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接近尾声,部分上市公司控股或参股的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成绩单”也陆续揭晓。尽管今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但许多基金公司仍然凭借品牌效应、渠道营销策略、创新产品开拓等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盈利的首尾差距也在拉大。业内人士认为,基金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强者恒强”现象显著,但中小基金公司若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也能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基金公司上半年成绩亮丽
上半年的市场波动令权益类基金整体规模缩水,但许多基金公司的盈利情况依然亮眼。
8月29日晚间,景顺长城基金的股东长城证券公布了半年报。数据显示,景顺长城基金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接近22亿元,同比增长3.09%;实现净利润7.56亿元,同比增长5.01%。
农银汇理基金今年上半年也实现了1.21亿元的净利润。8月29日,农业银行公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农银汇理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达41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8亿元。
多家知名度很高的头部基金公司,也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在已披露净利润的基金公司中,富国基金、华夏基金等公司的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同时,据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的半年报显示,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华安基金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8.73亿元、9.54亿元、5.1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分别增长超8%、21%、13%。
震荡市巧打“特色牌”
与大中型基金公司相比,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也凭借特色经营取得了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
西部证券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其参股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30%,净利润同比增长98%;国脉科技半年报也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其参股公司兴银基金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3%,净利润同比增长22.48%。
梳理可见,这些中小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或是加大了渠道开拓力度,或是发力创新产品,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打出了各自的“特色牌”。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固收类产品在渠道推广方面更具有优势。公司历来深耕固收类产品,今年以来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持续营销投入,总体盈利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某中小基金公司人士说。
新发基金的有序推进也令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规模上升。以兴银基金为例,该公司今年5月成功发行了一只创新型产品——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首发规模超过33亿元,对于其现有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来说增量不小。
存量竞争加大行业差距
随着公募基金市场逐渐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基金盈利首尾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今年以来,基金业绩“有人欢喜有人忧”,部分基金公司上半年盈利甚至为负。
近日,国盛金控(维权)、南华期货披露的半年报分别显示,江信基金上半年亏损近0.25亿元,南华基金也亏损了0.12亿元。
“上半年市场波动,基金规模扩张较难。对部分小公司来说,在收入缩水而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较易形成亏损。”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蒋睿说,基金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强者恒强”现象显著,但中小基金公司并非没有逆袭机会,如果能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也可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基金研究人士认为,各基金公司的背景、发展路径、高管履历、人才培养机制有差异,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互联网时代机遇很多,最大化发挥自身优点、提高客户体验感、增强客户黏性,中小基金公司应该能找到发展突破口。
(来源于: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