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港股已收官,南向资金全年合计净流入港股市场超3800亿港元,集中流入头部互联网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其中腾讯控股全年被加仓超800亿港元,成为2022年南向资金流入最多的个股。
据华通证券统计,南向资金交易额已经占到港股市场平均日交易额的25%左右,成为影响港股市场的重要力量。
2022年前十个月,港股市场持续大幅下行,恒生指数一度从年内高点25000点左右跌至最低点15000点左右。进入11月,在政策端密集利好释放、海外流动性预期改善下,港股市场出现拐点。恒生指数11月、12月分别上涨26.62%、6.37%。展望2023年,多家机构认为,港股市场有望持续回暖,港股的下一轮上行周期将更大程度上依赖基本面的修复。
逆势大买超3800亿港元
截至12月30日,南向资金2022年共计净流入3862.81亿港元。2021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高达4543.96亿港元。2022年南向资金再度创下高位净买入额。
以月度来看,2022年12个月南向资金均延续买入之势,尤其在港股跌幅最大的3月及10月,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对恒指起到了一定护盘作用。
11月,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超500亿港元,而恒生指数当月上涨26.62%,创下十年最大月度涨幅。南向资金在10月、11月对腾讯、美团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大举抄底,对后续行情的反弹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从结果看,抄底资金也盈利颇丰。
“11月份以来港股开启大幅上涨行情,南向资金在阶段性博弈中实现了对外资的胜利,这在港股历史上尚属首次。”平安证券分析师薛威认为,在港股10月份的持续下行中,外资出于恐慌情绪不断抛售,而南向资金持续逆势买入。11月港股开启大幅上涨行情,外资重新流入。南向资金不断增加对港股的投资,对于港股的定价权不断增强。
据华通证券统计,自互联互通机制建立以来,南向港股通8年累计成交30.4万亿港元,累计2.6万亿港元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按照2022年港股市场平均每日交易额1239.72亿港元计算,南向资金的交易额已经占到港股市场平均日交易额的25%左右。
腾讯控股被加仓超800亿港元
南向资金买卖的焦点最能够表明其看好的行业和交易意愿。2022年,南向资金最关注的仍是以腾讯控股为代表的互联网股,也包括一些新能源汽车和能源股。其中,中国海洋石油是南向资金2022年新的重仓股,中国海洋石油全年涨幅接近50%,南向资金充分摘得了“胜利的果实”。金融、消费、大宗商品类的龙头个股则遭到南向资金大幅卖出。
截至12月30日,南向资金年度净买入额最高的五只股票为腾讯控股、美团-W、中国海洋石油、药明生物、快手-W,年度净买入额分别为833.23亿港元、376.26亿港元、201.67亿港元、181.74亿港元、163.41亿港元。
南向资金年度净卖出额最高的五只股票为建设银行、舜宇光学科技、工商银行、长城汽车、华润啤酒,分别净卖出69.88亿港元、59.49亿港元、44.55亿港元、34.1亿港元、30.44亿港元。
港股2023年行情展望
2022年,恒生指数下跌15.46%。2022年前十个月,港股市场持续大幅下行,恒生指数一度从年内高点25000点左右跌至最低点15000点左右。进入11月,在政策端密集利好释放、海外流动性预期改善情况下,港股市场出现拐点。恒生指数11月、12月分别上涨26.62%、6.37%。
光大证券(维权)张宇生团队认为,港股当前拐点已至,随着经济复苏政策的逐步落实,市场有望持续回暖。港股市场的逻辑也将回归盈利本身,届时企业的盈利和景气度回暖将带动港股市场进入上行通道。整体来看,随着基本面回暖,港股长期将持续复苏,而短期内可能维持震荡。
华通证券研报认为,2022年,国际投资者贡献了港股证券市场成交额的大约41%。南向资金逐渐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力量,交易量约占港股交易量的25%左右。华通证券认为,通过对比美国PPI及CPI,以及失业率情况,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动力不足;同时内地2023年大概率会维持当前的货币政策,整个港股资金面较为宽裕。港股2021年到2022年近20个月里,恒生指数跌幅最高达到53%,下跌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当前港股处于超跌后估值偏低的状态。
国信证券海外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王学恒认为,目前市场面和资金面已将港股带出了10月末的低位。一方面,在经济周期研究框架下,我国经济复苏将在2023年1月后到来,2022年四季度的上市公司业绩将面临压力;另一方面,1月末的春节假期也导致一部分投资者不愿意在基本面趋势明朗前介入。
国信证券认为,港股的下一轮上行将更大程度上依赖基本面的修复,但这尚未到来,同时这也将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对于趋势性的业绩上修,王学恒倾向于发生在2023年二季度。建议投资者在2023年上半年布局高股息个股,行业上建议关注互联网、医药、房地产、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