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10日讯(记者 闫军)明星基金经理“光环”不减,睿郡资产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董承非新年首次发声,一个小时直播吸引了3万投资者的目光。
1月9日,百亿私募睿郡资产直播2023年度思考。直播开始,董承非直言,这不是传统意义的策略报告,没有对具体行业配置的判断,而是分享了他对2023年开放式思考。
整场直播下来,董承非相对给出较为清晰观点是新能源和港股,而对于近期表现较好的消费,则多次强调“不存在明确的结论”。
新能源革命开启,动力煤或将见顶
俄乌战争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涨,能源成为2022年投资的关键词。全球油价上涨带来利润的大幅提升,回到A股,从全年角度来看,煤炭板块是去年所有行业中唯一大幅正收益的行业,可以看到2022年业绩表现前列的基金经理基本上是重仓了煤炭。
董承非表示,能源价格飙涨也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对比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能源价格暴涨经验,董承非提出“大宗是否还有一个超级周期”的疑问,对此,他比较坚定看多大宗和能源价格。原因在于过去十年多中,资本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为主的投资上,对于大宗商品、传统能源的投资不足,叠加新旧能源交替过程中,传统煤炭、石油的固定资产资本开始并没有明显上行,这意味着在供给受限的背景下,能源价格上涨具有持续性。
董承非还强调,市场过于把关注点放在传统能源的供给增速上, 而似乎忽略了广义能源投资的大幅增加(主要是加上新能源),且新旧能源的供给端可能都存在低估。近两年对光伏、风电以及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投资如火如荼,带动整个能源领域的投资热度。
能源不确定性更多体现在动力煤上,董承非认为,动力煤需求是负增长的,原因在于,动力煤的非电需求主要是建材和化工,两者占比接近25%。这两个行业的需求和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明年地产在建面积大概率下滑,建材和煤化工行业产量大概率下滑,进而动力煤需求会下滑。
此外,火电行业对煤炭需求负增长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中国风光年装机量超过150GW,就能满足每年新增的电力需求;预计2023年是中国火电需求见顶的元年,后面火电行业对煤炭需求会持续负增长。由于是技术进步推动的,是趋势性而非周期性的。
对于新能源的趋势,董承非相对坚定,他认为,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刚刚开始,体量上,从量变到质变,开始挤压传统能源市场份额。节奏上,全球替代稍晚于中国,但时差也就1-2年,是必然发生的。这几年光伏行业过量投资为未来光伏价格下跌埋下伏笔,未来新能源装机很有可能超过预期,对就能源的替代也会加速。
大消费板块“尚无定论”
正如董承非在直播开始所言,此次路演更多地是提供开放式思考,在消费板块,他表示,并不自信,尚未有明确结论。
从过往来看,董承非称消费经历了“躺赢”的十年,白酒成为最好的行业,但是董承非认为,白酒行业治理结构、勤奋都乏善可陈,像二战后的产油国,依然是“躺赢”。
对于接下来消费会有怎样的变化?疫情政策优化之后消费能否继续重复辉煌?董承非表示,没有结论。但是有一些慢变量的出现让消费的复苏之路充满挑战。具体为人口总量增速的一路向下、老龄化社会消费意愿的下降、财富效应消失以及消费品公司国际化扩张几乎为零。
董承非强调,尤其是当前这些大的消费公司,在国内市场饱和后,能否在海外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成为挑战。
2023年“再平衡”成关键词
对于2023年的配置上的思考,董承非总结了三个“再平衡”。
第一,上下游利润的再平衡。过去,上下游行业ROE走势是趋同的,但是由于俄乌冲突和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2022年年A股上下游行业的盈利能力反向运行,且相关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种上下游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程度,在历史上少见,未来上下游利润的“喇叭口”般的持续扩大不可持续。2023年,上下游利润的不平衡会改善,利率向下游转移。
第二,实和虚的再平衡。实体经济目前受到疫情的影响要远大于金融行业,盈利能力上也有较大差距。因此,未来金融反哺实业可能是必要的,也是可以预期的。董承非也表示,睿郡资产在金融行业配置不多。
第三,港股和A股的再平衡。2021年以来,港股给投资人带来的投资感受相对较差,主要原因是互联网行业红利的消失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估值水平的收缩。未来大环境的改善会让港股和A股表现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