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A股流传的“4月决断”,真能挖到主线吗?

http://chaguwang.cn  04-14 15:02  查股网新闻中心

  咱们A股常有“四月决断”一说,指的是“4月前后的市场表现和风格特征往往决定了全年的市场整体走向”。简单理解就是:4月左右涨势突出的行业,很可能就是当年的主线。

  单看近3年的市场变现,似乎也能一定程度印证该“规律”。

  2020年:“创业板”经历3月下跌后,从4月开始走强,而“创业板”的牛市行情则贯穿全年。

  2021年:“宁指数”同样在经历3月下跌后,从4月开始上涨,行情贯穿全年。

  2022年:“周期板块”中的煤炭、石油、钢铁等行业,均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于4月前后迎来大涨。

  其实,咱们A股市场一直都会流传各种充满“玄学”色彩的说法,比如“四月决断”,比如“世界杯效应”,“丁蟹效应”等等。你说要是完全靠这些“效应”预测市场走势,那未免显得太草率了些。

  既然是“玄学”,那为什么这些“效应”会长期在A股流传呢?

  核心原因就在于这些事件与股市涨跌,的确存在一种莫名的相关性。虽然不是铁律,但是多了解和研究一番,也能加深我们对市场和情绪的把控。

  为什么会出现“四月决断”现象?

  我也看了不少专家和机构的分析,总的来说,出现“四月决断”的原因主要有2个。

  1. 3、4月召开重要会议,明确全年货币与财政政策更清晰

  随着3月“两会”的召开,市场对于全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均有所修正;而在4月下旬的政治局会议上,往往会对年内的经济工作定调。而A股又受政策影响很大,如果当年货币政策基调是宽松,大概率市场就会向好;如果政策特别看重某行业,如拉动内需、数字经济等,那么当年的投资收益就会更有空间。

  2. 年报和一季报陆续披露,“业绩驱动”行情将取代“题材炒作”

  每年一季度都处于“数据真空期”之中。主要是因为春节假期的影响,宏观经济数据会减少发布频次;而上市公司则会因为在1月就发布了四季报,所以在Q1后期也没有更多其他数据发布来佐证业绩。于是,那些善于“追热点,讲故事”的个股就开始炒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年的一季度,各种热点频发,行业轮动是非常快的。

  而到了4月份,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发布上一年的年报和今年的一季报,那些靠热点概念炒作的“妖股”则会被现实不佳的业绩数据打回原因。而那些在一季度与市场热点无关的“低调”的优质个股,则会因为增长的业绩,重新获得资金的追捧。

  今年“四月决断”后的行情,将如何演绎?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不要预测市场。但是,今天是个美丽的周五,咱们可以心态上轻松一点,抱着“学习分享”的心态来看待今天的文章,也算是进一步加深对当前市场的了解。

  前面提到,出现“四月决断”现在,主要是因为“政策面”与“业绩基本面”共同的影响。那么,我们不妨就这2点来分析一波。

  1.政策面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①报告提出2023年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②报告着力扩大内需,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022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

  ①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

  ②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

  ③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④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

  ⑤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

  因此,单看今年的重点政策,可以看出:消费复苏仍有望成为今年主线。

  2.业绩基本面

  在今年一季度,A股出现罕见分化现象。

  ● 一边是“数字经济、AI、电子”一路高歌猛进,一路向上狂飙;

  ● 另一边“消费、医疗、新能源”不仅不涨,反而一路跌跌不休。

  而当前这个极度分化的行情,很可能伴随着四月的各项数据落地,出现明显扭转。

  比如今年最靓的仔“AI”板块在我国的实际技术进展,很可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短期内无法成为上市公司的收入。

  随着“四月决断”的到来,或许在一季度被看不起的“消费、医疗、新能源”会不会迎来暖春呢?

  除了我们最近要留意企业的一季报,还要留意刚刚“交卷”的一季度宏观数据。

  2023年一季度收官,诸多宏观经济数据公布,最亮眼的数据自然就是“M2和社融”,二者均刷新历史同期新高!

  ● 先单看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今年3月金融数据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年初以来地产销售尤其是二手房的回暖,前期持续偏弱的居民中长贷本月出现明显改观。

  ● 今年一季度整体来看,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

  社融(社会融资)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既包括从金融机构贷款,还包括债券、股票等在二级市场上的融资方式。

  社融是经济增长“领先指标”,如果社融增量大幅提升,说明这段时间实体经济借钱比较多,预示着后续经济更有活力。比如当市场处于底部时,社融数据的改善能够反映经济复苏的预期,从而带动市场反弹。

  总的来说,“四月决断”这种说法,虽然带有玄学色彩,但是也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分析市场的思路。在今年出口方面的压力背景下,促消费、扩投资将是经济发展重要抓手。2023年可能会看到消费场景的修复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今年以来,居民储蓄率不断攀升,消费力潜力空间较大。2023年,伴随经济复工复产的加大和日常生活场景的修复,可能会看到消费链条的大幅改善,值得期待。

  经济周期需要时间的清洗和沉淀,虽然短期数据并不能非常准确地预测未来,但是对经济回暖的趋势也是有迹可循的。对我们当下来说,复苏的大旗还在挥舞,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九思近期最热门的有基金售后、基金营销、专业投资三个专题课程。同时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课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九思基哥(电话/微信18608036474)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3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