内外因素共振,金融股及中字头股的蓝筹股大幅震荡,上周大盘走出了冲高回落走势。最终,上周大盘以下跌1.86%收盘,创业板回落0.67%,沪深两市总成交量较前一周减少约8.64%(折算),这表明大盘冲高回落走势,抑制了场外资金流入步伐,场内资金活跃度降低,市场信心不足,情绪波动较大。

  量能有所减少,结构分化依旧较大,市场热点盘中转换较快,大小市值股依旧“跷跷板”态势,追高易套,杀跌易损,场内外资金较为茫然,指数空跌为主,大盘跌宕起伏。上周五,沪深京三市有24家个股涨停,涨幅超过10%涨停板之上的个股有36家,有10家个股跌停,跌幅超过10%跌停板之上的个股有18家,有97家个股涨幅超过5%,有160家个股跌幅超过5%。

  由于蓝筹股获利回吐现象明显,加之高科技成长股及“赛道”股调整到位,资金重新流向高科技成长股及“赛道”,上周表现相对较好的为“国字号”股、电力、新能源、汽车、煤炭、家电、环保、电子、券商、银行、钢铁、化工等,跌幅居前的为建筑、石化、互联网、传媒、交运、有色、白酒、半导体、保险、商业连锁、医药等。量能难以释放,赚钱效应改善、亏钱效应依旧,题材相对较好,蓝筹大幅回落,“八二”现象重返,大盘大幅震荡,是上周盘面主要特征。

  技术面分析

  从技术上看,上周大盘走出冲高回落走势,3400点关口得而复失,3300点失守,以最低点收盘,并呈价跌量缩态势。5周线、10周线及90周周线失守,126周周线得而复失,周K线的“避雷针”形态,加之周K线组合的不规则“穿头破脚”线,短线盘中还有回调要求,20周周线支撑面临考验。

  日线技术指标显示,上周大盘低开之后盘中一度冲高,随之便一路震荡走低,以最低点收盘,并呈价跌量缩的态势。10日线反压,30日线得而复失,60日线失守,价跌量缩的量价关系,市场杀跌动力继续减缓,由于日线MACD指标死叉且空头强化,日线SKD指标空头强化,短线盘中还有回调要求,90日线支撑将面临考验。

  分时图技术指标显示,5分钟MACD指标及SKD指标连续底背离,15分钟MACD指标底背离,30分钟SKD指标底背离,60分钟SKD指标处于底部且底背离,短线盘中有反弹要求,但60分钟MACD指标空头强化,也将制约大盘回调空间。

  上证50价跌量增,中短期均线空头排列,价跌量增的量价关系,市场杀跌动力依旧较足,短线盘中还有回调空间,但指数偏离5日线较远,技术上严重超卖,盘中惯性回落后有较强的反弹要求。

  沪深300价跌量缩,中短期均线空头排列,5日线、10日线及半年线反压,价跌量缩的量价关系,加之指数偏离5日线较远,技术上严重超卖,指数盘中惯性回落后,有较强的反弹要求。

  科创板价跌量缩,5日线及90日线得而复失,半年线失守,年线反压,价跌量缩的量价关系,加之技术上的严重超卖,日线SKD指标跌至极致,短线盘中有较强的反弹要求。

  创业板价跌量缩,5日线失守,10日线得而复失,价跌量缩的量价关系,加之盘中再度回落后,日线MACD指标继续底背离,K线组合的“楔形”底态势,短线有望走出探底回升走势。

  综合各主要宽基指数的技术分析,我们认为,短线大盘盘中还有回调要求,但从之前大盘走势的规律看,叠加短线大盘严重的技术超卖态势,大盘在90日线附近有望获得支撑,但大盘也难以立即走出像样的上涨走势,短线窄幅震荡整理概率大,本周大盘有望先抑后扬,量能决定大盘运行态势,若量能萎缩,则大盘底部窄幅震荡运行,若量能有效释放,则大盘有望重启升值,走出逐步收复失地走势。

  基本面分析

  5月11日,央行公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4月,社融新增1.22万亿,市场预期1.72万亿,人民币贷款增加0.72万亿,市场预期1.14万亿;4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0%,市场预期10.2%,M2同比增长12.4%,市场预期12.6%。

  具体来看,4月信托贷款、未贴现票据分别同比多增734亿、少减1210亿;政府债当月新增4548亿、同比多增636亿,成为4月社融数据同比多增的一大支撑,从专项债发行节奏来看,4月专项债发行2648亿、同比多1609亿,财政政策前置意味仍较为明显。

  从信贷上看,在一季度信贷“脉冲式”上升后,进入4月后信贷出现明显回落,居民端成主要拖累,企业中长贷仍保持多增,但后续持续性如何还有待观察。具体来看,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0.72万亿元,同比多增约730亿元,但近五年4月信贷平均水平约为1万亿,明显弱于季节性。一季度持续的信贷“开门红”虽较大的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也透支了一部分居民的需求。具体看,居民部门短期贷款、长期贷款当月分别新增-1255亿、-1156亿;分别同比少减约600亿及多减约840亿。值得注意的是,居民中长贷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第三次负增长,且为有数据以来的单月最大历史跌幅,说明当前居民的购房需求仍较疲软,这与4月房地产销售量价齐缩,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减少17个百分点,商品房价格同比也继续下探等数据可相互印证。

  企业端中长期贷款再创新高,成为4月信贷数据中难得的亮眼项,但当前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持续高增与其他经济数据所展现的经济复苏程度以及直观感受上似乎存在背离,这一方面或是由于当前企业中长期贷款仍与基建的关联度较高有关,除大基建、大央企以外的其外融资意愿较低,这一点可从财政政策的提前发力及地方项目加速上马中可体会出;另一方面,当前经济或许也存在“脱实向虚”的可能性,这一点从4月非银贷款高增中得以体现。后续来看,地方项目逐渐进入“空窗期”后,企业中长期贷款能否继续成为信贷的重要支撑还需观察。

  4月M1同比增速回升至5.3%,M0、M2则回落至10.7%、12.4%。从存款来看,存款余额增速回落至12.4%,但仍高于贷款增速。具体来看,居民存款当月季节性减少1.2万亿,同比多减4968亿、自2022年2月以来同比首次转负。

  从居民存款的去向来看,一部分流向消费,进入4月以来,居民出游旅行消费热情逐渐上涨,至五一黄金周达到高峰,据文旅局数据,五一黄金周期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但在出行规模提升的情况下,人均消费却有所回落,据估算,2023年黄金周期间,居民出行人均消费水平约为2019年的90%。居民人均消费的下滑也指向了当前居民的经济预期仍未恢复,消费欲望虽有提升,但处于对未来可持续收入的悲观预期,消费行为有所缩水。

  居民存款的另一大去向则是投资,其中一部分流向楼市,但并未用作购置房产,更多的或仍用于提前偿还房贷,一方面4月房地产销售仍处于量价齐跌的情况,但二手房挂牌量却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企业存款并未出现明显的同步增长,资金并未实现从居民端向企业端的转移,这其中或许就体现了居民端修复个人的资产负债表行为。

  居民存款用作投资的另一部分应该就是流向资本市场,但这部分增量资金如果已经入市又似乎与4月以来市场持续的存量博弈状态相背离,我们认为,从行为逻辑上看,居民存款在4月大幅减少的原因除了临近假期居民有取款需求以及风险偏好提升等原因外,还有最主要的原因,即存款收益下滑,受此影响,或将有部分资金选择将存款转为投资,而偏好储蓄的居民一般风险偏好都较低,因此在投资的选择上,或许风险及收益都较低的理财产品更为贴合这部分人群的喜好。但在4月AI行情“如火如荼”的情况下,风格较为稳健的资金或许并没有太好的入场机会,因此场外资金的量或许已经明显增长,但受市场走势所影响,还未选择进场,因此市场仍维持存量博弈格局。

  后续来看,4月的金融数据表明了,在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后,金融数据出现了超季节性的走弱,虽然企业端中长贷仍维持高增,但后续持续性有待观察,年内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落在居民的消费,而一如我们老生常谈的,居民消费的关键在于信心,信心的关键在于创造“财富效应”,而当前的股市能否形成新的“财富效应”则在于当前的“双主线”行情能否实现“双轮驱动”,共振上行。

  操作策略

  上周北上资金共净流入99.6亿,其中沪市净流入99.68亿,深市净流出0.08亿,但从上周的市场结构上看,大金融、大蓝筹、大央企均有所走弱,题材炒作行情再度火热,后续来看,4月虽经济数据不及市场预期,但经济复苏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同时相对应的政策释放力度后续预期提升。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国字号”股、新能源、TMT强势股、“AI+军工”、“AI+医疗”、“AI+制造业”及“三低”股,回避短期涨幅过高股、退市风险股及垃圾股。

  择时模拟股票组合

  图表1:2023模拟股票组合

  数据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 WIND资讯

  图表2:组合相对沪深300收益图

(来源于:查股网)
查股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查股合作媒体,查股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3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