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北向资金再度大举抢筹,单日净买入81.41亿元。A股2021年行情即将收官,但北向资金的买入热情依旧。截至昨日收盘,12月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840亿元,大概率将创下月度净买入额的历史新高。
回望年初,海外疫情反复,叠加主要指数公司均已完成对A股的纳入,来自被动资金的增量规模逐渐缩减,市场曾普遍预期北向资金2021年流入A股的规模不会进一步扩张。
但事实却是,外资流入在2021年仍保持了出人意料的强劲态势:北向资金大举增配A股超4000亿元,刷新2019年约3500亿元的净买入纪录,创沪深股通开通以来的新高。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今年以来获得了北向资金的大幅加仓,宁德时代一跃成为北向资金第二大重仓股。展望2022年,外资将继续增配A股成为新的市场共识,我国经济的高成长性、制造业的高竞争力,以及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开放,都有望吸引外资继续流入。
今年以来净流入额创历史纪录
截至12月30日,A股北向资金的2021年净买入额已达4275.95亿元,远超2019年全年3517.43亿元的历史纪录。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916.9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358.98亿元。
尤其是11月15日至12月19日期间,北向资金连续5周净买入。其中,12月6日至10日的单周净流入达488.34亿元,创北向资金单周净买入额历史纪录。此前的单周纪录是在今年5月,当时北向资金单周净买入468.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三大国际指数集中纳入或扩大A股的纳入因子。在此背景下,当年北向资金流入额超3500亿元。而今年以来,MSCI、富时罗素暂未进一步提升A股的纳入因子。这也意味着,今年逾4000亿元的外资流入并非被动资金跟随指数“机械配置”的结果,而是主动型资金在增配A股。
根据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统计的外资基金流向数据,海外基金流入在2015年至2020年间,都以被动资金为主,主动资金则波动更大,流入趋势较不明显,这也与2015年至2020年间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大型指数公司逐步纳入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的背景相吻合。而今年以来,EPFR所追踪的外资主动资金的流入A股规模快速提升,中国资产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逐渐上升。
高端制造业龙头获外资青睐
回顾今年以来的调仓动向,北向资金向成长风格转变的特征明显,这也显示出,在全球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中国高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获得外资认可。
从持股和配置的行业特征看,北向资金当前的主要仓位仍集中于消费类股票,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为代表的大消费行业仍是外资持股中绝对占比最高的板块。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贵州茅台仍稳居北向资金重仓股首位,持股市值超1800亿元。此外,美的集团、五粮液、中国中免、伊利股份也位居北向资金前十大重仓股榜单。
但从趋势上看,北向资金对中国制造业资产的配置今年以来迅速提升。2020年末,新能源龙头股宁德时代是北向资金的第九大重仓股,截至今年12月29日,宁德时代已跃升为第二大重仓股,持股市值超1100亿元。此外,隆基股份也超越五粮液,跃升为北向资金的第五大重仓股,电气设备行业目前已成为北向资金的第二大重仓板块。
中金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大部分的北向增量资金都流入了中游制造业。在4000多亿元的净买入中,有超过1000亿元流入电气设备行业,化工、电子两个行业也分别获得567亿元、472亿元的净买入。相比之下,年内表现疲软且估值处于高位的食品饮料板块则出现148亿元的净流出,是流出最多的行业板块。
除了买入电气设备、化工、电子等制造业板块,外资在2021年还选择逆势加仓调整较多的银行、计算机和医疗板块。数据显示,银行、计算机、医药生物板块年内分别获得436亿元、395亿元、316亿元的北向资金净流入。
严管“假外资” 利好“真价投”
在监管层面,12月17日,证监会就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下称“新规”)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沪深股通投资者不包括内地投资者”,规范内地投资者返程交易行为,对所谓“假外资”实施严格监管。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假外资”的规模不大,新规对市场影响不大。长期来看,严管“假外资”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不断走向规范与透明,助力市场的高水平双向开放。
兴业证券研报分析认为,通过港交所披露的托管机构类型,可将北向资金拆分为外资银行(配置盘)、外资券商(交易盘)及中资机构。在三类资金中,托管于中资机构的交易频率较高的资金中,就可能存在部分所谓“假外资”。
兴业证券表示,从三类资金的占比看,目前北向资金以配置盘为主且占比稳步提升,交易盘占比持续回落,中资机构类占比不大,近年来占比一直稳定在5%以内,且多数并非“假外资”。就总量来看,“假外资”体量很小,而严监管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北向资金的“外资”属性。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康崇利表示,“真价投”不会受“假外资”退出的影响。他认为,沪深港通机制开通以来整体运行平稳,在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引入境外长期资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沪深港通机制,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
2022年外资将继续拥抱中国资产
拉长时间周期看,尽管波动时有发生,但外资持续流入依然是趋势性方向。展望2022年,多数机构对北向资金的流入持乐观态度:即便经历了数年的持续流入,但外资当前在A股的持股比例仍然偏低,且中国经济增长仍有韧性,制造业优势“初露峥嵘”,未来外资流入还有进一步扩容空间。
兴业证券全球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坚定表示,外资明年将继续拥抱中国资产。一方面,2022年人民币汇率有望维持强势,有利于海外投资者配置中国优质资产;另一方面,近年来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推进,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提高。
在张忆东看来,外资“均值回归”的投资思路值得重视,投资者明年适合进行防守型配置。首先,可关注行业景气均值回归的修复性行情,包括社会服务业、航空机场业等受损于新冠疫情的领域,以及猪周期的回归;其次,可关注估值均值回归的修复性行情,左侧布局房地产、金融等低估值板块。
中信证券预测,明年外资的净流入量相对今年会继续增加: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及没有新指数纳入的前提下,北向资金2022年有望净买入4000亿元。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预计2022年将有约750亿美元北向资金流入A股。
(来源于: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