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少数派投资
2022步入尾声以后,形势变化很快。
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各地开始撤码收摊,瞬间还有点不适应。
不慌,第一波放开后的感染可能会在短期内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大概会回落到平稳期,备好药,戴口罩,多喝水,勤消毒,做好心理预期。
市场的反应总是快人一步,对于放开的利好和医药的紧缺迅速带来了行业轮动。
从风向上看,“后疫情时代”来临,新的方向已经展开,我们,要“全力拼经济了”。
11-12月,各地政府商务部门纷纷抢跑,出海抢单,浙江、苏州、广东、四川等省市覆盖了日本欧洲等地,收获颇丰。
上周(12.6),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对于2023年指明了基调,“稳”就一个字。
会议强调,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今年以来,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艰巨繁重”,明年将会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一年。
三稳强调的是要稳中求进,2023将会是一个新的起点。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从宏观政策看来,会议明确要求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方向上是边际宽松的,但是又有别于大水漫灌,更多是在稳定物价的前提下平稳过渡,促进经济增长。
这两年在疫情影响下大家普遍觉得生意不好做,中小企业的融资意愿降低,内需不足。降低利率有利于提振信心,促进消费。给实体市场吃了定心丸的同时也会激发资本市场的活力。
消费和投资
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今出口这一部分在国外通胀严重的情况下需求下降,暂时指望不上。
稳增长的重心落在了国内的需求上,那么就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各行各业的供给侧改革正在发生,疫情政策放松后,营商环境开始改善,就业环境和收入水平也需要配合改善。当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震动消化完毕,企业和个人的预期进入正向循环才会让车轮滚动起来。
房地产这个行业虽未提及,但截至12月出台的“三支箭”已经落靶,懂的都懂。
产业、科技与创新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被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卡脖子”是笼罩在我们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我国科技发展中必须逾越的障碍,中国经济正处于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关键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因为有天然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等优势,驱动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GDP水平的提高。
当传统要素驱动力不再,技术创新决定了我们在全球分工中的新角色。
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科技的自立自强获得发展的主动权。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硬科技行业实现国产替代与创新发展势在必得。
那跨年行情怎么看呢,刚一放开,资本市场先闻风而动了。
航空、旅游、消费、医药以及稳增长相关的地产、基建等板块,在过去两年受压制比较多的部分有了一定的修复和反弹。
经济发展基调已定,市场迈入新阶段,关注中长期发展中孕育的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