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大盘走势&资金动向&盘面分析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大潮退去,谁始终穿着“泳裤”?盘点那些投资始终穿着“泳裤”的基金经理

http://chaguwang.cn  11-28 15:00  查股网新闻中心

  来源:聪明投资者

  拉了一个简单,有意思的数据。

  就是想看看有哪些,长期和最近三年跑下来业绩还不错,投资始终穿着“泳裤”的基金经理。不管市场喧嚣也好、低迷也好,对泡沫总会持有距离,坚持不去“买贵”。

  巴菲特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去年以来退潮的市场,正好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在2020年底和2021年1初,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抱团的基金经理,过去近两年业绩回撤超过50%的比比皆是。

  用了三个定量指标来做初筛。

  一是任职时间满三年;二是长期业绩和最近三年业绩优异(今年以来少亏甚至赚钱);三是重仓持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即PE和PB一直都不高(2020年底组合PE为20多倍,甚至更低)。

  此外,再挨个而比对下持仓情况,进行逐一分析。

  筛选下来会发现,浪潮退去时还穿着“泳裤”的基金经理,除了大家熟知的丘栋荣和姜诚(两位今年以来都有绝对收益),还有以下几位:

  必须得说,其中不乏周期背景出身的基金经理,在“不买贵”且业绩不错这件事上,比较自带基因。

  一起来看详细看看这些基金经理的持股特点。

  杜洋是聪投“追踪中生代”系列的重点观察对象,在9月我们也深入分析过他(插入链接)。

  而此次杜洋在“不买贵”的角度筛选下,尤其突出,不管是PE还是PB,都保持了极低的水平。

  目前在管的基金风格差异较大,有重仓持有银行、地产、建筑等传统行业的,有主攻电子和生物医疗的,也有在金融、消费等行业均衡分布。

  此次我们主要看聚焦银行、地产、建筑等传统行业的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

  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初,即使经历了2015年、2018年以及今年这几次大熊市,不管短期还是长期业绩都依旧可圈可点。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5日,该产品任职总回报达291.40%,年化回报为19.21%,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从2019年至今收益,每年分别为54.05%、107.00%、27.46%、0.15%。状态都不错。

  纵观近几年的行业分布,一直是比较均衡的,但不同阶段会有行业的轮动。

  比较明显是2020年下半年。

  2020年三季度的前十大重仓为阳光电源林洋能源坚朗五金青松股份慈文传媒火炬电子分众传媒泰和新材金山办公晶澳科技

  杜洋在当年四季度开始减持电力设备和传媒,同时大手笔加仓银行和建筑。

  在2020年底,整个组合的PE不到8倍,PB不到1倍。

  另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杜洋又加大了对地产行业的配置比例。

  从最新行业分布看,银行、建筑、地产这三个行业均保持在一个稳定且占比相对较高的状态。

  从2020年四季度至今,战略转型前十大重仓股的平均PE一直在10倍以下,换手率维持在2-3倍左右。

  具体到持仓,从目前看中国建筑是杜洋最爱的建筑装饰类个股,这也是中泰资管姜诚的“爱股”。

  最新的前十大中有6只银行股,分别是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广大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使得今年三季度成为“含银量”最高的一个季度。

  其中杭州银行和江苏银行两家城商行是今年首次上榜前十大,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重仓次数均已超过10次。

  地产股中,保利发展是在去年三季度(首次重仓是在2015年三季度)进入前十大,招商蛇口金地集团是在去年四季度首次进入前十大。

  2020年下半年一直是核心资产的主场,估值泡沫普遍偏高,通过后视镜看杜洋当时四季度的果断换仓,可以判断杜洋对市场的敏感度以及对风险的把控度都是非常之高的。

  华商周海栋:周期成长两手抓,七年长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去年以来资源股顺周期股占比明显增加

  周海栋在2010年加入华商基金,任研究员、投资助理,2014年正式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经历过15年、18年和今年的三次市场“洗礼”。

  在做投资之前,周海栋还在上海慧旭药物研究所、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金工作过,实业经历较为丰富。

  目前,周海栋在管6只产品,最新管理规模为141.30亿,代表作是2015年5月成立的华商新趋势优选,任职年化回报为20.20%。

  细看周海栋的投资,既能看到周期的身影,也能嗅到一些成长的味道。

  行业研究范围除了覆盖上游的化工、有色、煤炭等,周期特征明显的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还有具备成长特征的医药、电子、计算机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中之前,周海栋还配置了非常高的医药行业,包括生物医药、化学制剂、医药流通。

  2019年后,医药持仓大幅下降,近几个季度更是没怎么配置过,虽然没有赶上2020年的行情,但也逃过了之后这波大的回调。

  2019-2020年周海栋配置了较多的科技龙头、国产化创新、新基建概念股;2020年底大幅加仓有色金属;2021年以来,前期配置较高的计算机占比大幅降低,资源股、顺周期个股显著增加,所以今年以来的业绩(15.14%)遥遥领先。

  从之前的医药生物、电子一把切换到有色金属、煤炭上来,可以看出周海栋的调仓还是比较果断的,拉长期限看,计算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行业是他会长期持有的。

  还是以华商新趋势优选为例看其具体持仓,重仓股集中度不算高,基本维持在30%-40%这样一个水平,换手率在1-4倍左右。

  这只产品是周海栋旗下三季度调仓幅度比较大的一只,三季度新进了5只重仓股,分别是吉祥航空中国软件银泰黄金鸣志电器新点软件,分属于航空机场、计算机软件、贵金属和电力设备行业。

  兰花科创浪潮信息洛阳钼业卫士通铜陵有色则退出前十大,调仓方向主要是从计算机硬件到计算机软件,从工业金属到贵金属,同时减仓了煤炭。

  从周海栋新进的个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几乎不怎么抱团,对于看好的公司,即使没有人买,自己也敢于重仓买入。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新趋势优选的机构持有比例突然加大,从几乎没有到年底的32.70%,近两年又上升稳定在40%-60%左右水平,机构投资者占比的大幅增长也反映了市场对周海栋的认可。

  交银沈楠:宏观策略出身,组合不追求“锐利度”,顺丰控股连续9个季度为第一大重仓股

  复旦毕业的沈楠2009年在长江证券担任高级分析师,2011年加入交银施罗德,曾任行业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

  2015年5月交银主题优选新增沈楠为基金经理,与李永兴共同管理该基金,同年6月,李永兴退出,沈楠开始独自担纲。

  可以说沈楠也是一位以2015年牛市顶点为起点的基金经理。

  沈楠目前管理3只产品,管理时间较久的为交银主题优选和交银国企改革,2只产品的业绩都还不错,但阶段表现不同。

  从七年长期业绩看,交银主题优选明显表现更优,从三年短期业绩看,因为投资主题有所限制,所以交银国企改革的业绩更好。

  但也正是由于有主题限制,交银国企改革的大盘价值风格更纯正更明显一些,且由于基金规模不大,所以整体换手比较高。

  在国企改革中,芒果超美、保利发展、中信证券南方航空中直股份是重仓次数比较多的个股;在主题优选中,顺丰控股连续9个季度为其第一大重仓,所以可以看出沈楠选股基本不抱团,是有自己的把握和考量的。

  沈楠是宏观策略出身,所以投资中会重视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配置,同时也会自下而上地进行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研究。

  每个季度持有的行业数量在25个左右,前十大集中度会保持在50%以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管理的组合尽量承担比较低的风险,不追求锐利度,行业和个股会比较分散。”

  在行业选择上,沈楠每年配置较高的行业均会有所不同,比如2019年计算机、国防军工、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占较多,2020年重点配置了电子、有色金属,从2019四季度到2020三季度,房地产行业的暴露增加也比较明显,2021年则是基础化工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占比较大。

  今年二季度,我们又从主题优选的前十大中看到,沈楠新进了4只医药股,分别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维权)、长春高新以及迈瑞医药,涵盖创新药、CXO、疫苗、医疗器械领域,大概率是在左侧逆势布局。

  广发林英睿:“低估值不抱团”选手代表,银行与航空霸榜前十大,重仓股平均市净率一直处于极低位置

  林英睿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聪投也不止一次分析过。

  10多年前以云南省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就读;2011年走出校门后,先后在瑞银证券、中欧基金担任研究员,对于汽车、家电、机械、煤炭、零售等多个行业均有研究。

  2015年5月底“股灾”前夕,熊市前夕林英睿正式开始了基金经理的生涯,与交银沈楠也正好是同一时期。

  目前林英睿在管7只基金,管理规模近200亿,代表作为广发多策略和广发睿毅领先。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5日,林英睿在广发睿毅领先的任职年化回报为22.19%,2019-2022年的年度收益分别为42.11%、62.76%、23.12%以及1.70%,超额收益明显。

  银行和航空是林英睿偏爱的两个行业,前十大中能看到多家城商行和头部航空公司,偶尔出现一些别的行业,比如消费(王府井)、传媒(华策影视)、地产(中交地产)、有色(贵研铂业)等,但选择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估值较低。

  在林英睿的职业生涯中,他把风险管理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给自己定义为“绝对收益型选手”,十分注重风控。

  易方达杨宗昌、创金合信李游:投资自带“泳裤”,一位开始破圈尝试,一位持仓更加集中

  杨宗昌和李游,是两位“自带泳裤”属性的投资经理,专攻领域自带低估值特质,不追逐热门赛道,更重要的是长期业绩都特别优异,值得关注。

  杨宗昌,化学博士,2014年5月加入易方达,目前杨宗昌在管3只基金,管理规模达157.35亿。

  在做了近5年的化工研究员后,杨宗昌于2019年4月接手易方达供给改革,在他接手时,这只基金还是一只迷你基金,规模只有0.5亿,现在规模刚好100亿,可以说短短三年时间,杨宗昌就已经获得了市场的强烈认可。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5日,杨宗昌任期内回报达199.49%,年化回报35.65%,2020年收益为82.34%,2021年收益为40.87%,2022年收益为9.38%,业绩非常漂亮。

  从接手以来到去年二季度,重仓行业基本都集中在基础化工和石化行业上,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杨宗昌开始减仓化工,加仓汽车、有色和钢铁,今年又增加了煤炭和汽车零部件板块的配置。

  可以说近一年,杨宗昌在不断破圈尝试,突破化工行业,向煤炭、汽车等行业扩展,从结果来看,杨宗昌的新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至于未来怎样,还需要我们持续跟踪和观察。

  创金合信的头号基金经理——李游,目前在管6只基金,管理总规模为94.78亿。

  周期行业研究出身的他,投资方向自然而然落到了上游资源行业和中游制造业上。

  李游2007年就进入资本市场,从业经历非常丰富,在期货、券商都干过,2014年加入创金合信,2016年底正式开始自己的基金经理生涯。

  创金合信资源主题是其管理的第一只基金,在2018年至2021年,李游也买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机械设备等等,但目前来看,这只基金基本就集中在有色金属和煤炭上,行业集中度高于同类,换手率偏低。

  选股上,李游主要是从产业趋势和竞争格局出发,自上而下精选优质赛道;同时通过深度研究竞争优势、成长空间,结合估值判断,注重安全边际,自下而上选择成长性较强的龙头个股。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2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