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编辑 彭水萍
兔年首周,A股主要股指走势略低于预期,沪指与深成指表现平平,涨跌不一,每经品牌100指数同样冲高回落,周跌1.94%,以985.09点报收,退守1000点以下。
从2023年1月整体表现来看,每经品牌100指数依旧强势,月涨7.88%,实现月线“开门红”。
不少券商机构表示,在经济复苏的大前提下,依旧看好A股春季行情。
北向资金助推行情持续
2023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处在内外共振向好的基调之上,主要指数呈现“开门红”姿态。
指数估值总体抬升,创业板指、科创50上行显著。小盘股表现优异,中估值领涨。成长风格整体表现占优,一级行业除商贸零售、社会服务微跌外均收涨,计算机、汽车、电力设备估值抬升明显。
从主要股指来看,沪指、深成指以及创业板指1月月涨幅分别为5.39%、8.94%以及9.97%。每经品牌100指数实现月涨7.88%,表现突出。不过,从兔年首周走势来看,上述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调整,其中每经品牌100指数调整幅度稍大,周跌近2%,春节假期前大涨的公司假期后表现不佳。估值方面,每经品牌100指数整体估值仍为10倍,价值明显低估。
招商证券表示,1月的反弹主要是外资主导,国内资金相对谨慎,春节假期后在业绩真空期、经济复苏预期强化背景下,内资有望更加活跃加仓。海外方面,美联储2月1日议息会议决议,在美国债务压力、通胀回落和经济走软的背景下,美联储加息逐渐走向落幕。总的来看,A股已重回上行周期,进入为期两年的“结构牛”,短期上行节奏有望进一步加速。
上海证券则分析指出,春节假期期间国内消费数据虽有明显反弹,线下社交场景的全面放开叠加传统消费旺季带来了显著的需求回暖,但总体仍呈现“温而不沸”的复苏形态,假期后复苏力度和节奏需依据居民就业、收入以及地产销售数据出现实质好转来验证。而当前消费复苏大环境、政策端稳经济利好和美国通胀压力缓解或将共同支撑2023年一季度市场行情,北向资金在海外风险偏好持续回升催化下仍然有流入空间。
在资金面较宽松的大环境下,短期内市场还是在“疫后修复”+“政策预期”两个逻辑下演绎,注意消费板块的预期修正与春节假期前后市场风格向成长的切换。
三因素促新能源车反弹
顶流基金经理杨锐文去年多次在其业绩报告中乐观看待新能源车的发展,其认为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推出,新能源车的体验相对于传统燃油车进一步拉开,另外,现在只是车的智能化时代的开始,未来充满期待与想象。
此前疫情反复、补贴退坡、材料供不应求价格高位三大因素引起市场对新能源车销量担忧,锂电板块“估值、预期、股价”三者均处于历史低位。当前看三大因素均有所好转。
首先,疫情端,全国各地疫情陆续过峰,居民侧出行回归正常进店率提升,出行的防疫需求等都将拉动新能源车需求;其次,补贴端,国补退出后车企大多部分或全额承担补贴,且特斯拉、问界、小鹏等为抢占销量已率先超额降价,应重视车企对销量重视程度,此外上海等部分地方政府已率先出台2023版针对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政策,或预示更多地方政府有望出台更多地补政策;再次,材料价格端,中上游材料大多确定性降价,为电池-整车降本打开空间,产业步入“价跌量增”周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乘联会发布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测,其中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36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43.8%。
长证证券指出,1月因疫情及新年因素影响,为车市传统淡季。随着疫情防控优化调整,第一轮感染高峰期结束,经济活动复苏,新能源车市有望回归常态化。此前国补退坡使得车企争相调价,新能源购车成本增加,但多地政府均陆续出台政策,刺激新能源车消费。
目前,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均凭借中国完善的本土产业链优势,打造了具有“高智能化、高配置、高性价比”的新车型。凭借远超竞品的产品力,抢占合资、外资品牌主导的“30万+”市场,重塑自身品牌形象,以实现价格+销量的双重突破。
不过今年1月,特斯拉率先下调售价至20万~25万元价格区间,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刺激需求。头部新势力企业如蔚来、理想等因产品价格带与特斯拉差异较大,受影响有限。小鹏及二线新势力品牌或受到一定冲击;作为应对,小鹏和问界跟随特斯拉下调产品售价,强化竞争力。此价格带的传统合资品牌燃油车因其在性能和智能化方面的全面劣势,或将受到最大冲击。特斯拉此举将加速车企竞争,鉴于自主品牌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提升,看好新能源车自主品牌在2023年崛起。
龙头出海凸显品牌价值
兔年首周,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中,新能源车板块表现独占鳌头,比亚迪、广汇汽车分别占据周涨幅前两位,单周涨幅分别为9.23%和6.02%,长城汽车以及长安汽车周涨幅也在5%左右,赚钱效应重新显现。
投资价值方面,国内龙头企业比亚迪2022年纯电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1.1万辆,同比增加184%;插混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4.6万辆,同比增加246.7%。其仰望品牌及“易四方”全新汽车动力架构发布,技术引领品牌及需求快速向上。今年,比亚迪还将发布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构建包含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及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的产品矩阵,满足用户多方位的需求。
从海外市场来看,比亚迪2023年1月出口新能源乘用车1万辆,环比减少8%,2022年累计出口5.6万辆,同比增加307.2%。考虑到海外新能源补贴持续及公司产品力的优势,比亚迪出口新能源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
新能源SUV优势明显的长城汽车,在2022年不断夯实新能源产品实力,公司旗下各品牌全面焕新。其中,哈弗以“新能源SUV专家”的全新定位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第三代H6 DHT-PHEV正式上市;魏牌作为“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推出摩卡DHT-PHEV和拿铁DHT-PHEV,致力为用户打造“0焦虑”舒适出行体验;欧拉推出闪电猫、芭蕾猫满足用户多元化用车需求,搭载无忧电池、ORA-PILOT 3.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超流线纯电轿跑闪电猫也即将上市;坦克发布“越野+新能源”技术路线以及越野超级混动架构,开启新能源越野时代;长城炮步入品牌2.0,全面To C,打造全球化用户品牌。
同样,在全球化领域,长城汽车2022年海外新能源车型共销售13.2万辆,同比减少3.8%,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12.4%,公司持续精进纯电、混动、氢能技术,智能DHT迎来了首次升级,新能源车型渗透提升。
平安证券称,随着供应链物料问题的解决,长城汽车品牌、渠道、用户、数字化以及终端运营五大平台全面赋能各整车品牌,加之大单品WEY大六座SUV蓝山、哈弗H-DOG等系列新车型陆续上市,公司有望走出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